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成语"合浦珠还"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成语"合浦珠还"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547 更新时间:2024/1/10 5:44:38

解释成语“合浦珠还”?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成语】:合浦珠还

【拼音】:hépǔzhūhuán

【解释】:合浦:汉代郡名,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北。比喻东西失而复得或人去而复回。

【成语故事】:

东汉时,合浦郡沿海盛产珍珠;那里产的珍珠又圆又大,色泽纯正,一直誉满海内外,人们称它为“合浦珠”。当地百姓都以采珠为生,以此邻郡交趾换取粮食。采珠的收益很高,一些官吏就乘机贪赃枉法,巧立名目盘剥珠民。为了捞到更多的油水,他们不顾珠蚌的生长规律,一味地叫珠民去捕捞。结果,珠蚌逐渐迁移到邻近的交趾郡内,在合浦能捕捞到的越来越少了。合浦沿海的渔民向来靠采珠为生,很少有人种植稻米。采珠多,收入高,买粮食花些钱不在乎。如今产珠少,收入大量减少,渔民们连买粮食的钱都没有,不少人因此而饿死。汉顺帝保继位后,派了一个名叫孟尝的人当合浦太守。孟尝到任后,很快找出了当地渔民没有饭吃的原因;下令革除弊端,废除盘剥的非法规定,并不准渔民滥捕乱采,以便保护珠蚌的资源。不到一年;珠蚌又繁衍起来、合浦又成了盛产珍珠的地方。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成语"趾高气扬"背后有什么成语故事?该如何解释?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趾高气扬”?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趾高气扬【拼音】:zhǐgāoqìyáng【解释】:趾高:走路时脚抬得很高;气扬:意气扬扬。走路时脚抬得很高,神气十足。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样子。【成语故事】:春秋时,楚国有个叫屈瑕的

  • 成语"家喻户晓"出自于哪个典故?"家喻户晓"含义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家喻户晓”出自于哪个典故?“家喻户晓”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家喻户晓是家家户户都知道的意思。而原来却叫作户告人晓,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汉朝人编的一部《烈女传》里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有个名叫梁姑的女子,一天,她的房屋不慎失火。

  • 历史文化探索:当头棒喝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成语典故

    当头棒喝,汉语成语,拼音是dāngtóubànghè,意思是佛教禅宗和尚接待初学的人常常用棒一击或大喝一声,促他醒悟;比喻严厉警告,促使人猛醒过来。出自《五灯会元·黄檗运禅师法嗣·临济义玄禅师》。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唐朝时期,有个名叫慧能的和尚,他孜孜不倦地研究佛理,有一

  • 成语" 三迁之教"有什么历史典故吗?" 三迁之教"是什么意思呢?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成语典故

    还不知道:成语“三迁之教”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成语“三迁之教”是什么意思?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拼音】:sānqiānzhījiào【解释】:比喻选择居住合适的环境以利于教育子女。【成语故事】:孟子名珂,是我国战国时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3岁丧父,由母亲抚养长大。孟

  • 成语"纲举目张"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纲举目张”?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纲举目张【拼音】:gāngjǔmùzhāng【解释】:纲:鱼网上的总绳;举:提起。把大绳子一提起来,一个个网眼就都张开。比喻抓住事物的关键,带动其他环节。也比喻文章条理分明。【成语故事】:吕不韦(

  • 成语"一身是胆"是什么意思?"一身是胆"出自于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一身是胆”是什么意思?成语“一身是胆”出自于哪里?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一身是胆】故事的主人公:赵云(?-229年),字子龙,身长八尺,姿颜雄伟,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一身是胆】是什么意思?一身:全身,浑身;胆:胆量;形容胆量大,无所畏惧,

  • 成语"欲速则不达"是什么意思?出自于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欲速则不达”是什么意思?出自于哪里?这个成语的主要意思是由于只求快,不讲效果,结果反而达不到目的,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至于“欲速则不达”的典故,则出自于《论语·子路》。在春秋时期,有一位对后世影响极其深远的思想家,他就是圣人孔子。大家都知道,孔子有很多弟子,而

  • 成语"河东狮吼"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河东狮吼”?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河东狮吼【拼音】:hédōngshīhǒu【解释】:比喻悍妒的妻子对丈夫大吵大闹。【成语故事】:陈季常是苏东坡的好朋友,他喜欢研究佛学,只要谈起佛理,他就会滔滔不绝的说个没完。季常的妻子柳氏是河东

  • 成语"同甘共苦"背后有何历史典故?该如何理解?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同甘共苦”?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同甘共苦【拼音】:tónggāngòngkǔ【解释】:甘:甜。共同享受幸福,共同担当艰苦。【成语故事】:战国时,燕国太子姬平继承了王位,史称燕昭王。怎么治理,才能富民强国,燕昭王真感到束手无策。一

  • 成语"一发千钧"历史出处是哪里?该如何解释呢?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一发千钧【拼音】:yīfàqiānjūn【解释】:发:头发;钧:古代的重量单位,合三十斤。危险得好像千钧重量吊在一根头发上。比喻情况万分危急。【成语故事】:韩愈,字退之,唐朝邓州南阳人,是当时的大文豪,主张文以载道之说,以复古为革命,用散文代替骈文,影响当时及后代非常大,所以有文起八代之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