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关于古代商业的发展历程?

关于古代商业的发展历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786 更新时间:2024/3/26 16:27:58

1.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

(1)先秦:商民善于经商,后世将经商的人称为“商人”;商朝以贝作为货币;商朝都城已成为繁华的商业都市,有“商邑翼翼,四方之极”之称。春秋战国时期,商业发达,各地土特产品互相交流,在中原市场上可买到南方的象牙、北方的马、东方的鱼盐和西方的皮革;许多城市成为繁华的商业中心,如齐国临淄、赵国邯郸、楚国郢等;出现了许多有名的大商人,如春秋后期的范蠡(“陶朱公”)和战国后期的吕不韦

(2)南北朝:南北朝时,不少城市遭到战争破坏,商品经济发展缓慢;北魏以后,北方商品经济有所恢复;与之相比,南方商品经济相对比较活跃。北魏时,洛阳城内市场很多且有周长近八里的大市;一些富商大贾周流天下或远走异域。建康(南京)城内建有四市,市内唐铺林立;秦淮河两岸商旅云集,交易兴盛。草市(农村集市)开始出现,含义有二:一是贩饲马料之市;二是草草构成之市。

(3)隋唐: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尤其是茶叶的市场广泛,唐朝中期政府开始征收茶税;隋唐商业的四个特点如下:一是交通发达(交通要道上有接待客商的私家店肆,备有供客商骑用的“驿驴”;以运河、长江为主的水运也很方便;从长安、登州、扬州、广州等地出发的对外交通也很发达);二是货币统一(由五铢钱到开远通宝);三是市场发达(场所固定市;官员管理物价和税收等;邸店柜坊邸店兼营旅店、货栈和交易场,柜坊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店铺限定营业面积;时间限定市的买卖时间;夜市草市繁华大城市里有夜市,偏远的农村有定期举行的草市);四是商人众多(大商人、中等商人、小商小贩、胡商、外商)。

(4)宋元:北宋时期的商业有了一个新的转折。其表现在:①解除了商业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②政府允许工商业者“以资买官”,商人地位有所提高,形成地主、官僚、商人逐步结合的趋势。③商税收入在政府财政收入结构中比重剧增。④市镇的集市发展,城市商业区域扩大到城外。⑤城市的消闲文化发展,如瓦肆的出现和宋词的发展。王安石变法的理财措施中有“市易法”,由政府设立市易务,有利于稳定物价和商品交流,也增加了国家的收入。

(5)明朝:清代前期棉花、蚕桑、茶叶、油料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还形成了一些专业生产区域,促进了农业生产商品化。国内商业繁荣(市场大国内市场扩大、品种多农产品和手工业品品种达到两百余种、贩运快区域间长途贩运发展较快、城市多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商贸城市,全国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城市、向农村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江浙地区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蓬勃兴起);对外贸易艰难(实行闭关政策,限制对外交往)。

2.中国古代货币的演变

(1)先秦:商朝人善于经商,以贝为币;战国时期,各国出现了铁钱,秦国使用圆形方孔钱,称半两钱(齐国使用刀形币,赵国使用铲形币,楚国使用蚁鼻形币)。

(2)秦汉:规定圆形方孔钱作为通行全国的货币。汉代以黄金和铜钱为主币。汉代的铜钱重量几经变化,至武帝铸五铢钱才稳定下来。

(3)三国:那时货币减少,布帛、谷物成为主要的流通手段。曹魏曾以法令形式废止铜钱,使用实物交易,以后行废不定。

(4)隋唐:仍铸五铢钱,禁止使用前代大小不一的旧币,有利于贸易的发展。唐初改革币制,唐高祖下令“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新铸的“开元通宝”,成为唐朝通用的货币,后来发行量很大。以后历代的货币都以它为范式。设柜坊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比欧洲地中海的金融机构要早六七百年。

(5)宋元:北宋时在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由金属货币发展到纸币,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纸币的推广,减轻了商人携带金属货币的负担,有利于商品交换,反映了商业的高度发展。

(6)明清:明初,主币是纸钞,辅币是铜钱,禁止民间使用金银交易。到明中后期,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主要货币。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我国从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社会的进步还是倒退,请你结合商朝经济发展情况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文史百科

    商超的经济发展状况:农业生产的发展商代使用的农具,目前考古学界一般认为仍以石、骨及蚌制铲、斧、镰、刀等为主,偶尔也发现有一些铜锸、铜铲等青铜工具,但不一定用于农业生产。甲骨文的田字,表明在广平的原野有整治得整齐规则的大片相连的方块熟田。甲骨文“疆理”的“疆”字,象征丈量和划出疆界的田地,“田畴”的“

  • 从商朝明朝的开放到清朝的闭关,到当今中国的对外开放请你谈谈开放和闭关哪个对人民对社会更有利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文史百科

    “闭关政策”指严格限制对外交往的政策。它的内容主要包括:对来华的外国人的商务活动、居留期限和场所、活动范围、中外交往等做出限制,设立公行制度,独揽一切进出口贸易的权利,限制对外贸易。“闭关政策”是落后的闭塞的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封建统治者在简单再生产的磨盘上转圈,在自给自足的庄园里昏睡,既不了解世界

  • 商朝有哪些具有代表性的青铜器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司母戊鼎、四羊方尊、大公鼎等四羊方尊属于礼器司母戎鼎是当今世上最大的青铜器,器高(带耳)133公分,横长110公分,宽78公分,重875公斤。

  • 求问青铜器铭文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文史百科

    铭文内容十分丰富,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铭文提供了许多类青铜器的名称。例如今天命名的青铜鼎,就是因为其铭文中自铭为鼎。其次,铭文往往又提供了作器者或器物的国别,有的铭文还提供了器物制作的年代。例如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的楚王熊璋,其铭文为:“惟王五十又六祀……楚王熊璋作曾侯乙宗彝……。”从而得知其为楚

  • 中国古代烹饪对当代烹饪饮食有什么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

    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中国人讲吃,不仅仅是一日三餐,解渴充饥,它往往蕴含着中国人认识事物、理解事物的哲理,一个小孩子生下来,亲友要吃红蛋表示喜庆。“蛋”表示着生命的延续,“吃蛋”寄寓着中国人传宗接代的厚望。孩子周岁时要“吃”,十八岁时要“吃”,结婚时要“吃”,到了六

  • 中国饮食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文史百科

    中国饮食文化对世界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联系是客观存在的,所以我们要坚持联系的客观性。坚持联系的客观性就是要求我们要从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出发,这是唯物辩证法同唯心辩证法、诡辩论的重要区别所在。坚持联系的客观性,就是在联系的观点上坚持了唯物论。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原本从中国引进的食物也发生了不少

  • 中国饮食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文史百科

    中国饮食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中医营养摄生学说,还有文化艺术成就、饮食审美风尚、民族性格特征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创造出彪炳史册的中国烹饪技艺,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从沿革看,中国饮食文化绵延170多万年,分为生食、熟食、自然烹饪、科学烹饪4个发展阶段,推出

  • 为何周武王自愿降低身份称天子,做人皇不好吗?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文史百科

    他好意思吗?单说周武伐纣,说纣王残暴,从古至今都是有争议的。从目前的文献看,小邦周反贼一枚,古本竹书纪年,就是清华简,有明确记载,文王身前就已经称王,儒家不承认这点,汉景帝时期被怼的没办法,拿刘邦出来说事,才蒙混过去,到了董仲舒一家独大,后面就不提了。总之周武王偷鸡成功,大邑商倒了。微子启和周武早有

  • 商朝青铜器代表作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文史百科

    1、人面纹铜鼎鼎为炊器,上有两耳,便于提携,下有四足,便于加温。商代铜鼎很多,此鼎特别引人注意的是腹部浮雕的四个人面,浓眉大眼,高鼻梁,凸颧骨,宽嘴紧闭,表情庄重。在人面的额部左右各有曲折形小角,腮两侧置兽爪。2、豕形铜尊尊为酒器,猪背上开椭圆形口,设盖,腹内盛酒。口两侧有獠牙,从动物进化的角度看,

  • 商朝的青铜器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文史百科

    食器主要有鼎、鬲、;酒器主要有爵、觚、、尊、、、卣;水器主要有盘、盂;兵器与工具主要有戈、矛、戟、镞、刀、锛、凿、斧、锯、鱼钩等。商后期的青铜器以安阳殷墟5号墓出土的为代表,该墓随葬的青铜礼器多达200余件,其中食器主要有鼎、簋、盂、三联;酒器有方彝、偶方彝、尊、方、壶、瓿、缶、、、爵、觚、觯、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