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以作品为例,介绍商代青铜器的特点

以作品为例,介绍商代青铜器的特点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732 更新时间:2024/4/18 8:05:34

(一)商代早期青铜器的种类与特征爵:扁体平底,窄长流,口间立二矮柱,三锥状足支点似不稳定,底下外壁有人形的范线与三足相连,腰较二里头化的铜爵略粗,口沿保持稍加厚的作风。的形制同期的敞口陶相似,但颈下铸两周弦纹。的器形与二里头文化的铜相似,管流加长且微前倾斜;另有斜管流、顶开鸡心状Ll、后侧有大、下有三宽袋足,最寓有特色。杆作小口折肩。尊、觚的圈足有火“十”字镂孔。鼎、鬲的腹一般较深,口沿上置半环耳,两耳、三锥状空心尖足呈‘耳在两足问的空裆排列,另一耳与一足相对应,呈不平衡状;鬲腹与分裆问外壁饰有两周凸起的人字形纹。盘似盆、无耳,圈足上有宽大“十”字孔。工具和兵器的形制仍多仿石器和骨器,继承了二里头文化同类器具的特点,但也有明显的变化和改进,如斧、、矛顶端有銎眼,用以纳柄;镞有两翼和血槽;戈的援内有凸起的栏,援较窄,一般的无胡无穿。觚:饮酒器。《说文角部》:“觚,乡饮酒之爵也。”口、圈足均呈喇叭形,细长身,器身饰扉棱。尊:古代盛酒器。常见的有侈口、圈足、圆形尊和少数方尊。还有一些鸟兽尊。卣:古代盛酒器,也是专用以盛香酒的祭器。《尚书酒诰》:“以柜鬯二卣。”《诗大雅江汉》:“柜鬯一卣。”这里的“柜鬯”就是古代祭祀时用的香酒。卣的形状或圆,或椭圆,或方形,也有作成圆筒形、鸱形、虎吃人形等。主要特征是深腹、有盖和提梁。盛行于商和西周。秘:古代盛酒或盛水器。《诗-周南卷耳》:“我姑酌彼金秘。”《仪礼-少牢馈食礼》:“司空设秘水于洗东,有木斗。”有圆形和方形两种,多为深腹,宽肩、两耳、有盖、圈足,正面下腹处设有穿系用的钮。多盛行于商和西周。鬲:用来煮食物的炊器。《尔雅释器》:“鼎……款足者谓之鬲。”《汉书郊祀志》谓“空足日鬲”。一般为侈口,三空足。:蒸饭器,相当于现在的蒸锅。《古图录》觑锭总说:“之为器,上器甑而足以炊物,下若鬲而足以饪物,盖兼二二器而有之。”全器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为甑,放置食物;下部称鬲,置水。甑与鬲之间有铜箅。箅上有通过蒸汽的十字或赢线孔,用以蒸热甑内食物。簋:盛放已熟的黍、稷、稻、梁等饭食的食具,相当现在的大碗。其形制多为敞口,鼓腹,圈足,二耳或无耳。也有三耳簋、方簋、弁口簋、四耳簋、方座簋、三足簋等。在商周时期为重要的礼器,也是身份贵贱的象征,常以偶数组合与奇数的列鼎配合使用。如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元土三鼎二簋。盘:水器,用于盛水或接水。“进盥,少者奉盘,长者奉水,请沃懈,懈卒,授巾。”“长者奉水”即用来注水,盘来承接水。多作圆形,偶有长方形。需:盛水或盛饭的食器。《说文》:“盂饮器也。”颜师古注《急就篇》云:“杆,盛饭之器也。”说明盂可盛水、也可盛饭。侈口、二附耳、圆腹、圈足,形似附耳簋。商代晚期和西周时期偶有方盂。刀:形制多样,用途广泛。用于兵器时,直体翘首、单面侧刃用于砍杀。有的似削,柄多饰兽首。常见于商代。矛:刺兵,用于刺杀。由矛身、骸、秘、阴部分组成。矛身为矛头带刃部分,中线起脊,有的两旁留有血槽。刃身下口是,多呈圆锥形,内空,用以安矛秘。两侧各有一个环钮或小孔供以穿绳,捆绑矛头,以防矛头战时脱落。秘端有,亦呈锥状用来插地。商至战国发达。:破土起土农具。古称大钮(锄)。体形长大,顶端有方銎,可安柄。流行于商至战同。斧:砍伐工具。形状近似现代的斧。有平刃和弧刃之分,顶有銎可装柄。(二)商代早期青铜器的纹饰与特征商代早期青铜器器体开始冶铸花纹,纹饰主要有饕餮纹、夔纹和云雷纹,有的还配以弦纹、圈带纹和目雷纹。器体主纹为兽面纹,多以粗犷、勾曲回旋的线条构成,多变体,除巨大的兽目为象征外,其条纹表现的各个部位并不具体,手法多平雕,个别主纹出现了浮雕。商代中期,尊、杆等器肩上已饰有高浮雕的牺首。特别说明的是此时所有的兽面纹或其他动物纹都不以雷纹为地。除兽面外的几纹极其简单,有一些粗率的雷纹。也有单列或多列的连珠纹,乳钉纹也已经出现。非地纹的云雷纹已行用,多用以兽面纹和夔纹构成。兽面双目近椭方,兽身尾用流动云雷纹上卷。纹路一般较宽,但也有纹路较窄和细线的。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殷墟文化、仰韶文化、商洛文化是什么文化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文史百科

    殷墟是中国商代后期都城遗址,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证实的都城,位于中国河南安阳市殷都区小屯村,横跨洹河两岸。商代从盘庚到帝辛(纣),在此建都达二百七十三年,是中国历史上可以肯定确切位置的最早的都城。殷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文献可考、并为考古学和甲骨文所证实的都城遗址。殷墟的发现和发掘被评为20世纪中国“

  • 商早期青铜器的特征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文史百科

    【商代早期青铜器】公元前16世纪前15世纪中叶:相当于商二里冈文化期。郑州商城夯土中木炭测定碳14年代为公元前1620年,正合于商汤立国的时期,但是二里冈文化的下限还不大清楚。二里冈遗存分上下两层,上下层青铜器的差别不是属于风格方面,而是上层比下层的器类有更多的发展。商代早期青铜器在郑州出土很多,这

  • 酒文化对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产生了哪些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文史百科

    中国是酒的故乡,可以说五千年的历史就是一部飘散着酒香的历史。从《诗经》到《楚辞》,从先秦诸子散文到唐诗宋词,无不飘逸着酒的芬芳,翻开《二十五史》有关酒的记载更是无处不在。据统计,《诗经》305篇中,涉及到酒及人们饮酒时的心情的篇章总计48篇,占总篇幅的15.7%,《楚辞》也有写酒的篇幅,但相对较少。

  • 关于酒文化,历史发展,意义的结语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史百科

    酒是人类生活中的主要饮料之一。中国是卓立世界的文明古国制酒源远流长,品种繁多,名酒荟萃,享誉中外。黄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类之一,约在三千多年前,商周时代,中国人独创酒曲复式发酵法,开始大量酿制黄酒。约一千年前的宋代,中国人发明了蒸馏法,从此,白酒成为中国人饮用的主要酒类。酒是一种特殊的食品,是属于物

  • 酒文化对现代人们生活有哪些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史百科

    影响:1、礼仪方面中国是礼仪大国,所以从最初的中国伊始,中国就离不开酒。一直到现在,无论是各国的有人来访,还是家里的亲戚朋友做客,我们会把好酒端上来以表自己对对方的欢迎。中国的各种传统节假日受酒的影响,都有相应的饮酒活动,如端午节饮“菖蒲酒”,重阳节饮“菊花酒”,除夕夜的“年酒”。2、生活方面酒会有

  • 有位著名考古学家说:商代文化实在是一个灿烂的文明。你怎么看?要简单点的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文史百科

    商代是世界其他国家所承认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通常他们不认同夏朝的存在),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商朝有了成型的文字,青铜器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保留有大量的历史遗迹——城市,陵墓等,供考古学家严究。他的意思是多学文化

  • 河南的文化遗迹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文史百科

    希望对你有帮助重要的古文化遗址1、南召猿人:发现于河南南阳南召县的古猿人化石,证明在大约五六十万年以前,河南就有人类居住。2、许昌人:距今约10万年的古人类化石于2007年在河南许昌被发现。它的发现,通过与其它遗址配合,为中国人不是起源于非洲提供了一定的证据。3、贾湖遗址:距今约9000年左右,位于

  • 商朝出现在中国西南地区的青铜文化是什么是什么ei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青铜是人类历史上一项伟大发明,它是红铜和锡、铅的合金,也是金属治铸史上最早的合金。青铜发明后,立刻盛行起来,从此人类历史也就进入新的阶段-青铜时代。中国使用铜的历史年代久远。大约在六、七千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发现并开始使用铜。1973年陕西临潼姜寨遗址曾出土一件半圆型残铜片,经鉴定为黄铜。1975年甘

  • 商朝的殷是今天的什么地方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文史百科

    商朝的殷是今天的河南省安阳市。殷墟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区小屯村周围,地理坐标为114°18′50″E,36°07′36″N,海拔约80m,长宽各约6公里,总面积约36平方公里,遗产地保护区核心面积414公顷,缓冲区面积为720公顷。殷墟总体布局严整,以小屯村殷墟宫殿宗庙遗址为中心,沿洹河两岸呈环型分

  • 河南省的文化遗产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史百科

    1、花木兰传说(虞城县)2、梁山伯与祝英台传说(汝南县)3、盘古神话(泌阳县、桐柏县)4、白蛇闹许仙传说(鹤壁市淇滨区)5、董永与七仙女传说(武陟县、汝南县、西平县、遂平县)6、柳毅的传说(卫辉市)7、崔莺莺和张生的故事(辉县市)8、邵原创世神话群(济源市邵原镇)9、汉族叙事长诗《郭丁香》(固始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