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什么是红山文化?

什么是红山文化?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634 更新时间:2023/12/18 4:45:53

红山化发源于内蒙古中南部至东北西部一带,起始于五六千年前,是华文明最早的文化痕迹之一。

红山文化的社会形态初期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的全盛时期,主要社会结构是以女性血缘群体为纽带的部落集团,晚期逐渐父系氏族过渡。经济形态以农业为主,兼以牧、渔、猎并存。它的遗存以独具特征的彩陶与之字型纹陶器共存、且兼有细石器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红山文化年代经碳14测定约为公元前4000~前3000年,主体为5500年前。红山文化的居民主要从事农业,还饲养猪、牛、羊等家畜,兼事渔猎。在石器中烟叶形、草履形的石耜、桂叶形双孔石刀是富有特征的农耕工具,还有磨制打制的双孔石刀、石耜、有肩石锄、石磨盘、石磨棒和石镞等。

扩展资料:

历史价值:

红山文化全面反映了中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特征和内涵。其后,在邻近地区发现有与赤峰红山遗址相似或相同的文化特征的诸遗址,统称为红山文化。

已发现并确定属于这个文化系统的遗址,遍布辽宁西部地区,几近千处。其内涵丰富,拥有一大批造型生动别致的玉器,与猪、龟、鸟、蝉、鱼等动物形象。随着七十年代这批玉器被识别出来,考古学家在赤峰市翁牛特旗三星他拉发现了红山文化大型玉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红山文化

红山文化是北方地区新石器时期文化中较重要的文化,它被发现于1935年,这种有彩陶和细石器共存的新石器时代文化,1954年被命名为“红山文化”。红山文化的分布范围大致为:北起赤峰市乌尔吉木伦河流域,南到朝阳、凌源、河北北部,东至通辽市、锦州地区。红山文化以彩陶、之字纹陶器、细石器以及特有的掘土工具石耜和桂叶形双孔石刀为基本特征。红山文化的陶器,有泥质陶和夹砂陶两种,均为手制,泥制陶略多于夹砂陶。泥质陶多为红色,器形较见的有钵、盆、瓮、罐等,多是容器,都是小平底。其中钵都为“红顶碗式”,有深腹、浅腹两种。罐有小口双耳罐、长颈深腹罐、敛口罐等。泥制陶器的主要花纹是黑色和紫色的彩纹,其中以平行线、三角形纹、鳞形纹最具特点,也偶有少量“之”字形压纹。夹砂陶为褐色,器形少,陶质粗,火候低。主要器形是大口深腹罐(大口,深腹、小平底)。器表多饰有横压的之字纹和直线划纹。红山文化的石器以磨制为主,大型石器中富有特征的器物是耜和桂叶形双孔石刀,器形主要有烟叶形和草履形两种。桂叶形石刀通体磨光,刃、背部弧形相对称,这些表明红山文化中农耕经济已比较发达。红山文化中发现的动物骨骼比较少。其种类有牛、羊、猪、鹿、獐等。牛、羊、猪应是家畜,从中可以大致了解到红山文化的先民们过着以定居为主,兼有畜牧渔猎的生活。红山文化出土的勾云形玉器总数已达20件,勾云形玉器包含两个基本主题勾角和小凸。利用勾角和小凸不同方式的组合构成了红山文化勾云形玉器的各种形态,其中尤以1971年在翁牛特旗三星他拉乡出土的大型墨绿色玉龙为代表。它高约26厘米,猪首蛇身,蜷曲若勾。接着在巴林右旗和辽宁文物店也发现了类似的玉龙。分析这些勾云形玉器的造型,大致可分为四类“一为装饰类(如环、珠、等);二为工具类(如斧、棒、纺瓜等);三为动物类(如猪形、鸟形等);四为特殊类(如璧、箍形器等)。其中箍形器是红山文化玉器群中典型器类之一。把以上几种类型的玉器形状与当时的文化联系起来看,红山文化特殊类和工具类玉器应为满足宗教典礼需要而制作的。这种勾形玉器不是一般的装饰品,它们在墓葬中多放置在死者的头胸部,说明红山文化已将玉器作为礼器使用,这对后来的商周文化是具有影响的。红山文化勾云形玉龙与赵宝沟猪龙尊形器之间有明显的承袭关系,玉龙的发现说明内蒙古地区是探索中华龙崇拜的重要起源地。八十年代以来,在辽宁省喀左县东山嘴和凌源、建平两县交界处牛河梁,又发现了红山文化宗教遗址“女神庙”和积石冢。东山嘴遗址中心为一座大型方形石砌建筑基址。基址总体布局按南北轴线分布,注重对称,这种具有我国传统特色的建筑群址,在我国新石器时代还是首次发现。多处基址都有陶塑人像群出土,说明这是一处当时人们从事祭礼等活动的场所。从红山文化与其他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来看,它既是北方具有自身特点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有自己发生、发展的过程,也受到其他文化的影响。首先,考古研究表明:红山文化是在兴隆洼文化与赵宝沟文化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三者在宗教传统方面具有明显的继承、发展关系。在兴隆洼文化和赵宝沟文化中尚未发现专门的祭祀场所。而70年代后牛梁河遗址的发现表明,红山文化晚期已经出现了规模宏大的祭祀中心,这不仅是红山文化研究的一次突破,而且对探求中华文明起源具有重要意义。其次,红山文化在建筑、制陶、玉雕、陶塑等发面都有显著成就,技术水平都高于兴隆洼文化与赵宝沟文化,在敖汉旗西台红山文化房址堆中出土了两件方形陶制合范,尚属国内迄今为止最早的金属铸范,表明红山文化的先民们已掌握了铸铜技术。再次,在兴隆洼文化与赵宝沟文化当中狩猎活动占较主要地位;而在红山文化中,农业生产已成为主导经济。从红山文化在古代北方及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中的地位来看,红山文化是当时中国南北各地古文化序列中最为先进的古文化之一。当时社会上已出现冶铜现象,以围沟圈护的早期方城也已出现,城乡分化已经发生。以崇龙尚玉、尊祖敬宗为特征的宗教礼仪活动极为盛行,各社会群团之间的冲突和由此导致的统一宗教神权之争已成为社会基本问题,这说明红山文化的先民们已率先由氏族社会跨入古国时代。因此红山文化为中华国家五千年文明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规定和影响了中华礼制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基本格局,在中华文明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你听说过“三足鼎立”“一言九鼎”这些成语吗?查阅有关资料,弄明白“鼎”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鼎:古代煮东西的器物,三足两耳。中原:黄河中下游一带,指疆域领土。比喻企图夺取天下。成语出处:传说古代夏禹铸造九鼎,代表九州,作为国家权力的象征。夏、商、周三代以九鼎为传国重器,为得天下者所据有。坐贾行商、兄弟参商、商彝周鼎、移商换羽、商彝夏鼎、商山四翁、富商蓄贾、从长商议、富商大贾、含商咀徵、士农

  • 商,西周时期有很多的故事,今天的一些成语,歇后语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文史百科

    太公钓鱼,愿者上钩tàigōngdiàoyú,yuànzhěshànggōu【解释】太公:指周初的吕尚,即姜子牙。比喻心甘情愿地上当。【出处】《武王伐纣平话》卷下:“姜尚因命守时,直钩钓:‘负命者上钩来!’”【结构】复句式【用法】复句式;作宾语、分句;比喻心甘情愿地上圈套【近义词】姜太公钓鱼,愿者上

  • 品格成语+wap.5156edu.com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文史百科

    谦谦君子qiānqiānjūnzǐ【解释】指谦虚而严格要求自己的人。【出处】《易谦》:“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结构】偏正式成语【用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褒义【例句】俺这等~,须不比泛泛庸徒。(元无名氏《渔樵记》第一折)【英译】amodest,self-disciplinedgentl

  • 商周两代的政治制度有什么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文史百科

    夏商周是我国早期的奴隶制国家。商代可以视为一个完整的时期,而周朝应该分为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商代自商汤开国到武王灭商前后五百多年,建立起了由王族,宗族,诸侯与方国的部落大联盟,但商王与各方国之间不是隶属关系,而是依靠军事实力和以血缘血亲为维系纽带的松散联邦之首领。商代和西周在政治制度的上的区别我们从

  • 安全文化科学与安全科学有什么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文史百科

    安全文化科学与安全科学是相互包容、交叉的关系。即安全文化是一个大的范畴,是人们观念、行为、物质的总和。科学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安全科学是安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文化科学是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来认识安全文化的规律和现象。安全文化科学是建设安全文化、发展安全文化的一种方法和手段。通过安全文化科

  • 为什么说五千年文明看山西,七千年文明看浙江?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文史百科

    五千年文明看山西,七千年文明看运城。五千年文明是我们对祖国文明的总结。是山西人的骄傲。如果把人类文明向前推到七千年,我想是在运城。因为这里最早称呼为中国,这里有尧舜二帝,有女蜗补天,有黄帝蚩尤,有大量的文物古迹?不是运城还会是哪里?山西现在考古研究中心,夏商,饶舜禹古都都在山西临汾等地发掘出来了。中

  • 文化科学素质具体指的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文史百科

    文化科学素质是有多种不同知识有机结合、互为联系、互为整体、纵横交错、网络化而形成的,它不仅包括个人知识结构的建立,还包括科学的素养

  • 为什么有些山西朋友说夏商朝遗址是山西的?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文史百科

    不知道谁提问的,看题主截图,我就不请自来了夏朝,活动范围晋南,豫西国博写的很明白。而目前最接近夏都的是山西陶寺,偃师二里头。商朝,迁都频繁,有前八后五之说。目前出土遗址,偃师商城,郑州商城,安阳殷墟。山西目前没有听说有商朝都城级别遗址出现。那么问题来了,看楼主截图的这个人不是山西的,是陕西的。这个“

  • 中国历史成就有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1、造纸术(1)西汉先后出现絮纸和麻纤维纸。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绘有地图的纸,是目前世界上所知最早的纸。(2)东汉宦官蔡伦于105年改进造纸术,制造植物纤维纸。(3)造纸术6世纪传到朝鲜、越南和日本,8世纪传到中亚,并经阿拉伯人传到非洲和欧洲。2、印刷术(1)隋唐已有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和诗,现存世

  • 商朝人殉情况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文史百科

    人殉最严重的朝代是商朝。在商代,人殉已经相当普遍,而且逐渐发展成一种制度,据记载:“天子杀殉,众者数百,寡者数十;将军大夫杀殉,众者数十,寡者数人。”人殉的主要对象是奴隶.现在的考古发掘也证实了文字记载的情况。如安阳殷墟商王陵墓区有一座“亚”字形大墓,共殉葬奴隶多达360余人,其中多是不满20岁的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