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中国的二里头遗址可以证明夏朝存在吗?

中国的二里头遗址可以证明夏朝存在吗?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701 更新时间:2024/2/16 1:39:32

二里头遗址是经考古学与历史献学考证的中国最早朝夏朝中晚期的都城遗存,考古发掘半个多世纪以来,其都城面貌不断揭示。二里头不断改写着中国之最:发现中国最早城市主干道网、中国最早的双轮车辙、中国最早“紫禁城”宫城、中国最早中轴线布局的大型“四合院”宫室建筑群、中国最早大型围垣官营作坊区、中国最早青铜器和绿松石器制造作坊,并首次在宫殿区发现成组贵族墓及随葬其中的绿松石龙形器。用于祭祀与宫廷礼仪的青铜酒器、乐器、武器、玉器的出土,昭示着早期王朝的礼制传统。“二里头遗址是探索中国最早的王朝文明夏商文明及其分界的关键性遗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星灿说,“在这里,我们已初步探明了东亚大陆最早的核心都邑,勾画出公元前1800年至前1500年二里头都邑繁盛时的大概样貌。

现在夏文化是中华文明认可的最早文明。有人提出夏之前有朝,夏代以前,明确称道的政治事迹,只有、舜、禹相禅让一事,并说舜在位50年,而夏、商、周各传位数百年,称帝王名号者都在10人以上,有虞氏作为一个朝代而言,似乎十分勉强。《韩非子显学》说:“虞夏二千余岁。”按照这个说法,有虞氏决非只有一代50年。根据有关史料记载,可以列出有虞氏的世系如下:幕、究蝉、敬康、句芒、蚧牛、瞽阏父、胡公满等,共15个名号。暂时还没有定论。

二里头遗址是中国发现的最早的宫殿,二里头遗址上层发现的大型宫殿基址,是反映这一时期建筑水平的代表性遗存,已经发掘的两座宫殿遗迹都建筑在夯土台基之上。1号宫殿位于遗址中部,为整体略呈方形的夯土基址。东西长108米,南北宽100米,高0.8米。基址北部正中,为一座略高起的长方形台基,东西长30.4米,南北宽11.4米,四周有檐柱洞,可复原为面阔八间、进深三间的四阿重屋式的大型殿堂建筑。殿堂前是平坦的庭院;围绕殿堂和庭院的四周是廊庑建筑;夯土台基正南边缘中部是大门。其东北约150米,为2号宫殿基址,南北长72.8米,东西宽58米。殿堂同样建筑在基址北部的长方形基座上,可复原为面阔三大间、进深一大间带有回廊的宫殿建筑。殿堂南面是庭院,发现有地下排水管道。围绕殿堂和庭院有北墙、东墙、东廊、西墙、西廊,南面亦有廊和大门。大门中间是门道,两侧为塾。这两座由殿堂、廊庑、庭院、大门等单位建筑组成的宫殿,布局严谨,主次分明,是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宫殿建筑。其形制开中国宫殿建筑之先河。

存在我国夏朝后期都城遗址的是什么?

夏朝的都城有过多地,考古发掘的主要是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市的夏朝都城,目前发掘过的有偃师二里头遗址夏墟。

年代分布约为公元前1750年~公元前1500年(一说前1730年~前1720年)。1959年开始发掘,遗存可划分为四个时期。遗址内发现有宫殿、居民区、制陶作坊、铸铜作坊、窖穴、墓葬等遗迹。出土有大量石器、陶器、玉器、铜器、骨角器及蚌器等遗物,其中的青铜爵是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青铜容器。二里头遗址是二里头文化的命名地,并初步被确认为夏代中晚期都城遗址。

二里头遗址位于偃师市二里头村,该遗址南临古洛河、北依邙山、背靠黄河,范围包括二里头、圪头和四角楼等三个自然村,面积约3平方公里。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二里头遗址对研究华夏文明的渊源、国家的兴起、城市的起源、王都建设、王宫定制等重大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学术界公认为我国最引人瞩目的古文化遗址之一。

夏朝的考古发掘与文化遗址。

夏朝的遗址集中在河南偃师二里头处,学界称“二里头文化”。

二里头遗址位于河南省偃师县西南9公里的二里头村南,伊河与洛河之间,遗址东西约2.5公里,南北约1.5公里,总面积约300万平方米,1957年被发现。30多年来共揭露地面1万平方米,发现有宫殿建筑基址、作坊遗址、一般居住地、陶窑、窑穴、墓葬等一大批遗迹和铜、玉、石、陶、骨等遗物。

已发掘保存较好宫殿基址两座。在宫殿基址的周围还发现面积大小不等的若干块夯土台基残迹。这些建筑基址反映出当时宫殿建筑群的规模,成为该遗址具有王都地位的主要标志之一。此外还发现水井多眼,水井长约1.95米,宽1.8米,深4米多,平面近方形,四壁修整得平直光滑,或在两壁挖有对称脚窝若干对。另外还发现有水沟。

根据二里头遗址出土的大量遗迹和遗物,研究工作者认为二晨头文化早于郑州二里岗文化,晚于河南龙山文化。遗址可分为一脉相承的四期。第一期和河南龙山文化接近,第四期和郑州二里岗早商文化接近,所出土的陶器火候较高,质地坚硬,呈浅灰色,器形有罐、鼎、盆、尊、鬲等。第二期出土有铜刀、铜爵等,是中国迄今发现最早的青铜器。第三期发现大型宫殿基址,面积1万平方米,还发现不少墓葬,墓坑大小,随葬物多少,有明显的阶级差别。考古界认为二里头一期、二期属于夏文化。二里头的地理位置,恰与古籍记载中的“太康仲康居斟”“居斟”相同,并发现有大型宫殿遗址和文物,因而它应当是夏的一处帝王都。

(本文内容由百度知道网友冰凝缸顾KT贡献)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二里头遗址被有些人认定为夏朝国都,你怎么看呢?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文史百科

    二里头文化遗址就面临现在这个问题,确实,这个遗址很大,而且保存了很多的文物,但是它的时间跨度太长了,分成四期,四个期里面,可以说是横跨了夏朝和商朝两个不同的时代。二里头文化遗址就面临现在这个问题,确实,这个遗址很大,而且保存了很多的文物,但是它的时间跨度太长了,分成四期,四个期里面,可以说是横跨了夏

  • 夏商时期政治制度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文史百科

    夏朝政治制度的内容:1、王位世袭制背景: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和进步的要求。正式建立:大禹将王位传给他的儿子夏启,夏朝建立。政治影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标志着部落分散统治结束和奴隶制国家的诞生。商朝政治制度的内容:2、内外服制度背景:由于疆域广阔,统治者很难统治广大区域,只能内服由商王直接统治,外服由邦

  • 夏朝在天文,历法,医学上有哪些成就?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文史百科

    列举我国在天文、历法和医学上取得的成就。天文:古书记载,夏朝发生了日食;商朝甲骨文里有许多日食、月食的记载。历法:今天的农历,又叫“夏历”,来源于夏朝。商朝,历法逐渐完备,一年分为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闰年增加一个月。战国时期,人们测定出一年24个节气。医学:扁鹊是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能

  • 夏朝出土文物 夏朝有出土的文物吗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文史百科

    夏朝是否存在,一直是中外历史学家争论的话题.外国历史学家一直以没有历史遗迹证明而不承认夏朝的存在,然而中国历史学家一直强调中国的第一个朝代是夏朝.近几年的考古发现有力证明了夏朝的存在.即前几年发现的二里头文化,它的宫殿遗迹在商朝的地层下面,说明在商朝之前还有一个朝代是存在的,二里头文化的发现,有力地

  • 简述我国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的具体表现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文史百科

    金。如此,制作一件青铜器,就需要多方面才能的工奴雕塑家来集体完成。它的制作目的和要求,虽然是受着奴隶主阶级思想的支配,但在多种多样的器形和花纹的设计制作中、瑰丽的气质,兽(皮革),并且渐趋写实。这都反映了不同历史时代和社会条件所形成的思想意识,为奴隶主服务的官府手工业,有土、蝉纹、蚕纹、风习、爱好的

  • 夏朝历史饮食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在夏朝那个悠远的古老时代,饮食文化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早在夏朝就有谷,稻,麦,瓜等多种农产品出,如今我们的一日三餐也是从夏朝流传而来,当时人们主要以稻米小麦为主,休息时人们会以当下的瓜果作为食物,夏朝也出现了酿酒技术,夏朝以井田制为主,总之,夏朝有源远流长的饮食文化

  • 高中历史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文史百科

    一、夏商的政治制度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背景:约公元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中国出现早期国家政治制度。过程:禹死启继,并传位于后代。结果:政治权利由“传贤”变成“传子”,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取代,“家天下”的局面逐渐形成。二、西周的政治制度西周的分封制背景:公元前10

  • 夏朝治狱思想的代天刑罚与宗法礼治有何辩证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文史百科

    商朝的狱政思想基本上是从夏朝沿袭过来的,同时也有一定的发展。商朝的狱政思想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继承了夏朝的“代天行罚”的思想;二是沿袭并发展了夏朝的“宗法礼治”思想;三是创建了“苦役惩罚”思想。而“代天行罚”思想仍然占居狱政管理的主导方面,“宗法礼治”思想与“苦役惩罚”思想则与“代天行罚”思想相辅相

  • 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文史百科

    中国传统文化,是民族文明、风俗、精神的总称。“文化”的定义,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简单地说,中国传统文化以儒佛道三家为主干。三者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构筑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这三家传统文化之思想,在中国合称为“三教”。中国传统文化,依据中国历史大系表顺序,经历了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

  •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文史百科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中华传统文化是以老子、孔子为代表的道儒文化为主体,中国约5000年历史中延绵不断的政治、经济、思想、艺术等各类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的总和。中华传统文化亦叫华夏文化、华夏文明,是中国5000年优秀文化的统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