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商代文明的辉煌代表是什么和什么。秦朝的雕刻艺术的杰作则是

商代文明的辉煌代表是什么和什么。秦朝的雕刻艺术的杰作则是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060 更新时间:2024/2/6 4:36:22

商代明的辉煌代表是青铜器甲骨文。商代的青铜器举世闻名,其中最出名的是司母戊鼎,鼎身其部分都是一次铸成。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它标志着商代青铜器铸造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此鼎是现存商代青铜器中形体最大、最重的一件,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商代另一个辉煌代表是有完善的文字系统甲骨文,有历法以便于耕作,在天文学领域,当时的人记录了很多日食月食,现在用计算机模拟天体模型,都非吻合。秦朝的雕刻艺术的杰作则是秦始皇兵马俑。秦始皇陵的兵马俑以步兵、骑兵、车兵组成的大型地下军阵,气势恢宏,反映出秦朝雕塑艺术的高超水平,生动展现出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商周青铜器典型代表及作用

商朝青铜器的代表是“四羊尊”和“司母戊鼎”等。“尊”是一种古代酒器,鼓腹侈口,高圈足,呈圆形或方形,形制比较多,用以盛酒。“四羊尊”四角各浮雕一大卷角羊,羊头突出器外,羊身及羊脚分布在尊的腹部及圈足上,威严挺立,栩栩如生,因此得名。“鼎”是一种古代炊器,用以烹煮和盛放肉食等。商周时,国家为了庆祝诸如出征、胜利、求雨、婚嫁等某一件大事,往往用鼎进行祭祀,并逐渐演变为国家社稷的象征,故有“问鼎中原”的成语。“司母戊鼎”为直口,宽边,立耳,耳廓饰双虎噬人头纹,深腹,腹周边饰兽面纹,中间为白地,方腹四角各有一道廓棱,平底,四条粗壮的柱状足。据考证,“司”为祠,意思为“祭祀”;“母戊”是商文丁母亲的谥号,说明该鼎是文丁为祭祀“母戊”而铸。“司母戊鼎”为现存最大的殷代铜器,造型雄伟庄严,标志着商代青铜器铸造技术的高度发展水平,堪称国宝。周朝青铜器的代表是“燕侯盂”和“莲鹤方壶”等。“盂”是古代盛水或盛饭食的器皿。侈口,深腹,圈足,有两耳,也有方形体的,盛行于商和西周。燕侯盂圆口,深腹,双附耳,圈足,器身以夔纹为主要装饰花纹。器内底有铭文“侯作”字样,表明为燕侯所用的器具。“壶”是古代青铜酒具的一种,也是青铜礼器的重要种类之一,自商代就已有之,主要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诗经》中曾有“清酒百壶”的记载,所指的便是这类器物。莲鹤方壶壶颈两侧用回首之龙形怪兽为耳,腹部四角各攀附一立体飞龙,圈足下有两个侧首吐舌的卷尾兽,似乎在倾其全力承托重器。方壶通体满饰蟠螭纹。壶上物像众多,杂而不乱。神龙怪虎,神态各具。当然,方壶装饰最为精彩的乃是盖顶仰起盛开的双层莲瓣,以及伫立莲瓣中央一只立鹤。仙鹤亭亭玉立,双翼舒展,引颈欲鸣。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有哪些甲骨文的字比现在的简体字的字都简单?为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文史百科

    那就很多了,很多汉字的象形初文都比较简单,比如:「跽坐」的「跽」的象形初文「卩」像一人跪坐的侧视之形:「坎坷」之「坎」的象形初文「凵」像「地面洼陷之处」:「钉子」的「钉」的初文就是「一颗楔钉帽」的俯视之形:「」的象形初文「气」像「云气」之形,或说从「天地之间」会意「空气」,算指示字:「牙」的「」的象

  • 为什么“乾”字在甲骨文中找不到?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文史百科

    自从十九世纪末发现甲骨文以来,共发现甲骨十六万余片,发现单字四千余,已辨识1752字。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的字都有甲骨文的,或许古代很多字都是甲骨文,但是现在已经发现的却只在少数。因为语言是逐步发展起来的,新的材料、技术、事件,有新的字、词去表现。如化学周期表上的许多字就是新造字。的字在汉以前也没有。

  • 甲骨文段钰儿是怎么写的?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文史百科

    甲骨文虽说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但有很多字还没有出来,段钰这两个字,还没有,只有一个儿字可以查出来,象形只是中国文字造字方法的一种,除了象形还有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爱莫能助,文字的产生,是从简单到复杂,也就是说,先会造出简单的字,再造出复杂的文字。文字的产生不是几年、几十年的事,而是一个漫长

  • 商朝的闻名象征和地位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文史百科

    商朝的闻名象征青铜器青铜器的产量和质量折射出国力的盛衰,技艺精湛、气势浑厚的青铜大鼎象征着那个时代灿烂辉煌的文明.青铜器出现在原始社会末期,夏朝时增多,商朝是灿烂时代,西周时用于祭祀.商朝著名的青铜器有:司母戊鼎、四羊方尊.商朝制造的司母戊鼎是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青铜器.成都平原“三星堆”青铜文化代表

  • 商朝的青铜代表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文史百科

    高中历史学过,我记得有司母戊鼎的,呵呵。司母戊鼎是中国商代后期(约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王室祭祀用的青铜方鼎,1939年3月19日在河南省安阳市一片农地中出土,因其鼎内部铸有“司母戊”三字而得名,是商朝青铜器的代表作,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司母戊鼎器型高大厚重,形制雄伟,气势宏大,纹势华丽,

  • 商、周时期青铜工艺的突出成就有哪些?简要概述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文史百科

    商代早期公元前16世纪前15世纪中叶相当于商二里冈文化期。郑州商城夯土中木炭测定碳14年代为公元前1620年,正合于商汤立国的时期,但是二里冈文化的下限还不大清楚。二里冈遗存分上下两层,上下层青铜器的差别不是属于风格方面,而是上层比下层的器类有更多的发展。商代早期青铜器在郑州出土很多,这是由于郑州商

  • 甲骨文的来历和起源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文史百科

    甲骨文起源于殷商时期,距今约3600余年。是早期先民用于占卜时刻下的符号,一般刻在动物的骨骼上或龟甲上,后来逐步引成文字。篆体就从甲骨演变而来,中国的文字以象形为主,其源头就是出于甲骨文。

  • 甲骨文之前有文字么?甲骨文是成熟的文字系统,那它是从哪里发展演变而来的呢?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甲骨文之前有文字。比如:水文,陶文等。甲骨文是3500年的文字,已经具有汉字造字方法,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的思维形态。这里说甲骨文是成熟文字系统,是有一定根据的。它是在人们漫长的生活中的积累演变而来。而已经发现的仰韶文化则是新时器时代文化遗址,距今为5000到3000年的文化,就有一

  •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领先世界的原因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文史百科

    一: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社会条件二:封建经济的发展,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三: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各民族间联系和经济文化交流的持续与加强,教育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滋养了科技文化事业人才四:在中外文化交流中,中华民族注重吸收外来优秀文化的精华五:中华民族具有勤劳勇敢,刻苦钻研,重

  • 郑州商代遗址的千年商都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文史百科

    北临黄河,西依嵩山,东南为广阔的黄淮平原。3600年前,一个王朝就从这里起步,迈向历史的深处。3600年后的今天,这里成了后人朝圣历史的必经之路。这就是千古郑州,3600年前的商朝都城。公元2003年11月28日下午,郑州商朝古城墙遗址。夕阳的余辉洒在古老的城墙之上,一派沧桑、宁静。站在这里,历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