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我国境内最早的文化遗址有哪些

我国境内最早的文化遗址有哪些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754 更新时间:2024/1/25 0:21:12

半坡在我国陕西西安附近的半坡村,发现了距今约五六千年的原始农耕聚落遗址.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主要粮食作物是粟,我国是最早种植粟的国家河姆渡遗址河姆渡遗址(HemuduSite)中国南方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全国重点物保护单位,位于距宁波市区约20公里的姚市河姆渡镇,面积约4万平方米,1973年开始发掘,是我国目前已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之一。良渚文明良渚文化是我国长江下游太湖流域一支重要的古文明。是铜石并用时代文化,因发现于浙江余杭良渚镇而得名,距今约5250~4150年,在1936年被发现,经半个多世纪的考古调查发掘,初步查明遗址分布于太湖地区。这些都是比较早的文化遗址,你可以去百度百科看一下。

龙山文化与夏文化的关联?

龙山文化是夏文化形成的直接源头,而以伊洛河平原、洛阳地区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河南龙山文化的重要分布地区,就这点而言,河洛地区可以说是夏文化、华夏文化的发源地及其形成、发展的核心地区,也可以说是以后汉文化、中华民族文化的发源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刘庆柱近日在河洛文化学术研讨会上这样说。这一观点得到了百余名与会专家的一致认同,并达成共识:河洛文化生成在中原地区,在中国古代文明起源和初步发展时期,起着主源、主导和核心作用,文字、礼器、青铜冶铸、都城以及河图洛书,都是河洛文化对中华文明的重大贡献。夏商都城均在河洛20世纪初河南安阳殷墟大量甲骨的出土,证明了殷墟属于商代晚期都城,也证实了史书中有关商代历史的记载基本可信。此后,考古工作者在郑州市发现了商代早期都城遗址二里岗,在洛阳偃师发现了又一座保存较好的商代早期都城遗址----偃师商城,两座都城遗址的相继发现与研究,从考古学上解决了早期商代朝的存在问题,从而使安阳殷墟的商代晚期文明在河洛地区找到源头。半个世纪前,考古学家又在河南偃师二里头村找到了目前所知时代最早的中国古代宫殿建筑遗址,它早于安阳殷墟、郑州商城和偃师商城,又晚于河南龙山文化。经过几十年的考古发掘和研究,学术界一般认为以二里头遗址命名的“二里头文化”就是“夏文化”,二里头遗址是一座夏王朝的都城遗址,即“夏墟”。偃师二里头遗址的考古发现与研究,确定了夏代后期的都城遗址,使河洛地区在中国古代文明起源、形成与早期发展中的历史地位更为突出。龙山文化是“母体”刘庆柱说,河洛地区的夏商王国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早期王国,在同时期当今中国范围之内,各地没有比夏商对以后中国古代历史发展影响更大、更为重要的王国。寻找直接产生夏商王国文明的考古学文化,是实施中国古代文明“探源工程”的关键,而田野考古揭示,河洛地区的河南龙山文化就是夏文化的母体文化。近年来学术界在中国古代文明起源与形成研究中,由于辽西红山文化、江浙等地良渚文化的考古新发现,一种中国古代文明起源、形成的多地区、“多元”学说比较流行,而河洛地区在中国古代文明起源、形成的关键性作用却被忽视。对此,刘庆柱认为,近年来不断发现的考古新资料说明,夏文化产生于河洛地区的河南龙山文化,也就是说夏文化基本上是河洛地区“土生土长”的考古学文化。红山文化、良渚文化都对中原地区、河洛地区考古学文化的发展产生过程度不同的作用,但河洛地区古代文明的形成与早期发展的源头,只能是河洛地区的河南龙山文化。因此,从探索中国古代文明形成源头来说,夏文化直接渊源于河洛地区的河南龙山文化;从对夏王朝以后的中国古代历史发展而言,河洛地区的河南龙山文化、夏文化是孕育华夏文明、中华民族文化、汉文化的核心文化延续性。中原文化如果从河南裴岗文化算起,已绵延8000年之久。它从一开始就踏着强健的步伐走来,中间虽经历了时盛时衰的曲折过程,但始终没有中断。从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再到河南龙山文化以至三代的夏、商、周文化,以及秦汉及其以后,各朝代文化始终延续发展。即使鲜卑族拓拔氏建立的北魏王朝、蒙古族的大元帝国在中原建立政权,不仅没有使中原文化中断,反而使他们自身受到汉化。在优胜劣汰的自然原则支配下,使他们不得不改变自己,自觉接受中原文化。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只有中原文化始终自成体系,来不曾被异化、被中断。这一点,在中国所有地域文化中恐怕是最为突出的。再以龙山文化为例,与中原龙山文化时代大体相同的考古学文化有:海岱地区的龙山文化、太湖地区的良渚文化、江汉地区的石家河文化等。这三个地区的古文化,从发掘资料的实际情况看,它的水平与中原的龙山文化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但这三个地区的古文化最后有的彻底中断,有的走向低谷。如海岱地区的龙山文化,它的继承者是岳石文化,其文化水平明显地衰退;太湖地区的良渚文化,是我国东南地区最灿烂的一支文化,但是它的归宿不知所终,成为学术界不能理解的谜团。石家河文化最后融入中原龙山文化之内。在中原龙山文化的基础上,出现了舜联邦王朝,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王朝。以上这些情况就有力地说明中原文化它呈现出来的极强的生命延续性特点。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揭秘夏朝的都城设在什么地方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文史百科

    夏朝(约前21世纪约前16世纪)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夏时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数量的青铜和玉制的礼器,年代约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青铜时代初期。根据史书记载,禹传位于子启,改变了原始部落的禅让制,开创中国近四千年世袭的先河。因此中国历史上的“家天下”,从夏朝的建立开始。夏族的十一支姒姓部落与夏

  • 山亭桑村斗城的历史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文史百科

    因区政府驻地位于山城街道办事处的双山北麓而得名。山亭是山东省枣庄市的市辖县级区,历史悠久,钟灵毓秀,自古以来就是文明礼仪之邦,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早在73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山亭、西集等地曾发现多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遗址。夏朝时期(约前21世纪-前16世纪初):南部属国,北部

  • 夏商周三朝的历史遗址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文史百科

    1、河南省发现的二里头遗址被推测为是夏王朝的都城,它是良渚文化消失约三百年后的遗址,历史学家人工复原了夏朝宫殿,在人工堆积的土台上建筑宫殿的方法与良渚文化十分相似。在那里出土了黄河流域以前从未发现过的象征军士统制权的“玉钺”。有一种观点认为,大洪水之后良渚的人们迁到了二里头并带来了玉器文化,如果是这

  • 二里头遗址可佐证哪个朝代的历史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文史百科

    展开全部可以佐证夏和商朝历史。二里头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批重点六大都邑之一。遗址位于洛阳盆地东部的偃师市境内,遗址上最为丰富的文化遗存属二里头文化,其年代约为距今3800~3500年,相当于古代文献中的夏、商王朝时期。该遗址南临古洛河、北依邙山、背靠黄河,范围包括二里头、圪

  • “二里头文化是哪个期的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二里头遗址位于河南洛阳偃师二里头村,于1959年发现,遗址距今大约3800-3500年,相当于中国历史上的夏、商时期,属探索中国夏朝文化的重要遗址。1960年考古学家在二里头遗址的上层发现了一处规模宏大的宫殿基址,为中国迄今发现的最早宫殿建筑基址。新的考古发现,使一度归于沉寂的中国考古界关于夏商分界

  • 二里头文化遗址和龙山文化遗址哪个才是属于商朝历史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文史百科

    两个都不是。二里头文化,一般认为,属于夏朝。(也有一部分“先商文化”的特征。即商朝还未建立之前,与夏朝并存时期的部族)。龙山文化就更不是了。它是我国一般上古神话中说的黄帝时期的主要文化。黄帝时期就是仰韶文化后期和龙山文化时期。商朝文化,如二里岗文化等才是。夏王朝的二里头遗址反映了夏王朝的国家构成和等

  • 二里头遗址的文明发展到了什么程度?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文史百科

    1980年代中后期,在河南新密市发现新砦遗址,随后又在附近发现类型相似的遗址,从而弥补了河南龙山文化晚期与二里头文化一期之间的文化空白,被称作二里头文化的新砦期,其下又分作早晚二期,使得二里头文化的分期增加至六期。新砦期文化的文化遗存的特征介于河南龙山文化晚期与二里头文化之间,沿袭关系非常明显,是二

  • 二里头文化的四个时期,分别具体是什么时间?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文史百科

    整个二里头文化期大约为公元前1900一前1600年,属于夏代历史的范围。夏人能铸造铜器,史有明载。二里头文化是夏代的青铜文化。但是,对于二里头的四个文化期,考古界中存在着不同的认识。一种意见认为,二里头四期的遗存,都属于夏代的遗存。第二种意见认为一、二期遗存与河南龙山文化有继承关系,属夏文化,三、四

  • 中国的二里头遗址可以证明夏朝存在吗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文史百科

    夏朝都城二里头遗址二里头遗址位于偃师市二里头村及其周围,该遗址南临古洛河、北依邙山、背靠黄河,范围包括二里头、圪头和四角楼等三个自然村,面积不少于3平方公里。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二里头遗址对研究华夏文明的渊源、国家的兴起、城市的起源、王都建设、王宫定制等重大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学术界公认为

  • 夏朝二里头遗址的建筑群与墓葬群反映了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文史百科

    重大考古发现始见于二里头文化晚期的1号、2号宫殿基址,是此前学术界确认的中国最早的大型宫殿基址。进入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二里头遗址的发掘面积进一步扩大,成果层出不穷。2004年,考古人员在2号宫殿基址下面发掘出了一座时代更早、规模更大、结构更为复杂的大型建筑基址,将迄今为止可确认的中国宫城的最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