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商朝的 统治者成语及其典故

商朝的 统治者成语及其典故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439 更新时间:2024/1/24 19:06:00

助纣为虐爱屋及乌传说殷商末代的商纣王,是个穷奢极欲、残暴无道的昏王(参看“助纣为虐”)。“西伯”(西部诸侯之长)姬昌,即后来称为周文王的,因为反对纣王,曾被囚禁,想了许多办法,才得出狱。当时周的都城在岐山(今陕西省岐山县)。周文王回到岐山,下决心要推翻商朝的统治。他首先聘得军事家姜尚(即姜太公)为军师,积极练兵备战,又兼并了邻近的几个诸侯小国,势力逐渐强大起来。接着,还把都城东迁丰邑(今陕西户县附近),准备向东进军。可是不久,周文王逝世了。周文王的儿子姬发继位,即周武王。姜太公继续担任军师。武王的同母弟姬旦(即周公),异母弟姬(即召公),是武王两个得力的助手。同时,武王还得到了其他几个诸侯的拥护。于是正式宣布,出兵伐纣。大军在孟津(今河南孟县之南的一个黄河渡口)渡过黄河,向东北挺进,直逼商朝的京城朝歌(今河南淇县东北)。因为商纣王早已失尽人心。军队也多不愿为他送命,逃的逃,降的降,起义的起义,朝歌很快就被攻克。纣王自杀,商朝就此灭亡。以后的八百多年,便成了周的天下,称为周朝。当周武王攻克朝歌之初,对于怎样处置商朝遗留下来的权臣贵族、官宦将士,能不能使局面迅速稳定下来,武王心里还没有谱,有些担忧。为此,他曾同姜太公等商量。西汉刘向编撰的《说苑贵法》里,有这样一段记载:武王克殷,召太公而问曰:“将奈其士众何?”太公对曰:“臣闻爱其人者,兼爱屋上之乌;憎其人者,恶其余胥。咸刘厥敌,使靡有余,何如?”大意是说:周武王打败了殷商,召见姜太公,问道:“该怎样对待他们的人员呢?”太公答道:“我听说,如果喜爱那个人,就连带喜爱他屋上的乌鸦;如果憎恨那个人,就连带厌恶他的仆从家吏。全部杀尽敌对分子,让他们一个也不留,您看怎样?原文中所谓“余胥”,是地位最低下的小吏,奴隶主贵族的管家之类。(余,末等的意思;胥,胥吏。)汉朝人伏胜编撰的《尚书大传大戟》里也有类似记载:纣死,武王惶惶若天下之未定。召太公而问曰:“入殷奈何?”太公曰:“臣闻之也: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不爱人者,及其胥余。”这段记载,与《说苑》所载,内容相仿。不过“余胥”一词,这里写作“胥余”。两者含意不同。“胥余”已不属胥吏等级,而是胥吏以外,比“余胥”更加低下的奴隶或刑徒了。例如商纣王时的“太师”箕子,因对纣王不满,被囚禁而装疯,甘当奴隶,所以《庄子》称他为“胥余”。此外《韩诗外传》《六韬逸文》也都有关于周武王和姜太公上述那段谈话的记载,内容基本相同。由于这个传说,就产生了“爱屋及乌”这句成语。我国民间自古流传一种迷信习俗,以为乌鸦是“不祥之乌”,它落到谁家屋上,谁家就要遭遇不幸。我国最古的一部诗歌集《诗经》的《小雅》部分,题为《正月》的一首诗里,就有“瞻乌爰止,于谁之家”这样的诗句,意为“且看乌鸦哪里落,灾祸就落谁的家”。可见古人多厌恶乌鸦,而绝少爱它的。所谓“爱屋及乌”,是说:由于爱那个人,因而连他家屋上的乌鸦都不以为不祥,不觉得讨厌了。这句成语,一向被人们用作推爱的比喻。因为深爱某人,从而连带喜爱他的亲属朋友等人或其他东西,就叫做“爱屋及乌”,或称这样的推爱为“屋乌之爱”。唐代诗人杜甫,在他《奉赠射洪李四丈》(射洪,地名,在今四川,李四丈即李明甫)的诗中,开头两句道:“丈人屋上乌,人好乌亦好”。宋朝人周敦颐的《濂溪诗》有:“怒移水中蟹,爱及屋上乌”。宋朝人陈师道的《简李伯益》诗也有“时清视我门前雀,人好看君屋上乌”。都是用的“爱屋及乌”这句成语的典故。

“助纣为虐”纣就是商纣王,历史上著名的暴君,仅次于秦始皇,所谓“纣王无道”,商朝的统治者,这成语比喻“象帮助纣王干坏事那样”。这也不是典故。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有关商朝的成语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文史百科

    酒池肉林[jiǔchíròulín]古代传说,殷纣以酒为池,以肉为林,为长夜之饮。原指荒淫腐化、极端奢侈的生活,后也形容酒肉极多。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张骞传》:“行赏赐,酒池肉林。”酒池肉林[jiǔchíròulín]生词本基本释义详细释义古代传说,殷纣以酒为池,以肉为林,为长夜之饮。原指荒淫腐化、极

  • 商代为什么会出现青铜器繁荣时代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文史百科

    我国最早的青铜器发现于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中,其所处年代约当公元前21世纪至前17世纪,相当于史籍所载夏王朝的时代,是为奴隶制国家建立时期。至商代,则为高度发达的青铜时代。我国的青铜时代结束于春秋时期,至战国时期始被铁器时代所取代,基本贯穿于奴隶制社会始终。这一时代,农业、手工业有较快的发展,并出现了

  • 玛雅文化和中国的商朝文化有联系吗?,有什么文字记载没有?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文史百科

    玛雅文明有可能是中国商朝后裔以下从几个角度,我们可以看出玛雅人与中国人关系的蛛丝马迹。文字:玛雅人使用象形文字,文字的热江水平与中国的象形文字很相近,但符号组合比汉字还复杂,至今尚未有人能完全解读。艺术:以袋足彩陶罐袋为例,罐上的乳状袋足和鲜艳的色彩,以及对比强烈的红、黑色几何图案非常醒目。目前考古

  • 商朝文化有何特点?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文史百科

    商周时期最著名就是青铜器文化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夏朝诸侯国商部落首领商汤率诸侯国于鸣条之战灭夏后在亳(今河南商丘)建立商朝。商代早期青铜器具有独特的造型。鼎、鬲等食器三足。必有一足与一耳成垂直线,在视觉上

  • 我看商朝文化作文,不少于600字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文史百科

    小草家喻户晓,各处都可见到,它代表绿色,是春天的象征。对于人类而言,它是渺小而平凡的,它只不过是一株绿色的草。其实,人类的认识是错误的,它不仅是一株绿色的植物,还是春天的象征。小草是春天的使者,在春天到来之前,随眼可见遍处都是绿草,眼前都是一片绿的世界。作家笔下的小草描写的生动形象,为小草写下了一篇

  • 商汤王的功绩(做了些什么事,趣事等)及其历史地位?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文史百科

    灭夏商汤与有莘氏通婚后,运用贤臣伊尹和仲虺为左右相,以亳(今安徽亳州)[1]为前进据点,积极治国,趁夏乱剪灭很多夏的属国,以扩大自己力量,准备灭夏。当时夏桀王在位,夏朝国势渐衰,矛盾异常尖锐,汤乘机起兵,首先攻灭葛(今河南宁陵北)及十多小国和部落。接着又克韦(今河南滑县东南)、顾(今河南范县东南)、

  • "商代文化实在是一个灿烂的文明……是一个高度发达的文明。" 夏鼎(我国著名考古学家)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史百科

    考古起码要在民国之后的事,所以说近一世纪。考古发现,可以推断逝去的历史。文献资料留下来的估计基本没有,要从民谣之类的着手,还有就是挖掘出来的文物,对照以后的文物比较推断。原始天文学与夏商文化的起源王宁中华文化是以何为滥觞,至今难以说清楚,但笔者深信,初民对天象的认识,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中国

  • 请你为这三种字体进行解说,商朝甲骨文、秦朝小篆、东晋王羲之天下第一行书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文史百科

    商朝甲骨文解说:甲骨文是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公元前11世纪)的文化产物,距今约3600多年的历史。是目前已知的中国最早的成熟的文字。自清末在河南安阳殷墟发现有文字之甲骨,目前出土数量在15万片之上,大多为盘庚迁殷至纣亡王室遗物。以出至殷墟,故又称殷墟文字;因所刻多为卜辞,故又称贞卜文字。甲骨文目

  • 甲骨文→金文(殷商) →小篆(周)→隶书(秦)→楷书(汉)→行书(魏晋) →草书(汉朝)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文史百科

    甲骨文【中国商代后期(前14~前11世纪)】金文【上自商代的早期,下至秦灭六国,约1200多年】篆书---大篆【起于西周晚年,春秋战国时期行于秦国】*小篆【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取消其他六国的异体字,创制的统一文字汉字书写形式.一直在中国流行到西汉末年,才逐渐被隶书所取代.】隶书

  • 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分别是什么时间形成的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文史百科

    1、甲骨文是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公元前11世纪)的文化产物,距今约3600多年的历史。2、金文之始,实在盘庚迁殷后,距今约3300年。3、小篆又称秦篆,是秦统一后经过丞相李斯整理的一种通行书体,距今约2200多年。4、根据出土简牍,隶书始创于秦朝,传说程邈作隶,距今约2200年。5、楷书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