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商文化作为以农耕经济为主的周部落以及后来的周王朝,农耕是其立国的基础,他们对于农业生产有着特殊的感情。纵观《诗经*雅》上的周部落的历史,虽然不尽可信,但确实是其真实历史的反映。周部落压根儿就没有过获得大量奴隶的机会,不象纣那样有通过战争俘获的“夷人亿兆”,文王要造个台子,也只是如《诗经*大雅*灵台》所云:“庶民攻之,不日成之”。作为农耕部落,在地多人少的当时,人民是最可贵的,人民即是财富,所以不惜用优厚的条件招致和厚养人民,而不问同族异族;而对商人而言,有技术的奴隶才可以算为贵重的财富,一般奴隶并不值钱,随时可以通过战争等手段加以补充。商周统治者对小老百姓的政策是不同的,前者刻薄而后者厚道,前者是一部分本族人对大部分地位地下的外族奴隶的专制(有似于今日之城市户口持有者于外来务工人员),后者几乎可以算是全民之共治,所以民心向背如斯。由淮上南下长江下游一线,周文化也远及今日的浙江。如前所述,周人经营淮水流域,主要的根据地是蔡国及其附近的诸侯。蔡国在春秋时代也沦为楚人附庸。但在西周时,豫南仍是中原文化进入淮水流域的起点。今日的安徽,在新石器时代有大汶口文化以下到印纹陶文化的传统,在此地活动的部族主要是徐舒,属于东方的部族大集团。淮南的殷代文化遗存,不在少数,殷商是东方平原的部族,平原边缘是其自然的尾闾。周克殷后,西周一代淮夷与周人的冲突,史不绝书。文化上的交往,也因此极为频繁。发现安徽地区的西周文化遗存,为数不少。嘉山、潜山、肥西、屯溪,均有大批西周铜器出土。一般言之,安徽西周铜器往往基本与中原器物相似,同时也有一些在当地发展的特色。皖南屯溪离中原很远了,其铜器纹饰,显著的模仿了当地几何印纹陶的编织纹。伴同出土的釉陶与印纹陶,无疑是土著文化的特色。釉陶的硬度高,吸水性低,陕西西安张家坡,河南洛阳,以及江苏丹徒烟墩山等地出土的西周青瓷,都与皖南的釉陶有相似处。江西地区的情形,与皖南甚为相像,也有不少西周青铜器出土,地域遍及清江、新涂、南昌、余干、萍乡、东乡、奉新。凡此诸地都在赣江下游及其接近鄱阳湖的支流河域,当是越长江南来的交通要道。西周青铜器中的精品,与中原器物并无二致;时期往往早到西周初期,中期以后反而较少。同出的陶器是几何印纹硬陶。几何印纹硬陶的分布甚为广袤,广东、福建、两湖以及皖、赣、浙江都有之,而以江西皖南为中心。这种硬陶上起新石器时代,下迄战国时代,长久为江右的土著文化。相对的,西周青铜器文化只是印纹陶大海中的点状岛屿而已(文物编辑委员会,1979:243,248—249;薛尧,1963;郭远谓,1965)。靖安出土的春秋徐国铜器,有徐王义楚的名字。徐国原在淮泗一带,经过西周屡次攻伐,遂逐步南迁。据说周穆王时代,徐国还一度复兴,据《礼记》“檀弓下”,徐国在春秋时代仍记得“先君驹王西讨济于河”的盛事。但是穆王以后,徐人渐次移入安徽濒江地区。《春秋》鲁僖公三年(西元前657)徐人取舒,已在淮南江北。
更多文章
殷商甲骨文是最早的书法吗?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文史百科
甲骨文是一种古老的象形文字,殷商时期早都有出土文物说明,在古老的先民长期漫长的生活里,使用最简单的语言交流,使用石器刻于石壁上作符文,表达生活文字记载!现代学者进一步在在研究发掘考证,研究象文字有关的资料。甲骨文是商朝的文化产物,距今约3600多年的历史,发现于中国河南省安阳市殷墟。2017年11月
用甲骨文字义解读《老子真经》这本书是否合理?你怎么看?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文史百科
先说老子其人,《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载: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看
商代文明的辉煌代表是什么和什么。秦朝的雕刻艺术的杰作则是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文史百科
商代文明的辉煌代表是青铜器和甲骨文。商代的青铜器举世闻名,其中最出名的是司母戊鼎,鼎身其余部分都是一次铸成。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它标志着商代青铜器铸造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此鼎是现存商代青铜器中形体最大、最重的一件,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商代另一个辉煌代表是有完善的文字系统甲骨文,有历法以便于耕作
有哪些甲骨文的字比现在的简体字的字都简单?为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文史百科
那就很多了,很多汉字的象形初文都比较简单,比如:「跽坐」的「跽」的象形初文「卩」像一人跪坐的侧视之形:「坎坷」之「坎」的象形初文「凵」像「地面洼陷之处」:「钉子」的「钉」的初文就是「一颗楔钉帽」的俯视之形:「」的象形初文「气」像「云气」之形,或说从「天地之间」会意「空气」,算指示字:「牙」的「」的象
为什么“乾”字在甲骨文中找不到?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文史百科
自从十九世纪末发现甲骨文以来,共发现甲骨十六万余片,发现单字四千余,已辨识1752字。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的字都有甲骨文的,或许古代很多字都是甲骨文,但是现在已经发现的却只在少数。因为语言是逐步发展起来的,新的材料、技术、事件,有新的字、词去表现。如化学周期表上的许多字就是新造字。的字在汉以前也没有。
甲骨文段钰儿是怎么写的?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文史百科
甲骨文虽说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但有很多字还没有出来,段钰这两个字,还没有,只有一个儿字可以查出来,象形只是中国文字造字方法的一种,除了象形还有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爱莫能助,文字的产生,是从简单到复杂,也就是说,先会造出简单的字,再造出复杂的文字。文字的产生不是几年、几十年的事,而是一个漫长
商朝的闻名象征和地位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文史百科
商朝的闻名象征青铜器青铜器的产量和质量折射出国力的盛衰,技艺精湛、气势浑厚的青铜大鼎象征着那个时代灿烂辉煌的文明.青铜器出现在原始社会末期,夏朝时增多,商朝是灿烂时代,西周时用于祭祀.商朝著名的青铜器有:司母戊鼎、四羊方尊.商朝制造的司母戊鼎是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青铜器.成都平原“三星堆”青铜文化代表
商朝的青铜代表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文史百科
高中历史学过,我记得有司母戊鼎的,呵呵。司母戊鼎是中国商代后期(约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王室祭祀用的青铜方鼎,1939年3月19日在河南省安阳市一片农地中出土,因其鼎内部铸有“司母戊”三字而得名,是商朝青铜器的代表作,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司母戊鼎器型高大厚重,形制雄伟,气势宏大,纹势华丽,
商、周时期青铜工艺的突出成就有哪些?简要概述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文史百科
商代早期公元前16世纪前15世纪中叶相当于商二里冈文化期。郑州商城夯土中木炭测定碳14年代为公元前1620年,正合于商汤立国的时期,但是二里冈文化的下限还不大清楚。二里冈遗存分上下两层,上下层青铜器的差别不是属于风格方面,而是上层比下层的器类有更多的发展。商代早期青铜器在郑州出土很多,这是由于郑州商
甲骨文的来历和起源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文史百科
甲骨文起源于殷商时期,距今约3600余年。是早期先民用于占卜时刻下的符号,一般刻在动物的骨骼上或龟甲上,后来逐步引成文字。篆体就从甲骨演变而来,中国的文字以象形为主,其源头就是出于甲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