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破釜沉舟语出《史记·项羽本纪》,那关于它有何历史典故?

破釜沉舟语出《史记·项羽本纪》,那关于它有何历史典故?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739 更新时间:2023/12/19 11:03:38

典故这个名称,由来已久。出自《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三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那么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破釜沉舟的历史典故,一起来看看吧!

“破釜沉舟”这则成语的釜是锅;舟是船。砸破烧饭用的锅子,凿沉船只,比喻拚死一战。

这个成语来源于《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秦朝末年,秦二世派大将章邯攻打赵国。赵军不敌,退守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被秦军团团围住。楚怀王封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副将,派他们率军去救援赵国。

不料,宋义把兵带到安阳(今山东曹县东南)后,接连46天停滞不进。项羽忍不住,一再要求他赶紧渡江北上,赶到巨鹿,与被围赵军来个里应外合。但宋义另有所谋,想让秦、赵两军打得精疲力竭再进兵,这样便于取胜。他严令军中,不听调遣的人,不管是谁都要杀。与此同时,宋义又邀请宾客,大吃大喝,而士兵和百姓却忍饥挨饿。

项羽忍无可忍,进营帐杀了宋义,并声称他勾结齐国反楚,楚王有密令杀他。将士们马上拥戴项羽代理上将军。项羽把杀宋义的事及原因报告了楚怀王,楚怀王只好正式任命他为上将军。

项羽杀宋义的事,震惊了楚国,并在各国有了威名。他随即派出两名将军,率2万军队渡河去救巨鹿。在获悉取得小胜并接到增援的请求后,他下令全军渡河救援赵军。

项羽在全军渡河之后,采取了一系列果断的行动:把所有的船只凿沉,击破烧饭用的锅子,烧掉宿营的屋子,只携带三天干粮,以此表示决心死战,没有一点后退的打算。

这支有进无退的大军到了巨鹿外围,立即包围了秦军。经过9次激战,截断了秦军的补给线。负责围攻巨鹿的两名秦将,一名被活捉,另一名投火自焚。

在这之前,来援助赵国的各路诸侯虽然有几路军队在巨鹿附近,但都不敢与秦军交锋。楚军的拚死决战并取得胜利,大大地提高了项羽的声威。

从此,项羽率领的军队成了当时反秦力量中最强大的一支武装。

后来,“皆沉船,破釜甑”演化为成语“破釜沉舟”,用来比喻拚死一战,决心很大。

项羽也成了当时农民起义军的著名领袖人物,并在不久和刘邦的起义军一起,推翻了秦朝的统治。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成语"二桃杀三士"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二桃杀三士”?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二桃杀三士【拼音】:èrtáoshāsānshì【解释】:将两个桃子赐给三个壮士,三壮士因相争而死。比喻借刀杀人。【成语故事】:二桃杀三士这则成语的意思是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比喻借刀杀人。这

  • 成语"不寒而栗"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不寒而栗”?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不寒而栗【拼音】:bùhánérlì【解释】:栗:畏惧,发抖。不冷而发抖。形容非常恐惧。【成语故事】:汉.司马迁《史记.酷吏列传》:西汉武帝的时候,有个名叫义纵的人。他姐姐义姁是个医生。她因医好了

  • 成语"安身之地"有什么历史典故吗?"安身之地"含义详解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安身之地”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成语“安身之地”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安身之地】故事的主人公:刘备(161年-223年),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多称其为先主。诸葛亮(181年-234年),三国时期蜀国丞相

  • 成语"攀龙附凤"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攀龙附凤”?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攀龙附凤【拼音】:pānlóngfùfèng【解释】:指巴结投靠有权势的人以获取富贵。【成语故事】:“攀龙附凤”这则成语的“龙、凤”是形容有权势的人。比喻巴结或投靠有权势的人。这个成语来源于《汉书

  • 成语"一败涂地"是什么意思?出自于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成语典故

    还不知道成语“一败涂地”的历史典故是什么?“一败涂地”是什么意思?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看看吧。汉高祖刘邦是江西人,秦朝末年是泗水亭亭长(秦代制度,十里设一亭,十亭设一乡。亭长,像是后来的保甲长、村长一样。有一次,他奉命送一批民工去骊山建造秦始皇的陵墓。一路上,每

  • 如何理解成语"味如鸡肋"?有什么相关历史典故吗?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味如鸡肋”?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味如鸡肋【拼音】:wèirújīlèi【解释】:鸡肋:鸡的肋骨,没有肉,比喻无多大意味而又不忍舍弃的东西。比喻事情不做可惜,做起来没有多大好处。【成语故事】:公元217年,刘备派兵进攻汉中

  • 历史文化探索:举棋不定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成语典故

    举棋不定,拼音是jǔqíbúdìng,意思是拿着棋子,不知下哪一着才好。比喻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出自先秦·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十五年》。那么成语举棋不定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春秋时,卫国国君卫献公骄横粗暴,人们对他怀恨在心。后来,卫国大夫孙文子和宁惠子发动

  • 成语"沧海桑田"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沧海桑田”?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沧海桑田【拼音】:cānghǎisāngtián【解释】:桑田:农田。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成语故事】:传说东汉仙人王方平在门徒蔡经家见到了仙女麻姑,发现原来是自己的妹妹

  • 成语"点石成金"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点石成金”?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点石成金【拼音】:diǎnshíchéngjīn【解释】:比喻修改文章时稍稍改动原来的文字,就使它变得很出色。【成语故事】:传说:晋朝的旌阳县曾有过一个道术高深的县令,叫许逊。他能施符作法,替人驱

  • 成语"一字千金"该如何解释呢?历史出处是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成语典故

    战国末期,大商人吕不韦做了一笔中外历史上最大的投机生意。他不惜巨资,把作为人质的异人立为秦国国君。异人当了秦王之后,为报答吕不韦的恩德,封吕不韦为丞相,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显赫人物。由一个商人摇身一变成了进退百官的权威,朝中的大小官员嘴上不说,心里却很不服气。吕不韦也知道他的政治资历太浅,人们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