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我国古代青铜文明繁荣发展的原因

我国古代青铜文明繁荣发展的原因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1721 更新时间:2024/1/24 23:45:55

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与化,是古代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对人类历史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中国文明的发展长河中,远在夏、商、周朝就已有着光辉灿烂的青铜文明。青铜就是铜(纯铜)和锡或铅的合金,或铜、锡、铅三种元素的合金。由于铜的冶炼和多种青铜制品应用于生产、生活等领域中,社会生产力已发展到一个新阶段,昭示了社会面貌质的飞跃,凝结了青铜时代,这时有了早期的城市,相当发达的农业、手工业、文字和文化艺术。

请教商代青铜器产生的社会根源及其审美价值

1989年江西省新干大洋洲商代大墓出土随葬品1900件。其中,青铜器即达484件,无论数量之多,品类之全,还是造型之异、纹饰之美,都为江南之冠,全国罕见川。作为中国南方青铜器的典型代表,新干青铜器具有商代的艺术特征,同时,又有自己独特的审美价值。工匠们以其高超的技艺,在象生型中以形传神;在纹饰上以线条为主,采用线面结合及平雕、浮雕、圆雕、镶嵌等表现手法,纹饰丰富多彩,神秘可怖,体现了狞厉之美;在风格上,则体现了崇尚自然、神人合一的时代风格和鲜明的地方特色。它同时也促进了瓷器、玉器的发展,并对后世的造型艺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一、造型新干青铜器的时间跨度从商代早期到晚期,因而对研究商代的青铜艺术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在中原商文化的影响、发下产生的,因而其青铜礼器、兵器等在器物造型上,多学习、模仿商代中原青铜器。当地工匠在铸造青铜器时,大多以中原青铜器为模本。同时,他们在模仿的过程中又加人了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逐步形成了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艺术造型和纹饰。新干青铜器的造型主要有几型、象生型和创生型。几何型是新干青铜器最基本的造型。其中主要有球形、筒形、方形等。不同的器物常有各自不同的造型,同一类器物在造型上也往往千差万别。其设计一方面基于作为器物的功能性,如容器大多设计为圆型,因为圆型容器的容量最大,制造和使用也较为方便;另一方面,器物主人的不同阶层和不同的使用场合,也决定和影响着造型的设计。以鼎为例,新干共出土鼎31件,其造型刃es月KX75万方数据江西社会科学2007.7有圆鼎、方鼎、扁足鼎、罐形鼎4种。根据鼎足的特征,圆鼎又分为柱足圆鼎和锥足圆鼎,其腹部曲线外弧度最凸点偏低,深腹微垂,重心下沉,圆中寓方,雄浑刚健,造型显得端庄、稳重。方形造型鼎中最具特色的是卧虎大方鼎,斜折沿,方唇,口近方形,外槽式直耳,耳上各卧一虎,凸目,口略张,露出三角利齿,展体,屈足,后有上卷尾,栩栩如生,平面底,圆柱足中空,给人一种威慑感。其造型别具匠心,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新干象生型器物神态飞扬,形象生动,形神兼备,最引人注目。中国器物的象生从石器开始,最初受到象形石块的启发。这些象形石块刺激了先民的摹仿的本能,也唤起了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引发了他们对象生加工石器的浓厚兴趣,逐步地形成了象生型。象生型不仅仅只是对动物、人物、植物形态的表面模拟,而是具有更深层的寓意。新干青铜器中象生型最典型的是伏鸟双尾虎和双面神人头铜像。伏鸟双尾虎形似虎尊,作前跃状,腹底不联,内空。张口裂毗,左右各露一撩牙,凸目粗眉,双耳竖立。虎背脊突出,后垂双尾,尾端上卷。背伏一鸟,尖咏圆睛。这与新干其它器物上的猛虎纹饰共同构成了新干青铜文化的主要特色。双面神人头铜像整体为一中空的扁平双面人首造型,额部宽,下颈部窄,形似倒置的等腰梯形。两面各有中空的圆突目,竖耳上部尖,鼻子肥大,有双孔,高颧骨,张口露齿,两侧口角上翘,下犬齿外卷类似撩牙,其余齿呈现铲形。头顶正中有圆管。两侧各有一角,角端外卷饰有阴线卷云纹。器下有方签。整体形象显得神秘、狰狞。这一形象与其他地方出土的青铜面具具有相似的功用与性质,是一种用于神灵祟拜的偶像或“神器”,人们通过它与神灵沟通,具有神人合一的象征意蕴。这种观物取象、立象尽意的沟通神人方式,丰富了艺术的表现力。在讨论新干青铜器造型时,我们必须提及另一类奇特的器型:它们的基本形制与中原同类商代器物大体相似,但又经过当地先民的改造和创新,成为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创生型。创生型是一种具有江西新干独特审美观和艺术观的造型形式,是具有创新特点和生命象征形式的造型形式。创生型的成型,较之规则形态的成型技术难度要高。新干青铜器瓶形鼎,三足卤即为变异造型的代表。卤为三锥足提梁圆腹式,由圈足卤改造而来,通高37.5厘米。敛口,带套盖,颈肩腹连为一体,自上而下外张,形成下部鼓起的垂腹,然后又收为圆底,下支为三条空心锥足,外撇。肩部铸耳状小纽,上套一扁平的龙首环形提梁。三锥足“铆”接,内底部“铆”接明显,可以看出是去掉原来的圈足,然后改铸三锥足的,所以全器并非一次深铸而成,其工艺中仍可见改造的痕迹。这种工艺上的创新,更娴熟地用于瓶形鼎和提梁方卤之上。另外,象虎耳扁足鼎、卧虎方鼎和伏鸟扁足鼎的出现,都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青铜文化 内容及作用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文史百科

    青铜时代(或称青铜器时代或青铜文明)在考古学上是以使用青铜器为标志的人类文化发展的一个阶段。青铜是红铜和锡的合金,因为颜色青灰,故名青铜。由于青铜的熔点比较低,约为800℃;硬度高,为铜或锡的2倍多,所以容易融化和铸造成型。青铜时代初期,青铜器具比重较小,甚或以石器为主;进入中后期,比重逐步增加。自

  • 为什么说商周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文史百科

    青铜时代创造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大约从夏代开始,中国进入青铜时代。到了商代,青铜器的应用几乎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由于青铜工具的锐利远胜于石器,加以当时的铸造技术可以制作出适合于不同用途的各种手工工具和农具,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生产的发展。因此,拥有众多人口的都邑出现了。在这些都邑中,建造起巨大的宫

  • 商、西周时期青铜器的特点及作用?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史百科

    夏朝在文献中的概念就是属新石器时代末期转向青铜时代的过渡期。夏的主要工具还是新石器。根据最新的出土文物记载有青铜石刀的发现。商是青铜的发展石器已经可以熟练铸造精美的青铜器和烧制白陶。但由于当时青铜铸造造价昂贵所以,青铜器主要用于军队和贵族。农民大部分仍使用石器。到了西周,青铜器的铸造和农业使用率比商

  • 为什么我们说是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文史百科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这个只是传统的说法,事实中华文明不止五千年,一般来说这个五千年是从大禹治水那时算起的.大禹治水的时间根据目前的考证应在公元前2200多年.也就是距今4200多时.不过五千年文明之说早已有之,以当时的学术水平自然不能考证得很清楚,因此只能大概地说五千年了为什么说中国有5000年的历

  • 关于商朝、西周、秦朝的几个问题(我需要精练的答案,谢谢)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文史百科

    Q3周灭商后,西周统治者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建立稳定的政治制度,支撑周朝天下的有四大制度:分封制、井田制、宗法制、礼乐制。封建制是西周的政治制度,也是其统治的核心。井田制是维持封建的经济制度。宗法制是西周封建的社会制度。礼乐制是维护封建制度的文化制度。周朝通过礼乐制度来规范贵族的身份地位,要求贵族在衣

  • .夏朝时期,我国出现青铜器,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这个对吗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文史百科

    是正确的。我国发现的最早的青铜器约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这比夏朝的建立早了近1000年,比商朝的建立早了1400年左右。而夏商周时期是我国的青铜时代,要说灿烂期的话应该在商周时期。所以该判断可以认为正确。

  • 我国商朝时期为什么会形成灿烂的青铜文明?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文史百科

    我国商朝时期之所以会形成灿烂的青铜文化,是因为:青铜器出现在原始社会末期,夏朝时增多,商朝是灿烂时代,西周时用于祭祀。我国商朝时期,随着青铜制造工艺的日益成熟,人们的主要劳动工具和生活用品很多是青铜器制造的。青铜器是当时生产力水平的重要标志,可以把青铜作为当时文明的象征。延伸:商朝著名的青铜器有:司

  • 商代音乐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哪两个?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文史百科

    是巫乐和民乐,当时商代还是、君权和神权相结合的时期,所以用来祭祀和占卜的巫乐就相当重要;至于民乐,商代晚期之前民乐是比较盛行的,诗经的内容有相当多的是从商代流传下来DE

  • 商朝的强大表现有哪些,他走向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文史百科

    商朝(前562年?1066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王朝,与夏、周并称为中国的“三代”,在中国历史上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据传说,商王的祖先是五帝的后代之一。约在公元前16世纪,一个以鸟为图腾的氏族商在黄河下游崛起,其首领成汤深得民心;在大臣伊尹、仲虺等人的大力辅佐下,开始了伐桀的战争。先消灭了个葛、

  • 关于古代商业的发展历程?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文史百科

    1.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1)先秦:商民善于经商,后世将经商的人称为“商人”;商朝以贝作为货币;商朝都城已成为繁华的商业都市,有“商邑翼翼,四方之极”之称。春秋战国时期,商业发达,各地土特产品互相交流,在中原市场上可买到南方的象牙、北方的马、东方的鱼盐和西方的皮革;许多城市成为繁华的商业中心,如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