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成语"高山流水"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成语"高山流水"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150 更新时间:2024/1/9 5:15:32

解释成语“高山流水”?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成语】:高山流水

【拼音】:gāoshānliúshuǐ

【解释】: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成语故事】:

春秋时代,有个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艺高超,是当时著名的琴师。俞伯牙年轻的时候聪颖好学,拜高人为师,但他总觉得自己还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现对各种事物的感受。伯牙的老师知道他的想法后,就带他乘船到东海的蓬莱岛上,让他欣赏大自然的景色,倾听大海的波涛声。伯牙举目眺望,只见波浪汹涌,浪花激溅;海鸟翻飞,鸣声入耳;山林树木,郁郁葱葱,如入仙境一般。一种奇妙的感觉油然而生,耳边仿佛响起了大自然那谐动听的音乐。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弹奏,音随意转,把大自然的美妙融进了琴声,伯牙体验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境界。

一夜伯牙乘船游览。面对清风明月,他思绪万千,于是又弹起琴来,琴声悠扬,渐入佳境。忽听岸上有人叫绝。伯牙闻声走出船来,只见一个樵夫站在岸边,他知道此人是知音当即请樵夫上船,兴致勃勃地为他演奏。伯牙弹起赞美高山的曲调,樵夫说道:真好!雄伟而庄重,好象高耸入云的泰山一样!当他弹奏表现奔腾澎湃的波涛时,樵夫又说:真好!宽广浩荡,好象看见滚滚的流水、无边的大海一般!伯牙兴奋极了,激动地说: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这个樵夫就是钟子期。从此二人成了非要好的朋友。

故事出自《列子·问》。成语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乐优美。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成语"鹿死谁手"是什么意思?"鹿死谁手"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鹿死谁手”是什么意思?成语“鹿死谁手”的历史典故是什么?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鹿死谁手】故事的主人公:石勒(274年―333年8月17日),字世龙,初名石勹背,小字匐勒,羯族。部落小帅石周曷朱之子,十六国时期后赵建立者,史称

  • 成语"家喻户晓"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家喻户晓”?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家喻户晓【拼音】:jiāyùhùxiǎo【解释】:喻:明白;晓:知道。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人所共知。【成语故事】:家喻户晓是家家户户都知道的意思。而原来却叫作户告人晓,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汉朝人编的

  • 成语"死灰复燃"的出处是哪里?与韩安国有什么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成语典故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韩安国的故事。韩安国是西汉著名将领,曾参与平定七国之乱,并且立下大功。韩安国自幼博览群书,抱有志向,此后成为梁孝王身边的首席谋士。在此期间韩安国又多次帮助汉室政权化解危机,所以深的汉景帝信任,到了汉武帝时

  • 成语"平易近人"是什么意思?这个成语来源于哪个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平易近人”?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平易近人【拼音】:píngyìjìnrén【解释】:对人和蔼可亲,没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也指文字浅显,容易了解。【成语故事】:“平易近人”这则成语的“平易”是原指政令平和易行,现指态度和蔼可亲,

  • 如何理解成语"四面楚歌"?背后有何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四面楚歌”?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四面楚歌【拼音】:sìmiànchǔgē【解释】: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成语故事】:项羽和刘邦原来约定以鸿沟(在今河南荣县境贾鲁河)东西边作为界限,互不侵犯。后来刘邦听从张良和陈平的

  • 历史文化探索:唱筹量沙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成语典故

    唱筹量沙,拼音是chàngchóuliángshā,把沙当做米,量时高呼数字;比喻安定军心,制造假象来迷惑敌人。出自《南史·檀道济传》。那么成语唱筹量沙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成语故事】:南朝宋文帝元嘉七年(公元430年)十一月檀道济被授予督征讨诸军事,奉命

  • 成语"​渐入佳境"是什么意思?"​渐入佳境"出自于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渐入佳境”是什么意思?“渐入佳境”出自于哪里?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有一年,顾恺之作为参军跟随着大将军桓温去江陵视察。得知这个消息后,江陵当地的官员自然是纷纷前来拜见桓温将军,并且还让人送来很多当地的特甘蔗。桓温见了这些甘蔗,十分惊

  • 成语"竭尽全力"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竭尽全力”?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竭尽全力【拼音】:jiéjìnquánlì【解释】:竭尽:用尽。用尽全部力量。【成语故事】:这句成语原作竭尽心力,见于《三国志·魏志·贾逵传》裴松之注引《魏略》:竭尽心力,奉宣科法。东汉末年,有一

  • 如何理解成语"一误再误?成语背后有何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一误再误”?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一误再误【拼音】:yīwùzàiwù【解释】:一次又一次的失误。形容屡被耽误或屡犯错误。【成语故事】:宋太祖赵匡胤共有兄弟五人,老大、老五早死。宋太祖登上皇帝宝座后的第二年,他的母亲杜太后

  • 历史文化探索:青出于蓝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成语典故

    青出于蓝,汉语成语,拼音是qīngchūyúlán,意思是青是从蓝草里提炼出来的,但颜色比蓝更深。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出自《荀子·劝学》。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荀子.劝学篇》中说道:“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意思是说学习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