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商鞅的治国思想是怎样的?

商鞅的治国思想是怎样的?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61 更新时间:2024/1/24 1:10:09

商鞅的治国思想是怎样的?

商鞅是先秦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和思想家,是法家的代表人物。其治国思想坚持不法古、不循礼,主张“明法”。虽然商鞅的变法触及了很多人的利益,乃至无形中也给自己掘了坟墓,但两次变法对秦国甚至秦朝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

一、商鞅及其变法前后商鞅年轻时对刑名法术之学颇感兴趣。在侍奉魏国国相公叔痤的时候,名气大涨。公叔痤后来病危之际,对魏谏言说,商鞅是一个难得人才,对治理国家有独到的见解和手段,大王可以留用,如果大王不用,那么就请杀了他,否则一旦被他国任用,将对魏国产生不利。但魏王对公叔痤的话,不以为然。

秦国对于魏国弃用商鞅感激不尽,秦国捡到了一个宝。秦孝公对商鞅在魏国的名气早有耳闻。公元前359年,秦孝公打算在秦国国内进行变法。在没有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秦孝公准备召开班子会议,来集体研究讨论之后再拍板。

有商鞅在场,这次集体会议俨然是一场辩论赛。旧贵族代表甘龙与商鞅针锋相对。

甘龙:“法古无过,循礼无邪。”甘龙意思是说,延用古法治理国家,总结先人经验,老百姓也服从管理,国家也并无大的责任要承担。商鞅反驳甘龙说,夏、商、周的开明君主,制定不同的法律、制度成就了各自的霸业,春秋五国也采取不同的治理手段让各自霸占一方。新制度是人制定的,只有愚蠢的人,才会一成不变地遵循守旧,不搞创新,何来发展、立业。一番言语博弈之后,商鞅甚至说甘龙讲话都不过脑子。

商鞅:“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汤、武之王也,不循古而兴;殷夏之灭也,不易礼而亡。然则反古者未必可非,循礼者未足多是也。”本次辩论,商鞅获胜。秦孝公对商鞅另眼相看,准备实行变法。这次辩论也为变法作了充分了舆论准备。可正是后来的变法,也为商鞅埋下了祸根。因为治国从来都不能只依靠某个人扛鼎,而是集体的努力与助推。商鞅已然把自己当成了秦国的“救世主”。

二、治国思想助推国家发展商鞅变法一共有两次,这些举措对于经世治国、发展生产都起到了积极的助推作用。主要内容有:

①奖励耕战。颁布《垦草令》。商鞅主张在军事和农耕上,互相依存、互相平衡。战时出征、闲时农耕,并积极奖励在征战和农事上有突出贡献之人。而且他还积极推行重战尚武的策略,以稳固国防统治和安全。

②依法治国。商鞅在治理国家的层面上,积极主张“法治”。按照国情制定相关的法律和制度,统一民智,实现统一目标。用法律的准绳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并且不法古、不循礼。反对“仁义”说教的儒家思想治理国家。《弱民》:“以刑治,民则乐用;以赏战,民则轻死。”

③论功封爵。《农战》:“是故不以农战,则无官爵。”除了从事农战人员以外,废除旧有的世卿、世禄制度。另外,主张奖励耕织、奖励军功,“粟爵粟任”、“武爵武任”(以粟换取爵位)。

④综合治理。商鞅变法重农抑商,强调运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综合手段,抑制商业人口,运用行政、法律手段,对商人的具体情况进行摊派徭役。通过种种制约措施,鼓励务农,让一些商人弃商务农。

三、一些示与社会意义虽然商鞅有恩与秦国,但秦惠王最后还是将商鞅车裂。一来商鞅得罪了老贵族的利益,而秦惠王又要在很多方面倚重他们,所以商鞅得死,也才能保住自己的变法成果;二来商鞅功高盖主,秦惠王的“无限风光尽被占”,甚至自己在秦惠王面前就是一个工具而已,所以商鞅也必须得死。

但,商鞅变法取得了一定的成功,让秦国变得强大是不争的事实。商鞅通过自己的“法治”思维,让社会得到了法律的严管,一定程度上加强了秦国的中央集权,维护了朝廷的威严。同时,对整个秦国的稳定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时至今日,我们依然强调依法治国。国无法不立、国无法不兴、国无法不强。

(对于商鞅的法治治国思想,您有何高见呢,欢迎关注@山城小哲,欢迎点评。)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请列举商朝时青铜文化的特点三例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史百科

    扁鹊诊断疾病的方法是:望、闻、问、切。蔡伦认真总结了前人的经验,他认为扩大造纸原料的来源,改进造纸技术,提高纸张质量,就可以使纸张为大家接受。蔡伦首先使用树皮造纸,树皮是比麻类丰富得多的原料,这可以使纸的产量大幅度的提高。树皮中所含的木素、果胶、蛋白质远比麻类高,因此树皮的脱胶、制浆要比麻类难度大。

  • 为什么彩陶艺术成为原始文化最杰出的成就?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文史百科

    新石器时代的艺术成就主要集中体现在彩陶上,彩陶艺术表明,自觉的审美艺术已经逐步成为事实。彩陶能给观众一目了然有余味无穷的审美享受。新石器时代的彩陶正是由于它优美的造型和形式多样的装饰图案纹样的结合成为原始文化最发达最杰出和最光彩的成就。所以也有人把彩陶称为我国一切造型、图案的出发点。

  • 三星堆与殷墟遗址比较,谁铸造青铜器的水平高?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文史百科

    论青铜器的成就,对比世界范围,三星堆和殷墟的制品都是属于天花板的级别,看看两者皆拥有不少禁止出国展览的“禁级”国宝就可知其重要性。论青铜器铸造水平,三星堆与殷墟在不同的方面各擅胜场,但总体来说三星堆的技术难度高很多。以下就从不同的角度一一分析两者的差异。一,论国之重器国之重器首推司母戊大方鼎(也称后

  • 铅中毒与王朝衰亡,商朝人引以为傲的青铜文明如何最终将其埋葬?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文史百科

    铅中毒和王朝衰样没有任何关系,商朝亡于内部矛盾。祖庚、祖甲以后诸王,特别是帝乙帝辛时期,商朝国内矛盾十分尖锐,东南方的诸侯纷纷揭竿而起,造反,大新闻一个接一个。面对这种情况,商王帝辛(也就是纣王)试图平定叛乱恢复统一,他派部下向东征讨莱夷,自己攻打南方九苗,将商的势力延伸到了东海和长江流域。但连年的

  • 主流文化英文怎么?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文史百科

    主流文化[词典][医]mainstreamculture;[例句]不是所有人都加入反主流文化群体,不是所有人都示威游行,退学,吸毒,或逃避服兵役。Noteveryonejoinedthecounterculture,noteveryonedemonstrated,droppedout,tookdru

  • 甲骨文对商朝历史研究有什么作用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文史百科

    甲骨文是中国发现最早的文献纪录,如今甲骨学已成为一门蔚为壮观的世界性学科,从事研究的中外学者有500多人,发表的专著、论文达3000多种。它对历史学、文字学、考古学等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记载着商王朝的世系和历史的甲骨司马迁在《史记》中有一篇《殷本纪》,详细记载了商王朝的世系和历史。过去史学界许

  • 甲骨文为什么是印证商朝历史文化的第一手资料?它有什么意义?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文史百科

    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老文字,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主要指中国商朝晚期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是中国及东亚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商代文字的一种载体。甲骨文,是中华道统的文字之一傅说的历史功绩傅说是我国商代著名的政治家,他协助商王武丁为商王朝的复兴作

  • 甲骨文对商朝历史有什么作用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文史百科

    起到了记录人们行为习俗生活的作用商甲骨文,是商代(公元前1400)的文字。这些文字因为刻在兽骨或龟甲上,故名甲骨文。文字是以契刀刻划的,故又名契文契刻。文字的内容,除极少数属於记事外,大部分是属于当时王公问卜的记载,故又称卜辞或占卜文字。此外,因甲骨文字出土的地方在河南省安阳县(原是殷代故都),所以

  • 商朝时,我国在文字、天文历法方面取得了哪些重要成就?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文史百科

    商代甲骨文兼有象形、会意、形声、假借、指事等多种造字方法,已经是成熟的文字。在出土的甲骨卜辞中,总共发现有四千六百七十二字,学者认识的已有一千零七十二字。甲骨文因刻写材料坚硬,故字体为方形。而同时的金文,因系铸造,故字体为圆形。天文:商代日历已经有大小月之分,规定三百六十六天为一个周期,并用年终置闰

  • 古商城的传统文化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中国旅游新闻网6月4日讯(冯忠尉、刘晓龙)周村古商城景区位于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周村古商城也叫大街,山东主干道济青高速路设有周村出口、309国道绕城而过,交通极为便利,素有“旱码头”、“金周村”、“丝绸之乡”、“天下第一村”的美誉。景区总占地面积为60.5公顷,主要由大街、丝市街、银子市街等古街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