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周朝是为商朝养马崛起的吗?为什么后来把看家本领丢了?

周朝是为商朝养马崛起的吗?为什么后来把看家本领丢了?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胖次 访问量:1226 更新时间:2024/1/18 18:47:43

周朝在今天陕西西部、甘肃东部一带兴起。很多人会认为西北自然环境更差,周应该是游牧部落。恰恰相反,周是农耕部落,因为那个时候那一带自然条件不错,只是后来才被破坏。周部落没有养马,养马的是西周末年的秦部落。

周朝的兴起,其实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一、周朝建立之前历代君主的励精图治,季历时代稳步扩张。

二、周朝不急于求成,三分天下有其二都不轻易发动对商朝的战争。

三、周朝有效的把握了灭商的时机。趁商朝与东夷纠缠战争之时,发动了灭商之战,等于趁虚而入。

周朝的封建制带来800年的国运,后面的古代王朝为啥取消了封建制?

我是六菠萝,我谈一下看法。

分封制,或者说封建制,在商朝,甚至夏朝就有了,是不过那个时候形式不同:夏商是众多诸侯,姓氏、种族都不同;而到了武王克商后,大封姬姓和有功之臣为诸侯,如众星拱月般拱卫着周王朝。但仅仅过了几代,周天子对诸侯的控制力就大为减弱。主要有这几个原因:

宗法制的弊端分封制的核心,就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一个类似于家族式的国家,在这个国家里,诸侯长子可以继承诸侯,其他儿子可以为卿大夫,而卿大夫也可以享有土地和人口。

而这样的结构,延续几代,就会出现天子的其他儿子、诸侯的其他儿子不断继承土地和人口,而周天子最终控制的人口和土地只会越来越少,王室衰微就成为必然。

离心力在宗法制基础上形成的分封制,除了王室衰微,还会导致各诸侯离心力增长。在武王、成王等几代内,这些诸侯对周王朝还是很忠心的,但假以时日,那些诸侯和卿大夫,和周天子的血缘关系更加淡化。所以周懿王以及以后的天子在内,基本上不服从天子,出现周幽王被杀和平王东迁和周襄王时期郑国叛乱,就不奇怪了。

封疆裂土在分封制的框架内,诸侯拥有很大的兵权,他们可以拥有军队、管理子民、征收说服,所以各个诸侯王都是有实权的君主,他们互相攻伐,逐渐从成了几个大的诸侯国。而周天子,只拥有周王畿及其附近地区,而且还在不断赏赐诸侯。

所以,自秦始皇后,历朝历代大部分都遵循这郡县制这个趋势(当然也有个例),正是吸取了分封制带来的危害。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我国古代祭祀文化的探究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史百科

    【内容摘要】古人的祭祀分为对祖先的祭祀和对自然界万物的祭祀两类。由于祖先之鬼和自然之神在先民心目中都是保佑他们生活安宁,及活的生存必需品的无形力量,先民就希望通过向鬼神贡献牺牲来祛除灾祸,获得福佑。另一方面,在“事死如事生”的观念作用下,对祖先的祭祀就像孝道一样成了道德的根本。后来祭祀又与政治挂上了

  • 司母戊鼎是商朝青铜器的代表作,它为什么那么珍贵呢?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文史百科

    第一个: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母亲戊而作的祭器,是商王武丁的儿子为祭祀母亲而铸造的。是镇国之宝,传国重器。第二个问题:后母戊鼎的铸造工艺十分复杂。根据铸痕观察,鼎身与四足为整体铸造。鼎身共使用8块陶范,每个鼎足各使用3块陶范,器底及器内各使用4块陶范。鼎耳则是在鼎身铸成之后再装范浇铸而成。铸造此鼎,

  • 周朝取代商朝,尽管周朝也认可黄帝后裔,事实上是否存在华夏正统发生了偏移的现象?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文王有百子的事,《封神演义》里只作了简要的说明,但在民间的庙堂里却各有祭祀的神位,做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这种现象之所以经久不衰,故然有他的实际作用。周期率的现象大自然中经常发生,从钱塘江的潮水,一年四季中的二十四个节气里都可获得证据,所以说,改朝换代的事也理所当然,况且商王的昏晕无道必然会引起天下动

  • 据说商朝因为从事商业的“商人”才崛起的,为什么后来古代历史上商人的地位这么低?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文史百科

    题主有两问,第一问的是“商朝”的“商”是怎么来的;第二个问题是为什么“商人”的地位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地位是如此低下,让人瞧不起呢?第一个问题,商朝的“商”字,仅仅是一个地名而已,和后来“商贾”“商人”“商品”等等含义没有一毛钱关系。在“分封制”的政治制度下,被分封到哪里,哪里就是某人的“氏”或者朝代

  • 商朝多次迁都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文史百科

    商汤建都在亳,但商朝前期曾先后多次迁都,关于原因史学界有几种说法:(1)贵族在旧都太奢侈,迁都是为了节俭;(2)洪水泛滥,冲毁旧都;(3)商是游牧民族,过着居无定所的生活,都城也迁来迁去;(4)商的农业落后,土地肥力耗尽,须迁都换耕地;(5)贵族之间长期争夺王位的斗争其中洪水泛滥和贵族间政治斗争的说

  • 炎帝烈山氏,黄帝有熊氏,九黎蚩尤氏三者关系以及上古氏族部落问题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文史百科

    黄帝,中华民族的始祖,传说中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相传黄帝姓公孙,出生于轩辕之丘,故号轩辕氏,在姬水生长成人,所以又以姬为姓,后来在有熊建立国家,故又称有熊氏。有熊,是族中有帝王的意思,是华族伏羲帝和女娲帝的继承人,世袭龙图腾。上古的“熊”字是“上今下酉”,即“上今下酉”字,为“帝王”的

  • 巫文化现场直播的地址谁有?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史百科

    重庆市巫溪县白马体育场2010年11月9日19:00主题:巫咸古国逍遥巫溪主办: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重庆市文化广播电视局、重庆市旅游局承办:中开幕式流程:1.介绍出席开幕式贵宾;2.县委书记郑向东致欢迎辞;3.中国著名民俗学家、民间文艺学家乌丙安讲话;4.政协重庆市委员会副主席彭永辉讲话;5.国务院

  • 你觉得中华文化标志究竟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文史百科

    这个题目不好回答,因为中国文化的标志太多,太难一一列举!但回答问题前还是要先梳理确定一下文化标志的标准,个人认为能够成为中国文化标志的思想和事物的基本条件应该是:1、中国独有2、起源于中国且影响世界3、改变世界对中国的认识4、支撑中华文明的思想;以此标准来确定还应该再分为事物和思想二个层面;咱先说说

  • 中国有从商朝时期开始传承到新中国成立的家族吗?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文史百科

    大英博物馆一块3000年前牛骨头--商代一个(倪姓诸侯王)…明确记录倪氏家族十一代十三位祖先的名氏,是目前所见中国最早的家谱,号称“天下第一谱”。而倪姓根据司马迁(史记)记录为黄帝后裔邾武公次子之后,以国名为氏(由氏改为倪氏)、两个是可以相互印证的。多数族普大部分毁于晚清八国联军之手.中国最完整的族

  • 洛阳有哪些世界文化遗产?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文史百科

    两手一摸河洛文化,双脚一踩秦砖汉瓦。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著名古都,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和隋唐大运河的中心,洛阳的文化遗产灿若星辰,各类文化遗存十分丰厚。洛阳拥有世界文化遗产3项6处,分别是1.龙门石窟龙门石窟是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伊河两岸的龙门山与香山上。龙门石窟与莫高窟、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