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大连建立日本风情街,遭网友吐槽,对此你是怎么看的?

大连建立日本风情街,遭网友吐槽,对此你是怎么看的?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435 更新时间:2024/1/24 23:31:32

对于外国的化,我们很多人都是表示十分的喜爱的,比如很多人可能会喜欢英国的绅士文化,美国的印第安文化,法国的香水文化,意大利的奢饰品文化等等,毕竟我们都是需要不断地拓宽自己思维眼界,去多多认识大千世界的不同,去领略异域文化的美好,才能不断丰富自己的眼界,增长见识,这本来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在今年8月25日,一条名为“大连日本风情街”的文化项目却遭到了广大网友的强烈反对,一时间引起了轩然大波。

这条建立在大连市区一个繁华商业地段的街道,以日本东京的“京都”商业街为模板,在建造制式上据说是以日本街道和商铺为主,唐制形式的建造模式为辅,主要是在为日本宣传唐文化的同时也为大连人民宣传日本文化,做到“中日文化的互融”。但是对于这一说法广大网友表示根本就不能理解。首先,大连距离旅顺是非近的,在一个被日本经大肆蹂躏的城市旁边建造了一个日本街道,不知道当地的开发商在建立的过程当中有没有考虑到曾经被欺侮的中国同胞以及其后代的想法;其次,虽然这个街道并不是只能售卖日本产品,但是从街道的性质,人们去穿的衣服都是和服,售卖的产品都是浓浓的日式产品来看,对于日本文化的宣传的确是非常的“到位”,可是对于中国文化的宣传在处?对于唐朝文化的体现在何处?第三,很多网红甚至还特地穿着和服去这条街道打卡,里面的客人络绎不绝,这是否是伤害了我们很多国人的情怀?

对于日本文化我们当然是并不排斥的,很多人喜欢看日漫,很多人喜欢吃日料,这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日本街道的建立是不是有些侮辱我们自身的文化?很多人都问为什么国外有唐人街中国就不能建立日本街呢?你要知道的是唐人街是我们中国人为了方便中国同胞的生活而自发地建立的街道,而不是任何国家为我们建立的。我们从来不会在美国看到日本街,从来不会在俄罗斯看到德国街,如此浅显易懂的道理那为什么到了中国就可以容忍呢?试想,如果我们国家英雄的英魂回到大连,看到一片穿着日本和服,吃着日本食物的日本街道,他们该会怎么想?他们的努力究竟有着什么意义?对此你又怎么看呢?

我觉得这样的风情街确实不应该在中国存在,而且有很多人都接受不了日本文化,所以吐槽也是很正常的。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商朝早期的青铜器是怎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文史百科

    公元前17世纪初至公元前11世纪的商朝,是奴隶社会的重要发展阶段,青铜器艺术也开始成熟并且发展到鼎盛。除铸造工具、兵器外,还制造出大量的青铜礼器和乐器。商朝早期青铜器具有独特的造型。鼎、鬲等食器有三足,其中一足与一耳成垂直线,视觉上不够平衡。鼎、缂等锥状足和器腹相通,这是因为当时还没有掌握浇铸的全封

  • 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史?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文史百科

    1、战国时期:封建城市兴起,商业兴盛,但此时城市基本上是依附于政治中心的,商业活动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官僚地主和大商人。2、西汉前期:国家统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促进商业的繁荣,出现了一些大都会。3、隋唐时期:封建国家长期统一,政治安定,封建社会进入繁荣时期,商业也呈现繁荣景象。长安、洛阳商业盛极一时

  • 宋代商品经济繁荣在思想文化领域上有何体现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文史百科

    两宋时期,经历了唐后期的战乱.中国文化从唐型文化转向宋型文化.宋型文化是一种相对封闭,内倾,色调淡雅的文化类型.宋代文化的重要标志是理学的建构.与理学着意于知性反省,造微于心性之际的趋向相一致,两宋士大夫文化也表现出精致内趋的性格.至于文学方面就是词的兴起.词起源于市井歌谣,因文人介入而趋于雅化.词

  • 高一必修二历史,列举我国对外贸易的表现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文史百科

    1、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1)原始农业:刀耕火种(火耕)(2)我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阶段的标志:松土工具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3)商周时期,出现青铜农具。春秋时期,小件铁农具问世。牛耕是我国农用动力上的一次革命。战国时,牛耕初步推广。此后,铁犁牛耕逐步成为中国传统

  • 有人说,商朝是黑暗时代.考古学家却说,商朝文化是一个灿烂的文明.你赞成哪种说法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文史百科

    后一种吧商朝有甲骨文,可以与文献记载向映证,是我国有文字可考的信史的第一个王朝商朝青铜时代的鼎盛,对于世界青铜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制造工艺精美,著名的有司母戊鼎

  • 中国古代历史有哪些大事件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

    1、三晋伐齐之战三晋伐齐之战是中国战国时代初期的一场大规模战争。前后耗时2年,以三晋胜利而告终。是役齐康公被联军所俘虏,与三晋之君一起朝见周天子。齐康公并请求封三晋为诸侯。次年,九鼎声响,三晋成为了诸侯。2、齐桓公称霸齐桓公称霸讲的是齐桓公在位期间,桓公任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

  • 大宋酒文化对当今的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文史百科

    礼仪方面中国是礼仪大国,所以从最初的中国伊始,中国就离不开酒,生活方面如果喝酒的量恰到好处,那么还会对人的身体有益健康的功效。

  • 周朝酒文化对后世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酒德历史上,儒家的学说被奉为治国安邦的正统观点,酒的习俗同样也受儒家酒文化观点的影响。儒家讲究“酒德”两字。“饮惟祀”(只有在祭祀时才能饮酒);“无彝(yi)酒”(不要经常饮酒,平常少饮酒,以节约粮食,只有在有病时才宜饮酒);“执群饮”(禁止民从聚众饮酒);“禁沉湎”(禁止饮酒过度)。所以说儒家并不

  • 农耕文明的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文史百科

    农耕文明决定了中华文化的特征。中国的文化是有别于欧洲游牧文化的一种文化类型,农业在其中起着决定作用。聚族而居、精耕细作的农业文明孕育了内敛式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文化传统、农政思想、乡村管理制度等等,与今天提倡的和谐、环保、低碳的理念不谋而合。历史上,游牧式的文明经常因为无法适应环境的变化,以致突然消

  • 夏商周时期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史百科

    夏商周时期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产商代都城遗址,商周时期的司母戊大方鼎夏商周时期,遗留下来的文化遗迹有殷墟、司母戊大方鼎、夏墟、红山文化遗迹、小河文化遗迹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