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成语"休戚相关"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历史故事?

成语"休戚相关"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历史故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993 更新时间:2024/1/18 2:59:12

解释成语“休戚相关”?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成语】:休戚相关

【拼音】:xiūqīxiāngguān

【解释】:休:欢乐,吉庆;戚:悲哀,忧愁。忧喜、福祸彼此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晋国的晋淖公周子,又叫姬周,年轻的时候曾因受到族人晋厉公的排挤,不能留在国内,而客居到周地洛阳,在周朝世卿襄公手下做事,周的大夫单襄公很器重他,把他请到自己家里,就像对待贵宾一样地招待他。周子虽然年纪轻轻,却表现得十分老成持重。他站立的时候稳稳当当,毫无轻浮的举动;看书的时候全神注,目不斜视,听人讲话的时候恭恭敬敬,很有礼貌;自己说话时总是忘不了忠孝仁义;待人接物时总是十分友善、睦;他自己虽然身在周地,可是听说自己的祖国晋国有什么灾难时就忧心忡忡;听说到晋国有什么喜庆的事情时就非高兴。

所有这些表现,单襄公都看在眼里,喜在心里,认为他将来一定大有前途,很有希望回到晋国去做个好国君。因此,单襄公对周子更加关心、爱护。不久,晋国国内果然发生了内乱,原来一直害怕失去权力而排挤王室公子的晋厉公被杀死了。于是,晋国大夫就派人到洛阳来,把周子接了回去,让他做了晋国的国君。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成语"嗟来之食"有什么历史典故吗?"嗟来之食"含义详解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嗟来之食”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成语“嗟来之食”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1、嗟来之食出处礼记有饿者豕袂辑屦,贿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會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

  • 成语"秉烛夜游"有什么历史典故吗?"秉烛夜游"含义详解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成语典故

    还不知道成语“秉烛夜游”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是什么意思?这个成语意思旧时比喻及时行乐。出自《古诗十九首》,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秉烛夜游这个成语的背后故事,还要追溯到我国的东汉末年三国时期,曹丕这个人我相信很多看过人都是知道的,在电视剧《三国演义》中,出现了很多他的镜头,

  • 成语"未雨绸缪"是哪个人物引申出来的?其中有哪些故事呢?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未雨绸缪【拼音】:wèiyǔchóumóu【解释】:绸缪:紧密缠缚。天还没有下雨,先把门窗绑牢。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成语故事】:诗经”中有一篇标题为“鸱鸮”的诗,描写一只失去了自己小孩的母鸟,仍然在辛勤的筑巢,其中有几句诗:“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今此下民,或敢侮予!”意思

  • 成语"玩物丧志"背后有何历史典故?该如何理解?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玩物丧志”?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玩物丧志【拼音】:wánwùsàngzhì【解释】:玩:玩赏;丧:丧失;志:志气。指迷恋于所玩赏的事物而消磨了积极进取的志气。【成语故事】:这句成语见于《尚书·旅獒》:“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 成语"奴颜婢膝"出自于哪里?"奴颜婢膝"含义详解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奴颜婢膝”出自于哪里?成语“奴颜婢膝”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奴颜婢膝】故事的主人公:陈仲微(1212~1283年),字致广,瑞州高安人,嘉熙二年举进士,调莆田尉。【奴颜婢膝】是什么意思?奴颜:奴才的脸,满面谄媚相

  • 成语"歧路亡羊"有何历史典故?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歧路亡羊”?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歧路亡羊【拼音】:qílùwángyáng【解释】:歧路:岔路;亡:丢失。因岔路太多无法追寻而丢失了羊。比喻事物复杂多变,没有正确的方向就会误入歧途。【成语故事】:一天,杨子的邻居家逃失了一只羊。

  • 成语"防微杜渐"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防微杜渐”?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防微杜渐【拼音】:fángwēidùjiàn【解释】:微:微小;杜:堵住;渐:指事物的开端。比喻在坏事情坏思想萌芽的时候就加以制止,不让它发展。【成语故事】:东汉和帝时,窦太后亲临朝政,并由太后的

  • 成语"高阳酒徒"是什么意思?"高阳酒徒"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成语典故

    还不知道:成语“高阳酒徒”是什么意思?“高阳酒徒”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高阳酒徒】故事的主人公:郦食其(?~公元前203年),陈留县高阳乡人。以其三寸之舌游说列国,为刘邦的”统一战线“做了重大贡献。刘邦(前256年——前195年),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

  • 成语"飞将数奇"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飞将数奇”?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飞将数奇【拼音】:fēijiàngshùjī【解释】:飞将:汉朝名将李广;数奇:命运不好。泛指人不走运。【成语故事】:李广是汉朝的名将,擅长骑射。他没有口才,不大说话除了射箭,几乎没有别的什么爱好

  • 成语"五日京兆"该如何理解呢?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五日京兆【拼音】:wǔrìjīngzhào【解释】:京兆:即京兆尹,古时国都所在地的行政长官。比喻任职时间短或即将去职。【成语故事】:西汉宣帝当政的时候,张敞被任命为京兆尹。他担任这个官职时间长达九年,后来因涉及到与被杀的中郎将杨恽的关系而受弹劾。原来,杨恽本受宣帝信任,但他经常在背后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