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成语"长林丰草"是什么意思?"长林丰草"有什么典故?

成语"长林丰草"是什么意思?"长林丰草"有什么典故?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153 更新时间:2024/1/18 9:10:59

还不知道:成语“长林丰草”是什么意思?“长林丰草”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长林丰草】故事的主人公:

嵇康(224年—263年,一作223—262年),字叔夜。三国曹魏时著名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

【长林丰草】是什么意思?

幽深的树林,茂盛的野草。指禽兽栖止的山林草野,旧常喻隐居之地。

【长林丰草】出自哪里?

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赴蹈汤火,虽饰以金镳,飨以嘉肴,逾思长林而志在丰草也。”

【长林丰草】词语辨析:

【长林丰草读音】:chánglínfēngcǎo

【长林丰草的近义词】:草长莺飞

【长林丰草的反义词】:童山濯濯、牛山濯濯

【长林丰草用法】:联合式;作主语、宾语

【长林丰草】典故:

嵇康是魏晋人,一心向往田园生活。嵇康很有君子气概,他的朋友王戎说:“我和嵇康相处二十多年了,从来没见过有什么事能使他高兴或者生气的。”

嵇康家道清贫,常常靠打铁来补贴家用,有一次权贵钟会来拜访他,嵇康在树下挥锤如故,钟会等了很久只得离去。

朋友山涛向朝廷推荐他出来做官,稽康写了篇绝交信,来表示自己的心志。他说“就像那麋鹿,从没有被驯服过,如果让它出来见人,时间长了它就会显露出骜的本性来,挣脱缰绳,到处狂奔,干出赴汤蹈火的事来。虽然它身上披着金镳玉辔,享受着美味佳肴,可是却常常思念那长林丰草。”

【长林丰草文言文】:

吾每读尚子平、台孝威传,慨然慕之,想其为人。加少孤露,母兄见骄,不涉经学。性复疏懒,筋驽肉缓,头面常一月十五日不洗,不大闷痒,不能沐也。每常小便而忍不起,令胞中略转乃起耳。又纵逸来久,情意傲散,简与礼相背,懒与慢相成,而为侪类见宽,不攻其过。又读《庄》《老》,重增其放,故使荣进之心日颓,任实之情转笃。此犹禽鹿,少见驯育,则服从教制;长而见羁,则狂顾缨,赴蹈汤火;虽饰以金镳,飨以嘉肴,愈思长林而志在丰草也。

【长林丰草白话文】:

每当我读尚子平和台孝威传的时候,对他们十分赞叹和钦慕,经常想到他们这种高尚的情操。再加上我年轻时就失去了父亲,身体也比较瘦弱,母亲和哥哥对我很娇宠,不去读那些修身致仕的经书。我的性情又比较懒惰散漫,筋骨迟钝,肌肉松弛,头发和脸经常一月或半月不洗,如不感到特别发闷发痒,我是不愿意洗的。小便常常忍到使膀胱发胀得几乎要转动,才起身去便。又因为放纵过久,性情变得孤傲散漫,行为简慢,与礼法相违背,懒散与傲慢却相辅相成,而这些都受到朋辈的宽容,从不加以责备。又读了《庄子》和《老子》之后,我的行为更加放任。因此,追求仕进荣华的热情日益减弱,而放任率真的本性则日益加强。这像麋鹿一样,如果从小就捕捉来加以驯服养育,那就会服从主人的管教约束;如果长大以后再加以束缚,那就一定会疯狂地乱蹦乱跳,企图挣脱羁绊它的绳索,即使赴汤蹈火也在所不顾;虽然给它带上金的笼头,喂它最精美的饲料,但它还是强烈思念着生活惯了的茂密树林和丰美的百草。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成语"口蜜腹剑"有什么典故?为什么说李林甫是口腹蜜剑的人?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成语典故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李林甫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有句成语叫口蜜腹剑,形容一个人口有蜜腹有剑,那是阴险之人,说话听着怎么都顺耳,满脸堆笑!实际肚肠中就是害人的主意。这是一个典故,来自于谁呢?说的是唐朝的宰相李林甫。在唐朝任宰相时间最长的就是口蜜腹剑这位李林甫。这个在历史上

  • 成语"短兵相接"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短兵相接”?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短兵相接【拼音】:duǎnbīngxiāngjiē【解释】:短兵:刀剑等短兵器;接:交战。指近距离搏斗。比喻面对面地进行激烈的斗争。【成语故事】:楚汉相争初期,刘邦率领汉军攻占了彭城,项羽马上率楚

  • 历史文化探索:子虚乌有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成语典故

    子虚乌有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zǐxūwūyǒu,意思是指假设的、不存在的、不真实的事情。出自汉·司马相如《子虚赋》。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西汉时期,著名的词赋家司马相如曾供职于梁孝王,他在梁孝王的“梁园”住了三年,在那里写下了赫赫有名的《子虚赋》。《子虚赋》里说的是:楚王

  • 成语"恬不知耻"出自于哪里?"恬不知耻"含义详解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成语典故

    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成语“恬不知耻”出自于哪里?成语“恬不知耻”是什么意思?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恬不知耻】故事的主人公:崔公度,宋诗人,字伯易,高邮人。崔希甫之孙。【恬不知耻】是什么意思?做了坏事满不再乎,一点儿也不感到羞耻。【恬不知耻】出自哪里?唐·冯贽《云仙杂

  • "醉翁之意不在酒"该如何理解呢?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醉翁之意不在酒【拼音】:zuìwēngzhīyìbùzàijiǔ【解释】:原是作者自说在亭子里真意不在喝酒,而在于欣赏山里的风景。后用来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成语故事】:北宋杰出文学家欧阳修,别号醉翁。《醉翁亭记》便是他的得意之作。《醉翁亭记》讲的是安徽滁县城西的秀丽风景。那里有一

  • 成语"千变万化"有何历史典故?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气壮山河”?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千变万化【拼音】:qiānbiànwànhuà【解释】:形容变化极多。【成语故事】:传说周穆王有八匹骏马,日行千里,深受宠爱。他非常喜欢游玩,曾经接受西王母的邀请,参加过瑶池盛会。一天,周穆王从昆

  • 成语"千载难逢"有何历史典故?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千载难逢”?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千载难逢【拼音】:qiānzǎinánféng【解释】:一千年里也难碰到一次。形容机会极其难得。【成语故事】:唐代著名的文学家韩愈,小时候就成为孤儿由他的嫂子抚养。他刻苦自学。年轻时代就博览群书,

  • 如何理解成语"饮鸩止渴"?成语背后有何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饮鸩止渴”?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饮鸩止渴【拼音】:yǐnzhènzhǐkě【解释】:鸩:传说中的毒鸟,用它的羽毛浸的酒喝了能毒死人。喝毒酒解渴。比喻用错误的办法来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顾严重后果。【成语故事】:东汉时,担任过

  • 成语"以貌取人"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该如何理解呢?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以貌取人【拼音】:yǐmàoqǔrén【解释】:根据外貌来判别一个的的品质才能。【成语故事】:孔子有许许多多弟子,其中有一个名叫宰予的,能说会道,利口善辩。他开始给孔子的印象不错,但后来渐渐地露出了真相:既无仁德又十分懒惰;大白天不读书听讲,躺在床上睡大觉。为此,孔子骂他是“朽木不可雕”。

  • 成语"七步之才"是什么意思?这个成语来源于哪个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七步之才”?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七步之才【拼音】:qībùzhīcái【解释】:形容才思敏捷。【成语故事】:曹植是曹操第三个儿子、魏文帝曹丕的同母弟弟。他从小受到良好的文学熏陶,有非凡的文学才华。曹操曾几次打算把他立为魏世子,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