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政治制度的根本特点是内服与外服的划分,生活在商周之际的周公曾经在《酒诰》中这样概述其情况:“越在外服,侯、甸、男、卫邦伯;越在内服,百僚、庶尹、惟亚、惟服、宗工,越百姓里居(君)。”内服是商王直接统治的王畿地区;外服是由邦伯所管辖的地区,这些邦伯分为侯、甸、男、卫几种,其中许多很可能是方国部落首领而臣属于商者。卜辞所载的侯有近50个,最著名的有仓侯、舞侯、犬侯、侯告、侯专、杞侯等。甸,卜辞称为“田”,“多田(甸)”即指许多甸职官员。男,在卜辞中称为“任”,著名者有而任、戈任、名任、卢任等。卫,作为一种武职,在卜辞中多称为“多射卫”、“多马卫”、“多犬卫”等,亦有单称为“卫”者。卜辞和金文所见商朝的内服官有五六十种,大致可以分为四类。一是“百僚庶尹”。包括地位很高的旧臣、老臣以及商王的近侍之臣。其中还有负责出纳王命的史官。二是“惟亚惟服”。主要是与商王关系密切的军职官员。三是“宗工”。指负责王室祭祀和某些具体事务的官员。四是“百姓里君”。指管理地方上的诸族与普通民众的官员。商王朝的职官有中朝任职的内服官和被封於王畿以外的外服官之别。内服官中又分外廷政务官和内廷事务官。最高的政务官,是协助商王决策的「相」,又称「阿、保、尹」。王朝高级官吏统称卿士。三公,则是因人而设的一种尊贵职称、并不常设。另外有:掌占卜、祭祀、记载的「史」,掌占卜的卜、掌祈祷鬼神的祝,掌记载和保管典籍的作册(又称守藏史、内史),武官之长的师长,乐工之长的太师、少师。内廷事务官是专为王室服务的官员,主要是总管的宰和亲信的臣。臣管理王室各项具体事务,有百工之长的司工,掌粮食收藏的啬,掌畜牧的牧正,掌狩猎的兽正,掌酒的酒正,掌王车的车正,为商王御车的服(又称仆、御),侍卫武官亚,卫士亚旅,掌教育贵族子弟的国老,掌外地籍田的「畋(音「田」tian/)老」。外服官主要有方国首领的侯、伯,有为王朝服役的男、有守卫边境的卫。商代在实行贡纳制度的同时,还有劳役租「助」,就是要求农人助耕公田(籍田),收获皆为统治者所得,其比例约占农人收获的十分之一。殷纣王加征赋税,用以充实鹿台和钜桥。
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商朝的政治制度叫什么名字?是怎么样的?
更多文章
商朝的文化产物,我国最早的文字,刻在龟甲兽骨上用来占卜凶吉 相关内容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史百科
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又称为“殷墟文字”、“殷契”,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19世纪末年在殷代都城遗址被今河南安阳小屯发现,继承了陶文的造字方法,是中国商代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有什么作用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文史百科
商朝是内外服(服侍天子)制,主要还是松散的联盟关系。夏商时期还没有形成太完善的政治制度西周的政治制度是:封邦建国制作用是:实现对殷人的合围控制,也提高了王权的地位。达到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目的。殷商一般指商朝。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是中国第一个有直
观察“夏朝形势”和“商朝形势”两图,说一说商朝的的统治区域和夏朝的统治区域有何变化?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文史百科
变化:统治区域和影响区域进一步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扩张。表现:如江西新干发现的大洋洲青铜文化已带有明显商文化痕迹。说明:华夏文化影响力不断扩大,长江流域逐渐开始接受中原文明。
商王迁都的历史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文史百科
由于盘庚坚持迁都的主张,挫败了反对势力,终于带着平民和奴隶,渡过黄河,搬迁到殷(今安阳小屯村)。既迁之后,盘庚重申:“无有远迩,用罪伐厥死,用德彰厥善”,即不管与商王血缘的远近,造罪就处死,立功便封赏;并宣称自己有权“制乃短长之命”。这说明通过迁都,镇压了异己,商王权威上升了。盘庚迁殷的影响是什么。
商朝的政治制度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
内服外服制商王朝的职官有中朝任职的内服官和被封于王畿以外的外服官之别。内服官中又分外廷政务官和内廷事务官。最高的政务官,是协助商王决策的“相”,又称“阿”、“保”、“尹”。王朝高级官吏统称卿士。三公,则是因人而设的一种尊贵职称、并不常设。另外有:掌占卜、祭祀、记载的史,掌占卜的卜、掌祈祷鬼神的祝,掌
商朝的诸侯真的像封神演义中所说,有四大诸侯,八百小诸侯?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文史百科
盘庚把都城迁至殷以后,商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有很大的进步,武丁临政时达到商王朝最强盛时期。有大彭、豕韦、周、刑、嚣、相、庇、奄、毫、崇国、孤竹国、邓、燕、纪、许...据说商朝有1500个诸侯国。
夏朝商朝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在历法文字音乐方面有哪些发明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文史百科
我试着总结一下吧,不过我的语言不规整,你自己整理下。夏朝:音乐文字不大清楚,甲骨文应该是存在的,青铜器存在的话或许就存在金文,也称铭文、钟鼎文,但是目前已见商代的青铜铭文都不算太多,并没有确定的夏代铭文。现在关于夏朝是否存在都没有定论,互相不服中,。。但我认为是存在的,关于历法,有《夏小正》。商代:
周代儒家思想音乐思想在什么中有比较系统的阐述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文史百科
周代儒家思想音乐思想在《乐记》中有比较系统的阐述。《乐记》作为先秦儒学的美学思想的集大成者,其丰富的美学思想,对两千多年来中国古典音乐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并在世界音乐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乐记》强调用德音来施教,使人民的言行举止都符合封建伦理道德规范的要求:故听其雅颂之声,志意得广焉;执其干戚
西周的统治者是如何利用音乐的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文史百科
周代是最早对“礼”(祭祀、朝飨等仪式)和“乐”(伴随“礼”进行的乐舞)作出规定的时代,这就是所谓制定礼乐。据说这一重大措施是周初的大政治家周公开始颁行的。礼乐制度影响及于其后几千年一直到清代结束,每个时代的具体内容并不相同,但理论上都以周为法式却是一律的。如果说商代人尊事鬼神的话,那么周代人尊事的则
周朝时期的音乐管理机构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文史百科
周朝的音乐管理机构名“大司乐”。大司乐该机构中的最高官职;下设乐师歌舞总教习和总指挥;大胥乐工总监督,管理人事及学生学籍;大师、小师盲人,担任训练乐工及指挥合奏;瞽蒙盲人乐师;胝蒙瞽蒙的副手;典同掌管乐器的制造、修理和调律;磬师、钟师、笙师、师;师、旄人师执舞器的舞师;章吹的;氏掌管“四夷”音乐;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