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商朝时期青铜器典型代表

商朝时期青铜器典型代表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117 更新时间:2024/2/6 4:13:31

商后母戊鼎。后母戊鼎(原称司母戊鼎),又称后母戊大方鼎、后母戊方鼎。原器1939年3月在河南安阳出土,是商祖庚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后母戊鼎因鼎腹内壁上铸有“后母戊”三字得名,鼎呈长方形,口长112厘米、口宽79.2厘米,壁厚6厘米,连耳高133厘米,重达832.84公斤。鼎身雷纹为地,四周浮雕刻出盘龙及饕餮纹样,反映了中国青铜铸造的超高工艺和艺术水平。后母戊鼎初为乡人私掘,因体积过大,为防日军抢走,将其重新掩埋。1946年6月重新出土,存于南京中央博物院。1959年铜鼎从南京调往北京,存于新建成的中国历史博物馆(今中国国家博物馆)至今。经研究考证,鼎腹内壁铭文“后母戊”是商王武丁的后妃妇的庙号。后母戊鼎是用陶范法铸造而成的,在商后期铸造后母戊鼎至少需要1000公斤以上的原料,且要在大约二三百名工匠的密切配合下才能完成,经测定,鼎含铜84.77%、锡11.64%、铅2.79%,与古文献记载制鼎的铜锡比例基本相符。后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现为国家一级文物,2002年列入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名单。1、文物特征:后母戊鼎厚立耳(其中一耳为后配),折沿宽缘,直壁深腹平底,腹部呈长方形,下承四中空柱足。器耳上饰一列浮雕式鱼纹,首尾相接,耳外侧饰浮雕式双虎食人首纹,腹壁四面正中及四隅各有突起的短棱脊,腹部周缘饰饕餮纹,均以云雷纹为地。足上端饰浮雕式饕餮纹,下衬三周凹弦纹。腹内壁铸有“后母戊”三字。字体笔势雄健,形体丰腴,笔划的起止多显峰露芒,间用肥笔。该鼎是商王为祭祀其母“戊”而作,造型厚重典雅,气势恢宏,纹饰美观,铸造工艺高超,亦是已发现最大的商代青铜礼器。2、铸造工艺后母戊鼎的铸造工艺十分复杂。根据铸痕观察,鼎身与四足为整体铸造。鼎身共使用8块陶范,每个鼎足各使用3块陶范,器底及器内各使用4块陶范。鼎耳则是在鼎身铸成之后再装范浇铸而成。铸造此鼎,所需金属原料超过1000千克。而且,制作如此的大型器物,在塑造泥模、翻制陶范、合范灌注等过程中,存在一系列复杂的技术问题,同时必须配备大型熔炉。后母戊鼎的铸造,充分说明商代后期的青铜铸造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组织严密,分工细致,显示出商代青铜铸造业的生产规模与杰出的技术成就,足以代表高度发达的商代青铜

司(后)母戊鼎、四羊方尊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商朝著名代表青铜器?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文史百科

    最大的是:司母戊大方鼎最精美的是:四羊方尊商代早期青铜器具有独特的造型。鼎、鬲等食器三足。必有一足与一耳成垂直线,在视觉上有不平衡感。鼎、等柱状足成锥状足和器腹相通,这是由于当时还没有掌握对范芯的浇铸全封闭技巧。方鼎巨大,容器部分作正方深斗形,与殷墟时期长方槽形的方鼎完全不同。爵的形状承继二里头文化

  • 商周青铜器的社会功能及象征意义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文史百科

    您这个问题问得很广。商周青铜器不但数量多,而且造型丰富、品种繁多。有酒器、食器、水器、乐器、兵器、农具与工具、车马器、生活用具、货币、玺印,等等。单在酒器类中又有爵。角、觯、、尊、壶、卣、方彝、觥、、、勺、禁等二十多个器种,而每一器种都呈现不同的风采,同一器种的式样也多姿多彩,而不同地区的青铜器也有

  • 商代青铜器的典型代表作品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文史百科

    商后母戊鼎。后母戊鼎(原称司母戊鼎),又称后母戊大方鼎、后母戊方鼎。原器1939年3月在河南安阳出土,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后母戊鼎因鼎腹内壁上铸有“后母戊”三字得名,鼎呈长方形,口长112厘米、口宽79.2厘米,壁厚6厘米,连耳高133

  • 饮食文化对现代旅游的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文史百科

    以下是百度百科的说明:概念:到异地寻求审美和愉悦经历,以享受和体验美食为主体的具有社会和休闲等属性的旅游活动称为美食旅游。编辑本段美食旅游与相关概念1、美食旅游与旅游美食美食旅游是旅游的一种类型,是以“美食”作为吸引物的享受过程。旅游美食是在旅游过程中品尝到的美味食品,可以是在旅游途中携带体积小、轻

  • 商朝时期,北方的少数民族是鬼方,鬼方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文史百科

    一个游牧民族的名字。史载,鬼方是商周时居于中原西北方的大部落,源自曾与轩辕黄帝联姻的氏族大隗氏。其活动载于《汲冢周书》、《易经》、《山海经》、《古本竹书纪年》、《史记殷本纪》和出土的《小盂鼎》及商周甲骨卜辞中。那时,漠南地区多次发生讨伐鬼方的大规模战争,甲骨卜辞载“鬼方易”,即鬼方向远方逃走或迁走。

  • 商代青铜文化及特点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文史百科

    商代早期青铜器具有独特的造型。鼎、鬲等食器三足。必有一足与一耳成垂直线,在视觉上有不平衡感。鼎、等柱状足成锥状足和器腹相通,这是由于当时还没有掌握对范芯的浇铸全封闭技巧。方鼎巨大,容器部分作正方深斗形,与殷墟时期长方槽形的方鼎完全不同。爵的形状承继二里头文化式样,律为扁体平底。流甚狭而长。青铜除平底

  • 商朝时期的鬼方国的详细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史百科

    约在公元前13世纪时,延安属独立的方国鬼方之域。商帝武丁,曾发动大规模的讨伐鬼方的战争。《周易既济》载: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鬼方是商周时期活动在山西北部以及我国西北地区的一个古老民族,其势力西及陇山和渭水流域的广大地区,。有关鬼方的记载最早见于甲骨文、金文。“鬼”字有“隗”(音鬼)、“”(音鬼)等

  • 殷商文化从特征上讲比较崇敬鬼神,体现出什么文化特征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文史百科

    殷商文化作为以农耕经济为主的周部落以及后来的周王朝,农耕是其立国的基础,他们对于农业生产有着特殊的感情。纵观《诗经*雅》上的周部落的历史,虽然不尽可信,但确实是其真实历史的反映。周部落压根儿就没有过获得大量奴隶的机会,不象纣那样有通过战争俘获的“夷人亿兆”,文王要造个台子,也只是如《诗经*大雅*灵台

  • 商朝人为什么迷信鬼神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文史百科

    当时的社会风气所造成的,还有就是当时的科技不发达,对超自然现象或者说一些我们现在看起来很平常但当时无法解释的现象大家就只能以鬼神和迷信来解释了。祝你新年快乐全家幸福,望采纳。

  • 商朝有哪些大事记载 有详细资料吗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商朝(约前17世纪初约前11世纪)汤率领黄河下游的商族部落灭亡了夏朝,建立了商朝,其统治中心位于今天的河南中部。商朝前期,因长时间的内乱,都城也多次迁徙。至盘庚即位后,将国都迁往殷(今河南安阳),才稳定了统治。此后,商朝出现过“武丁中兴”。但到商末纣王时,终因暴政而亡国。商朝建立了王以下包括许多官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