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惨绝人寰的活人殉葬,古代为何会有如此残忍的制度?

惨绝人寰的活人殉葬,古代为何会有如此残忍的制度?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877 更新时间:2024/2/5 14:03:15

活人殉葬制度的出现无非就是世人彰显自己生前的权力以及古代人的迷信影响。中国的殉葬制度至少在六千年前就已经开始了,这种惨无人道的制度极度显示了人跟人之间的不平等。

活人在权力者生前为奴,在其死后也无法恢复自己的人身自由,而这种活人殉葬在秦始皇死后更是达到了巅峰。汉朝时期有废除过几次,但到了明朝朱元璋掌权时代,又一次的死灰复燃。

那么,为什么古代会有以活人殉葬的残忍制度呢?彰显权力者为所欲为的表现。

活人殉葬制度从什么时刻开始已经不可考,但在距今六千年的大汶口文化遗址中就有殉葬遗骨,商朝时期也有殉葬遗址,这就说明原始社会的三皇五帝时代就出现了殉葬。

(大汶口文化遗址)

权力者们认为人死后会进入另一个世界,而他们生前有奴仆使唤,死了需要这些仆人在另一个世界供他们差遣。于是就杀了这些生前伺候过他们的努力,因为地位的严重差距,奴仆无法反抗,只能跟着权力者进入墓地。

《墨子.节丧》记载:

“天子杀殉,众者数百,寡者数十人;将军、大夫杀殉,众者数十,寡者数人。”在历史上,秦始皇在活人殉葬的人数上创下了记录,他在无法求长生后,想在另一个世界有人继续供差遣,于是秦二世为了表现出孝顺,便下令“先帝后宫非有子者,出焉不宜,皆令从死。”

后世学者估算,包括当时的工匠在内,起码有万人之多跟着秦始皇殉葬,这些死亡的人数,也满足了秦始皇在地下继续他的统治了。

古人的迷信心里促进殉葬制度的发展。

刘邦推暴秦后也推翻了活人殉葬的制度,但汉宣帝时,赵缪王刘元暗中逼迫奴婢给他殉葬,最后被仁慈的汉宣帝剥夺了封地。

汉朝时期没有大规模的殉葬现象,偶尔一些山高皇帝的地方有出现过,但规模不大。但一些偏远的、民智未开的少数民族还是存在的,比如南越王赵佗,后世发现他的墓葬有十多具尸骨。

三国时期诸葛亮七擒孟获,在平定西南后收兵回城。但准备渡过泸水时,以为水势太急,蜀兵难渡,孟获建议用七七四十九颗人头祭河神便可渡河。孟获的建议就足以说明三国时期的西南夷地区,还存在活人殉葬的风俗,而这样也是古人迷信造成的。

宅心仁厚的诸葛亮不忍,便用面团弄成头颅的样子扔到河里祭祀河神,最后风浪止住,蜀兵渡河成功。这也是馒头的由来,馒头原名“蛮头”,南蛮子的头颅,而诸葛亮用“馒头”代替“蛮头”,也带代替了用了活人祭祀,可谓圣人。

朱元璋是的活人殉葬死灰复燃。朱元璋时代恢复了活人殉葬制度,但他并不是第一个享受这种制度的。明朝最早享受殉葬制度的是他的次子朱,因朱病死,两个妃子为其殉葬。

当朱元璋死后,其规模也很大,总共有四十多名妃子陪她殉葬,在之后的皇帝里,朱棣、朱高炽、朱祁钰,还有那些王爷们也都有殉葬的习惯。一直到明英宗朱祁镇上台后,不忍心见到这样的残忍制度,才命令废止。

朱元璋重开活人殉葬的恶例无非有三个原因:

明朝继承了元朝的疆域以及一些制度,这些制度中包括殉葬制,蒙古人的文明程度比较低,他们的大汗死后都实行殉葬制,朱元璋不过是想让世人知道他的权力不低于蒙古可汗。

朱元璋是个疑心很重的人,“兔死狗烹”的原因就是担心他死后开国功臣觊觎他的江山,而带着嫔妃陪葬也是怕宫廷机密外泄。

古人迷信,帝王更是深信不疑,朱元璋也相信在他死后会去往另一个世界,带这些人下去也是伺候他。

综合来说:古代的活人殉葬是残忍的,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制度,无非就是上面说的几种原因。人性是贪婪的、欲望是无限的,他们在生前拥有了让人羡慕的权力,死后也想带继续做帝王。

明英宗时期虽然明令禁止殉葬形势,但某些达官贵人还是暗地里拉着婢女陪葬,更有甚者偷绑寡妇陪葬,还为其立贞节牌坊,遮蔽耳目。

随着社会的进步,这些残忍的制度被慢慢的废除,每个生在这个世上的人都有上天赋予他自由的权利,没有人可以剥夺,万恶的封建社会总归消失在历史中。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山东城子崖龙山与岳石文化遗址发现经过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时代: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城址)、夏代(岳石文化城址)发掘地点:山东省章丘市龙山镇城子崖发掘单位: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简介:城子崖遗址是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龙山文化遗存,总面积为22万平方米,是中国第一个由中国考古学家发现、发掘和出版考古报告的古城址。城子崖遗址内涵丰富,延续时间长,堆积层分为三层,上

  • 河南商丘与商朝的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文史百科

    商丘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是商民族的发祥地。早在传说中的五帝时代,颛顼、帝喾就曾在此建都。公元前16世纪商汤灭夏在这里建立商朝,北宋(960-1126年)时曾作为陪都。商朝的商业十分繁荣,有“商葩翼翼,四方之极”之称。商民善于经商,后世将经商的人称为“商人”。就是买东西,把东边的买卖到西边去,变贵贱,

  • 古今民族冲突例子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史百科

    造成民族冲突的原因,这与西方主流学者一直强调民族(或称族群)的实质是文化差异群体有关;另一方面,冲突研究日趋重视与族裔、族性相关的冲突研究,将冲突理论、策略技术分析与民族因素结合起来。趋势是这两个研究领域之间的接近、互动与借鉴,甚至是研究上的联合。二、民族冲突的原因、规律和对策在民族冲突原因的探究方

  • 1、商朝在甲骨文已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了。请你联系学过的知识想一想我国文字的萌芽大约在何时,依据是什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文史百科

    第二题答案:1、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文字。2、甲骨文在中华文化中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3、甲骨文以及整个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4、推动了世界文化进程第三题春秋五霸是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战国七雄是指中国东周后期七个强势诸侯国的统称,分别是齐、楚、燕、韩、赵、魏、秦。

  • 如何理解商代文明是一个灿烂的文明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文史百科

    商代农业和手工业的进步促进了商品交换的发展,出现了许多牵着牛车和乘船从事长途贩运的商贾。到商代后期,都邑里出现了专门从事各种交易的商贩,吕尚就曾在朝歌以宰牛为业,又曾在孟津卖饭。自商代起,中国音乐进入了信史时代。民间的音乐和宫廷的音乐,都有长足的进步。由于农、牧、手工业的发展,青铜冶铸达到了很高的水

  • 考古学家在北京人遗址发现四层面积较大且较厚的灰烬层。这一发现,说明当时北京人的生产生活状况是( )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A.会使用火。在周口店第一地点发现用火遗迹,把人类用火的历史提前了几十万年。遗址中发现有5个灰烬层、3处灰堆遗存以及大量的烧骨,灰烬层最厚处可达6米。这些遗迹表明北京人不仅懂得用火,而且会保存火种。B.种植水稻,指的是浙江的河姆渡遗址;C.烧制彩陶,应当是山西的半坡文化;D.铸造司母戊鼎,是商朝时期

  • 北京地区的哪6项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文史百科

    长城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互相防御和抵御北方游牧部落的侵扰,在地形险要之处相继兴筑长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从前的长城连接起来。在以后的几个历史时期,经过自然和人为因素的毁坏,保存到今天的大都已是断断续续的遗迹。而在这些遗迹中保存最完整、最坚固、最雄伟的是明代长城。长城绵

  • 商朝纣王服饰特点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史百科

    楼主你要直接问帝王的也不好说,因为商代考古目前还不发达,但近几年也开始有了进步,发型服饰之类的资料,最主要来源于商代陶俑。根据陶俑也就能浅显的看出一些,给你贴一些我读书笔记的东西,我下面的内容,除了位高权重者,也还有普通的下层百姓,算是附赠给努的,,,如果你要是写文章的话,估计还是用得上的。商代衣料

  • 中国古代服饰的文化内涵???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文史百科

    中国古代服饰的文化内涵???紧急!!一定要文化内涵~~~我来答425482623LV.14服饰作为一种文化形态,贯穿了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历史。从服饰的演变中可以看出历史的变迁、经济的发展和中国文化审美意识的嬗变。无论是商的“威严庄重”,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汉的“凝重”,还是六朝的“清瘦

  • 仰韶文化与酒文化有何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文史百科

    河南渑池(位于河南省西部,隶属三门峡市)仰韶是我国'距今7500~7000年的文化遗址。经1920年、1951年、1981年三次发掘发现,存有大量黑、红、灰、白彩色图案的陶酒器,如钵、盆、碗、壶、罐、瓮、瓶、罪、杯等。这些酒器及其他文物发现,证明仰韶遗址是我国远古文化的核心地区。这些酒器的出现,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