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山西在中国历史上处于什么地位?

山西在中国历史上处于什么地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2296 更新时间:2024/2/6 4:36:58

山西,以位于太行山以西而得名,因位于黄河以东,又称“河东”。

山西,自古号称“表里山河”,不仅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还在我国北方处于枢纽的地位,是统一北方的关键。

《读史方舆纪要》一书是我国古代军事地理学的集大成者,书中这样描述山西:

山西之形势,最为完固。关中而外,吾必首及夫山西。盖语其东,则太行为之屏障,其西,则大河为之襟带,于北,则大漠、阴山为之外蔽,而勾注、雁门为之内险,于南,则首阳、底柱、析城、王屋诸山滨河而错峙,又南则孟津、潼关皆吾门户也。汾、浍萦流于右,漳、沁包络于左,则原隰可以灌注,漕粟可以转输矣。且夫越临晋、泊龙门,则泾渭之间可折棰而下也;出天井、下壶关,邯郸、井陉而东,不可以惟吾所向乎?是故天下之形势,必有取于山西也。

从地行上来看,山西西有黄河和吕梁山,东有太行山,南有王屋山、中条山,北有恒山、五台山,是一个完整的地缘结构。

这样的地形,使山西能够同时俯视关中、河南与河北;

这样的地形,使山西进可以三面出击,退可以据险而守。

我们知道,自古一统天下,除了朱元璋外,均是从北方统一南方。所以一个政权能否一统天下,取决于能否一统北方,而能否一统北方,其关键又在于能否占领山西。

乱世之时,北方最容易统一北方的势力常常来自关中和河北,二者都位于北方的边角位置,其中关中有八百里秦川,东出函谷关可以逐鹿中原而无后顾之忧;河北有广袤的河北平原,南下便可以角逐天下。

不过,决定关中和河北在北方的角逐中能否胜出的关键,是对山西的控制。从关中和河北的视角来看,山西犹如一个巨大的楔子嵌入二者之间。

1、秦朝和西汉均以关中为根据地一统天下。

秦国对东方六国占据完全优势是在秦昭襄王之时,由于杀神白起夺魏之安邑、韩之上党、赵之太原,从而尽占山西之地,俯瞰山东六国之局已成。

楚汉之争时期,刘邦项羽对峙荥阳,而韩信率军渡黄河入山西,灭魏、平代,然后东下太行,破赵、降燕、下齐,几乎就是王翦王贲灭六国的老路,其关键也是在山西。

2、五胡十六国和北朝时期

五胡十六国时期,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其一是前赵和后赵的对峙;其二是前燕和前秦的对峙;其三是后秦和后燕的对峙。

后赵居河北,前赵居关中。公元329年,河北的后赵石勒灭前赵,一统北方,而后赵取得对前赵的优势便是占据了山西。

前秦居关中,前燕居河北。石勒死后,后赵的统一瓦解,前秦与前燕北方对峙。

这一次首先占据山西的是关中的前秦,公元370年,王猛率军伐前燕,其从山西长驱直入,一战而克壶关,再战而破晋阳,尽占山西之地,然后乘胜攻破燕都邺城,统一北方。

前秦一统北方,其关键也是山西。

北魏以山西之地一统北方前秦在淝水之战后迅速崩溃,姚苌在关中杀苻坚建立后秦,慕容垂在河北复国建立后燕,又一次形成东西对峙。

不过,这一次一统北方的是拓跋的北魏,因为北魏首先占据了山西。

北魏正是以山西为根本,最终东平后燕和后燕分裂而成的北燕,西灭赫连夏和北凉,北创柔然,南夺刘宋河南之地,于公元439年一统北方。

北朝的北方形势其实与十六国时期有些相似,只不过要更为稳定。北魏在六镇之乱和河阴之变后一分为二,西魏(北周)和东魏(北齐)重新东西对峙。

西魏(北周)居关中,东魏(北齐)居河北公元577年,北周武帝宇文邕伐北齐,一统北方,其战略与当年王猛如出一辙,攻晋阳(太原),占山西,最终攻灭北齐。

由此可见,关中与河北的对峙,其成败的关键都是对山西的争夺,而并非中原,当山西平定,中原可席卷而下。

同时,当关中政权与河北政权在山西对峙之时,以关中攻河北比较容易,而以河北攻关中则比较困难,这是由地势所决定的,河北主要是平原,而关中的北面则是与山西一体的高原。

3、同样的例子很多,历史也似乎一直在重演,同时反面例子也不少。

唐亡之后的五代,更是山西的优势发挥的淋漓尽致的一个时期,五代之中,除了后梁,全部出自河东李克用的沙陀集团。

如果举反面例子的话,那么最典型的就是安史之乱。

安禄山从河北起兵,直接南下取洛阳,并没有占据山西,而正是这一点使安史叛军始终无法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同时郭子仪和李光弼在平叛之初便利用朔方军占据了山西,事实上取得了战略的主动权。

古代的山西,不仅地势险要,而且文化灿烂,历史名人众多。卫青霍去病关羽张辽、狄仁杰武则天、王维王昌龄白居易等等都是山西人。

这与今天山西以“煤”而出名形成了显明的对比,山西的没落,其实是我国北方整体没落的缩影。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山东、山西和河南,哪个地方的历史文化深厚?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文史百科

    山西现在考古研究中心,夏商,饶舜禹古都都在山西临汾等地发掘出来了。中华民族的起源有了历史遗迹为证,所以说华夏起源再也不用听他们胡说是河南了。大家可以看新闻!河南是中华民族延续的地方。毕竟古代先辈因为黄河泛滥绝对不会去河南,他必须是山上,既然是黄河作为母亲河,那就是山西太行山中条山作为建都最佳选择。毕

  • 地上三千年看山西,地下三千年看陕西,五千年看河南的原因?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恕我孤陋寡闻,常听到的是山西陕西,一个地上,一个地下。没有后面河南什么事。地上三千年,主要说山西古建筑古遗址多。陕西指十三朝72座帝王陵及其陪葬墓。后面五千年话,是设问者添加的吧。五千年文明史,我们还在找。现在国家首先瞄的是良渚。洛阳二里头夏博物馆为了证明大禹存在,把黄河发大水的依据放在青海的一次考

  • 有人说山西有很多古建筑,为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文史百科

    因为山西是块福地啊。自古就有地下文物看陕西,地上文物看山西的说法,先给大家看看山西地上的文物。那山西文物为什么这么多呢?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个:宗教原因。山西的很多地上文物,包括石窟、建筑物等等其实都是宗教建筑,因为山西位于丝绸之路的终端,佛教传到这里,往往就会大兴寺庙,而佛教建筑相比世俗建筑还是容

  • 为什么全国大部分古建筑都存留在山西?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文史百科

    这个不得不说山西真的很牛,在全国的古建筑占有率中,山西绝对是首位。在全国国家级重点保护古建筑中,山西就占了20%。至于说到山西为什么会留存下这么多的古建筑,可以从多个方面来说。首先,山西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历史上的山西一直是富饶美丽的地方,在这一片土地上,发生过很多著名的历史事件

  • 山西为什么叫“山西”,简称为什么叫“晋”?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文史百科

    山西,因为在太行山之西,所以叫“山西”。在春秋时期,山西属于晋国地,故简称晋。公元前453年,赵、魏、韩三分晋国,故又别称“三晋”。山西的地理位置很有特色。东以太行山与河北为邻,西隔黄河与陕西相望,北倚长城与内蒙古毗连,南与河南接壤。被柳宗元称为“表里山河”。在山西这块土地上,出过很多牛掰哄哄的人和

  • 商朝的领土包括现在的安徽吗?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文史百科

    商朝的疆域,在早期由于都城屡迁,其疆域四至不好确定。商人自盘庚迁殷以后,随着都城的稳定,地盘也不断扩大,到商王武丁时期,基本奠定了商代疆域四至,目前发现的商都基本分布在河南、河北境内。周初周人疆域还没有覆盖殷商所有地盘,在《左传》中层曾周人的南土包括巴、濮、楚、邓,巴,疑即巴人之巴,或云今四川重庆。

  • 关于山西的历史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文史百科

    1、东汉时期,道教在山西基本形成,少数地方修建了道教庙观。《清凉山志》记载:东汉永平年间五台山境即有道士,道教称五台山为紫府山,曾建有紫府庙。南北朝是山西道教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北魏王朝统治下的山西是北天师道的策源地和活动中心,山西道教进入了第一个历史高峰期。唐朝统治者欲借用老子李聃巩固统治地位,山

  • 列举商朝时期青铜文化的三个特点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文史百科

    你要答题那种书面语言吗,我看到这问题好几次了一直没有胆量来回答,怕你用来答题我总结的点不符合你老师的标准。我说一说吧你觉得哪点可以用你就总结去。首先商代的青铜铸造业很发达,但是并不用于平民阶层,主要是贵族使用从农具上来讲,商代的农具基本是木、石、骨,蚌的,曾经出土过一些青铜农具,但是装饰花纹很精美,

  • 商朝有哪些美食?商朝的饮食文化是怎么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文史百科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面有记载的第一个朝代,当时人们从殷墟中发现了许多具有考古价值的文物。它们是商朝时期人们生活最有力的见证者。在古代商朝人们所食用的种类非常的丰富,有粟、稷、豆类、各种水果,尤其商朝是一个非常爱吃肉的朝代,同时饮酒也十分的盛行,再加上各种盛食物的容器,可以想象当时的商代已经对于美食的要求

  • 殷商文化的相关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文史百科

    殷商文化作为以农耕经济为主的周部落以及后来的周王朝,农耕是其立国的基础,他们对于农业生产有着特殊的感情。纵观《诗经*雅》上的周部落的历史,虽然不尽可信,但确实是其真实历史的反映。周部落压根儿就没有过获得大量奴隶的机会,不象纣那样有通过战争俘获的“夷人亿兆”,文王要造个台子,也只是如《诗经*大雅*灵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