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有哪些甲骨文的字比现在的简体字的字都简单?为什么?

有哪些甲骨文的字比现在的简体字的字都简单?为什么?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624 更新时间:2024/2/6 4:36:31

那就很多了,很多汉字的象形初都比较简单,比如:

「跽坐」的「跽」的象形初文「卩」像一人跪坐的侧视之形:

「坎坷」之「坎」的象形初文「凵」像「地面洼陷之处」:

「钉」的「钉」的初文就是「一颗楔钉帽」的俯视之形:

「」的象形初文「气」像「云气」之形,或说从「天地之间」会意「空气」,算指示字:

「牙」的「」的象形初文,像「嘴唇露齿」之形:

,不一一举例。

问:为什么这些甲骨文要比现在的字要简单?一般来说,原因有二:

汉字的形声改造。

汉字的职务分化。

一、汉字的形声化改造,使得很多「象形初文」看起来比「后起形声字」要简单得多。「象形意」到「形声益」是汉字演变的一大趋势。

裘锡圭先生在《文字学概要》一书所引用的数据来看:

甲骨文中形声字还少于表意字的,到春秋时代开始,形声字就呈现压倒优势的多数了。

《说文》九千三百多个篆,形声字就占到八、九成:

裘锡圭.(2013).文字学概要.商务印书.页39-40

象形字随文字的渐渐简化、抽象化,表意功能会变得隐晦不明。

所以,古人采用形声字来弥补这个缺陷,形声字的好处是「形声相益」:

那你要问:那这样,汉字岂不是越变越复杂?

其实没有越变越复杂,组成「跽、坎」的「足、忌、土、欠」,都是原有的汉字基本字符,在形声化的过程中并没有创造新的字符,并没有给学习增加负担,这也是一种简化。

汉字「齿」没有「跽、坎」一样完全用不同的偏旁造字,仅仅是加了一个声符「止」。

在文字学中称之为「加声」或者「声化」,这也是形声化改造的一种。

二、汉字的职务分化,使得「后起分化字」比「母字」的笔划要多。比如:题主所说到的【的甲骨文就比现在的简体字神还要简单】,这完全是一种理解错误。

只能说「神」的本字是「申」,甲骨文像「雷电激耀」之形。

但在甲骨文中,这个字同时表示「神灵」「干支字申」、「雷」三个方面的意义:

这样,「申」表达的意义过多,容易产生歧义,就有分化的必要:

加「示」部造「神」字,专门表示「神灵」等意义。

加「雨」部造「」字,专门表示「雷电」等意义。

本字「申」则专门表示「干支字」等意义。

所以,这只是汉字职务的分化,不是什么「甲骨文就比现在的简体字神还要简单」。

说简单一点:「神、」其实是「申」的「儿子」,当时「儿子」都包涵「申」这个母字中,还没有生出来。

面说的「钉、丁」也是这种情况。

网上一些不懂文字学人,经拿这个来论证汉字演变是繁化趋势,就是因为把汉字的「分化」当作了「繁化」。

总之,甲骨文比对应今文字简单,基本上属于以上两种情况:「形声化」「职务分化」造成的。上文举到的例子「气(三)」和「」的关系就比较特殊一点:

甲骨文「三(气)」演变成「气」是为了避免与数词「三」同形:

书影引自:学勤(2013),字源,天津古籍出版社,26页「气」之后又演变成「」纯粹就是战国-秦汉时代的古人搞错了。

「」其实「」的本字,表示「空气」的意思是一种误用,渐渐将错就错,积非成是。简化字的「气」反而是正本清源。

书影引自:李学勤(2013),字源,天津古籍出版社,第648页当然,这就是比较少见的现象了,不具有代表性。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为什么“乾”字在甲骨文中找不到?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文史百科

    自从十九世纪末发现甲骨文以来,共发现甲骨十六万余片,发现单字四千余,已辨识1752字。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的字都有甲骨文的,或许古代很多字都是甲骨文,但是现在已经发现的却只在少数。因为语言是逐步发展起来的,新的材料、技术、事件,有新的字、词去表现。如化学周期表上的许多字就是新造字。的字在汉以前也没有。

  • 甲骨文段钰儿是怎么写的?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文史百科

    甲骨文虽说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但有很多字还没有出来,段钰这两个字,还没有,只有一个儿字可以查出来,象形只是中国文字造字方法的一种,除了象形还有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爱莫能助,文字的产生,是从简单到复杂,也就是说,先会造出简单的字,再造出复杂的文字。文字的产生不是几年、几十年的事,而是一个漫长

  • 商朝的闻名象征和地位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文史百科

    商朝的闻名象征青铜器青铜器的产量和质量折射出国力的盛衰,技艺精湛、气势浑厚的青铜大鼎象征着那个时代灿烂辉煌的文明.青铜器出现在原始社会末期,夏朝时增多,商朝是灿烂时代,西周时用于祭祀.商朝著名的青铜器有:司母戊鼎、四羊方尊.商朝制造的司母戊鼎是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青铜器.成都平原“三星堆”青铜文化代表

  • 商朝的青铜代表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文史百科

    高中历史学过,我记得有司母戊鼎的,呵呵。司母戊鼎是中国商代后期(约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王室祭祀用的青铜方鼎,1939年3月19日在河南省安阳市一片农地中出土,因其鼎内部铸有“司母戊”三字而得名,是商朝青铜器的代表作,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司母戊鼎器型高大厚重,形制雄伟,气势宏大,纹势华丽,

  • 商、周时期青铜工艺的突出成就有哪些?简要概述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文史百科

    商代早期公元前16世纪前15世纪中叶相当于商二里冈文化期。郑州商城夯土中木炭测定碳14年代为公元前1620年,正合于商汤立国的时期,但是二里冈文化的下限还不大清楚。二里冈遗存分上下两层,上下层青铜器的差别不是属于风格方面,而是上层比下层的器类有更多的发展。商代早期青铜器在郑州出土很多,这是由于郑州商

  • 甲骨文的来历和起源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文史百科

    甲骨文起源于殷商时期,距今约3600余年。是早期先民用于占卜时刻下的符号,一般刻在动物的骨骼上或龟甲上,后来逐步引成文字。篆体就从甲骨演变而来,中国的文字以象形为主,其源头就是出于甲骨文。

  • 甲骨文之前有文字么?甲骨文是成熟的文字系统,那它是从哪里发展演变而来的呢?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甲骨文之前有文字。比如:水文,陶文等。甲骨文是3500年的文字,已经具有汉字造字方法,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的思维形态。这里说甲骨文是成熟文字系统,是有一定根据的。它是在人们漫长的生活中的积累演变而来。而已经发现的仰韶文化则是新时器时代文化遗址,距今为5000到3000年的文化,就有一

  •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领先世界的原因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文史百科

    一: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社会条件二:封建经济的发展,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三: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各民族间联系和经济文化交流的持续与加强,教育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滋养了科技文化事业人才四:在中外文化交流中,中华民族注重吸收外来优秀文化的精华五:中华民族具有勤劳勇敢,刻苦钻研,重

  • 郑州商代遗址的千年商都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文史百科

    北临黄河,西依嵩山,东南为广阔的黄淮平原。3600年前,一个王朝就从这里起步,迈向历史的深处。3600年后的今天,这里成了后人朝圣历史的必经之路。这就是千古郑州,3600年前的商朝都城。公元2003年11月28日下午,郑州商朝古城墙遗址。夕阳的余辉洒在古老的城墙之上,一派沧桑、宁静。站在这里,历史的

  • 郑州何以成华夏文明发祥地?究竟有何历史渊源?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文史百科

    黄河流域是人类文明发展最早的地方,世界四大文明现在流传下来的只有古中国文明,而中国文明的发源地是在中原地区,那么位于中原地区的郑州,就成了人们寻根问祖的好去处。自古中国人以龙的传人和炎黄子孙自居,那么在中国人的心里,炎黄二帝的角色是没有人可以取代的,那么炎黄二帝所在地郑州就成了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