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我国的甲胄文化到底是如何演变的?

我国的甲胄文化到底是如何演变的?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681 更新时间:2024/1/24 12:51:07

东晋、南南明,作为有名的动乱时期,期间发生的战争引人注目。但很少会有人想,那些浴血杀敌的战士,他们的身上穿着怎样的甲胄,他们的战马又是什么模样。今天,笔者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下,那些被我们忽视了的战乱之中的军队“时装秀”。

东汉末年分三国,而三国之后跟魏晋。一方面,东晋离汉并不遥远。另一方面,这一时期战乱频发,社会经济生产遭到极大破坏。虽然军事思想在一场又一场的战争中迅速发展,但武器装备却还停留在汉代。

甲胄,是古代战士和战马身上的重要防御。甲是身上穿的,胄是头上的。东晋的甲,从字记载上,有黑光甲、明光甲、两当铠、环锁铠、马铠和袖铠等。前四种如今既无画像,更无实物,因而至今还停留于纸面。不过据推断,黑光甲和明光甲在结构上应该大体相同,不过在防锈处理上有所不同。因而他们一个泛“黑光”,一个近“明光”。

而马铠,顾名思义,就是战马的铠甲。东晋时期,马铠一改以往的皮制,而为铁制。我们可以想象,穿着一副沉重的铠甲,战马不再是战场上的一道道闪电,而是一辆辆微型“装甲车”了。

而东晋时士兵最普遍穿的,是袖铠,一种长相酷似现在的T的铁铠甲。不同于以往的方块装甲片,袖铠像是一片片鱼鳞连缀在一起。如今我们有鱼尾裙,而在东晋,将士们就有了“鱼鳞衫”。

在他们的头上,戴着的则是皮制或绢制的五色。的形状和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流行的瓜皮帽有些相似,但颜色要丰富不少。鱼鳞搭配五色,不得不说,东晋的战士们,可都是走在时尚前沿的人啊。

而到了南宋,甲胄的地位却一降再降。偏安一隅以后,为了金国示好,以及阻挠将士和百姓抗争,南宋朝廷对军备生产采取了能忽视就忽视的策略。因而除了出现了一种新的,长相酷似今天遮阳的宽檐圆顶的太阳帽的首铠(即头盔)以外,南宋其他的甲胄基本沿袭隋唐的样式。可以说,南宋时候的将士们,走的是“复古风”。

南宋普通士兵头上戴的,也就是普通的皮笠子(即皮制首铠)。而高级将领们,则有用金、银和玉等珍贵材料做成的束发冠。不过这束发冠也是走的复古风,而非南宋原创。早在西周时,将士们就已经开始使用束发冠了。大概正是因为南宋朝廷不重视军备,没人去发明新装备,南宋将士们才踏上了“复古风”这条“不归路”吧。

等到了南明,将士们就更像是“精致的猪猪男孩”,甲胄的样式愈发考究。随着冶炼技术的进步,南明的甲胄多用钢铁制作,且几乎每个部件都有明确重量规定。不要一丝多,正是南明将士们追求的工艺的精致。而甲胄还有更多款式可供选择:齐腰甲、柳叶甲、长身甲、鱼鳞甲、曳撒甲、圆领甲……可谓是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将士们穿不了。

不仅形式上有了更多选择,精致的南明人还有对精致细节的追求。他们从辽国学来了护心镜,给冰的甲胄加了一份意蕴;他们在腿裙中间加上两片尾,让单调的方形铠甲多了一份圆润。而明代腿裙不断被加长,因此在南明,人们在腿裙两边各挂一个小钩子,平时把腿裙卷起来,挂在钩子上,以免影响自己走路或上马。这个小发明给了甲胄“一衣多穿”的基因,让原本笨重的甲胄忽然变得灵动,可以说是“精致男孩”们身上的点睛之笔。

不仅在乎身上穿的,南明将士们更是把头上戴的看做重中之重,毕竟,脑袋被来一刀就真的没命了。坚固,这是南明对头盔的第一要求。可毕竟习惯了“精致”,南明的头盔,依旧很讲究。

除了传统的金属头盔,南明还有用处理过的藤条编制的头盔,形状上有些像南宋首铠,但顶部为头发留出了圆孔,更实用,也更具有“自然风”。此外,南明还有“宫廷风”的头盔。2001年,在湖北出土一顶由十二根铁条做成帽架,铁条之间平贴多层麻布,然后涂上红漆,用金粉写上“勇”字的头盔。而像抹金凤翅盔这样的头盔,从名字,我们就可以想象它的华贵。

从东晋的初入“时尚界”,到南宋的追求“复古风”,再到南明的“精致即是正义”。面对血腥的战争和漫长的军戎岁月,将士们在不幸之中也演绎了别样的风采。战争是残酷的,但生活可以美好而多彩。那些在军营里上演的“时尚大秀”,其实也是将士们不辞辛苦为国家的直接见证。感谢每一位为国奋斗的军人,感谢拥有无限可能的生活。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古代诗人与酒文化的关系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文史百科

    中国古代,诗酒联姻,密不可分,杯盏之间,清浊浓淡,折射出的是人间百态,世事沧桑。而许多诗人更是“借酒浇愁”,“酒后吐真言”,甚至“醉翁之意不在酒”,斗酒之余,即兴成诗,洋洋诗篇中,道出缕缕酒魂,令人叹为观止。台湾诗人洛夫就曾经说过:“要是拿了唐诗去压榨,起码还会淌出半斤酒来”,比喻得实在是绝妙。而品

  • 为什么说商朝是个充满着神权色彩的国家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文史百科

    甲骨文,最初就是占卜后的成品,而甲骨文目前最早就是商朝的,从这个侧面可以看出,祭祀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还就是商朝绝美的青铜器,最显著的饕餮文标志其实就是用来做祭祀的。

  • 夏商周青铜器的特点分别是什么呀求专业人士指教呀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文史百科

    夏朝(二里头文化),我国发现最早的青铜器,有鼎,爵,觚,和戈,多为素朴,无太多装饰,胎体不是很厚重。商早期的青铜器也处于发展阶段,开始各种图案。到了商中晚期,胎体厚重,装饰华丽,饕餮纹,云雷纹等等非常流行。但少有铭文,最多不超过50字。西周时间铭文变多。现存有大量文字的青铜器多为西周之后。器形演变过

  • 商、周、春秋战国、秦汉的青铜器各自有什么特点?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文史百科

    商朝青铜器出现了平雕与浮雕两种技术,商朝晚期方形器大为发展,代表作是司母茂鼎西周的青铜器制造水平继续上升,制作的青铜器更加宏伟和精美,最大特色是大量青铜铭文出现。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的装饰从过去的图案花纹发展为完整画面,表现出了精湛的艺术技巧。秦汉时期由于铁器的发展,青铜器完全转变为生活用品,器物特点

  • 商朝以后我国青铜器发展的特点是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文史百科

    青铜器主要流行于夏商周时期,后期随着铁器、瓷器的流行,青铜器也随之取代。夏商周时期青铜器的特点以生产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美的特点著称。且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是没有一个完全相同的,这是因为它独特的制作工艺。代表作,司母戊鼎、四羊方尊。

  • 欧洲货币发展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文史百科

    物物交换人类使用货币的历史产生于物物交换的时代。在原始社会,人们使用以物易物的方式,交换自己所需要的物资,比如一头羊换一把石斧。但是有时候受到用于交换的物资种类的限制,不得不寻找一种能够为交换双方都能够接受的物品。这种物品就是最原始的货币。牲畜、盐、稀有的贝壳、珍稀鸟类羽毛、宝石、沙金、石头等不容易

  • 米诺斯文化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文史百科

    米诺斯文明,也译作弥诺斯文明,是爱琴海地区的古代文明,出现于古希腊,迈锡尼文明之前的青铜时代,约公元前3000年前1450年。该文明的发展主要集中在克里特岛。米诺斯文明(MinoanCivilization/TheMinoans)米诺斯文明最早出现于希腊的文明是爱琴海的米诺斯文明,它的存在从大约公元

  • 古代有哪些吉兽,有哪些恶兽?怎么讲?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吉兽龙、凤、龟、麒麟中国古代五大瑞兽:东方青龙关于龙的传说有很多,龙的出处也有很多的说法,有的说是由印度传入的、有的说是中国星宿变成。印度本身是在龙神的说法的,但龙在印度的地位是不高的,也是有实物的蟒蛇。在五行学说盛行的年代里,慢慢的也开始流传著有关青龙的故事;五行家们照着阴阳五行给东南西北中配上五

  • 太监是怎么形成的?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文史百科

    中国的太监制度是怎么形成的古代的一些奴隶主和君王、贵族,为了使自己的妻妾们对他保持贞节,不准她们和一般男子接触,但后宫又需要男子服役,所以就大量地使用阉人,即中国所称的太监。英文中的“太监”一词是由希腊语“守护床铺的人”而来的,由此也可知太监的作用。关于太监起源的时代,无法准确确定,但据传是亚述的一

  • 求上古凶兽,瑞兽的名字,介绍一些资料吧,写小说需要用到.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史百科

    上古四凶兽:穷奇、杌、浑沌、饕餮1.穷奇:《史记五帝本纪》道:“少氏有不才子,毁信恶忠,崇饰恶言,天下谓之穷奇。”少又作少、少昊,详见本文少昊目,《史记集解》注:“金天氏帝号。”;《史记集解》道此穷奇即共工氏。《史记正义》注引《神异经》道:“西北有兽,其状似虎,有翼能飞,便剿食人,知人言语,闻人斗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