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是核心思想,核心思想就是中心思想。中心思想,是作者在文章中要表达的贯穿全文的核心,是提纲挈领的道理,是作者在文章中努力通过各种细节来阐明的中心议题。
那么什么是易经?一般人们认为是周易,其实周易只是易经中的一种。了解什么是易经需从它的起源说起。
在石器时代,随着人类会使用石头木棍等工具开始,人类在生存的过程中慢慢积累了许许多多的知识,也逐渐形成了一个个部落氏族,口头记事已不能满足生活的需要,便有了结绳纪事,观星相行事也在这时出现。在公元前一万年左右,打猎、养蚕、驯养、种植等等分工出现,婚伤嫁娶等等事情繁多。在这几百万年的过程中,人类发现许许多的事情总有一定的规律。比如某个时间去捕鱼,鱼特别多,某个时间去种植,产量就会高,某个时侯远行,天气就会好。于是伟大的伏羲出现了,他是上古文明的集大成者。他发明八卦,发明了新的历法,以六十四卦为记时单位,以离、乾、坎、坤代表春、夏、秋、冬四季以及东、南、西、北四方,其余六十四卦每卦代表六天,一年分为5个季,每个季节72天,一年分为10个月,每个月36天,共计360天,剩下五天为过年,不记入卦内。人类做什么事情都要通过龟筮占卜后才进行活动。取得成功比原来的漫无目的行事容易很多,成就很多。他还创建了新的管理制度,设立不同的官职任命给有能力的人,分理管理各种事务。这种管理制度,对各行各行的发展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可以说是人类第一次社会分工。河南安阳殷墟的发现坚定的证明了龟筮占卜在原始社会时期的重要地位。而一般人所不知的中药材中的龙骨,做为老百姓的一味常用药,更加间接地证明了龟筮占卜在原始社会及奴隶社会时期无可比拟的重要性。殷墟的发现就是来源于中药材中的龙骨.
在奴隶社会的商朝末期,周文王被商纣王困于里,在被囚的几年里,周文王发现伏羲的先天八卦已不能解决当时社会的制度中出现的许多事情。简单地说,先天八卦的龟筮占卜不是很灵验了,于时伟大的周文王推而演易,后天八卦出现了。周文王发明后天八卦方位图后,便开始进一步地重梳妆打扮排列六十四卦的次序,并且根据每一卦的卦象及天干地支的五行生克关第,写出了判断吉凶的卦辞。周文王的第四个儿子,姓姬名旦,周武王同母弟弟,就是解梦的周公,又写了爻辞。周公文能治邦,武能安国,具体的事情,各位可以找度娘,脱脱的伟人一个。最重要的有两点,第一点是发明了爻词,在此之后的几千年中,什么大神大仙如何造作统统地离不开他的手指。第二点是制作礼乐。
说到礼乐,就要说到孔子。孔子穷其一生学周礼习周礼推周礼,其目的是就是为了混个铁饭碗(个人观点)。幸运的是孔子的理论被封建统制阶级相中了,他的理论被加以推广,极致的二十四孝就诞生了。孔子也是一个时间节点,中国的奴隶社会由孔子为标识进入了封建社会。易经由口头相传变为结绳记事,又变为象形文字,连山、归藏、周易,接着演化为后天八卦,最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相传孔子做十翼。这十个翅膀展开后,中国的易经流派多多,山、医、命、相、卜。又出现了一位天妒英才的王弼扫象,又把易经的理论推到了一个新高度。而京房是在龟筮占卜这棵大主干上排名第四位的神人。
易经最初也是最长时间的,几百万年的中心思想就是龟筮占卜,趋吉避凶。八卦先天演后天,由周文王至今,易经也不仅仅是龟筮占卜,它已经成为中华文明的源头。作为一种思想,一种行为,一种深入骨髓,成为基因的一种东西,深深烙印在生长于中华这片伟大的土地上的每一个人身上。
到了现代社会,易经主要分两派。一是学院派,一是江湖派。学院派看不起江湖派的神棍,江湖派瞧不起学院派的空空理论。其实,我认为还有一派,就是芸芸众生中,分布在各行各业努力工作为主的自学派,凭借着互联网社会及新中国人人都上过学的优势,他们近能接触江湖,远能联系白塔,虽然曲折却是易经及易经文化最坚定的普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