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商朝有什么青铜器是有名的?

商朝有什么青铜器是有名的?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88 更新时间:2024/4/11 1:52:02

1、商代人面纹铜鼎

商代人面纹铜鼎,高38.5厘米,口长29.8厘米,口宽23.7厘米1959年宁乡黄材出土。鼎为炊器,上有两耳,便于提携,下有四足,便于加温。

商代铜鼎很多,此鼎特别引人注意的是腹部浮雕的四个人面,浓眉大眼,高鼻梁,凸颧骨,宽嘴紧闭,表情庄重。在人面的额部左右各有曲折形小角,腮两侧置兽爪。

表明此人面并不是人的面部,而是人们心目中的神或怪神的形象。腹内有“大禾”二字铭文。

2、商代豕形铜尊

商代豕形铜尊作野公猪形状,尊为酒器,猪背上开椭圆形口,设盖,腹内盛酒。以野猪作为器物形制,在现有的商代青铜器中仅此一例。

有的考古学者认为商周时期的象生动物具有表意的功能及象征的意味,艺术地表现了人们的原始宗教观念。

3、商代牛形铜觥

商代牛觥是商晚期青铜盛酒器,1977年11月在衡阳市蒸水北岸包家台子出土。包家台子南距辖神渡约1000米,东西长约200米,南北宽约100米,高出周围地面约1.5米。

其时,牛觥埋在深约1米的黑褐色土中,头部东向,周围未见墓葬痕迹,当为部落首领或长老在一场祭祀天地、祈求平安的祀典后深埋在台地中央的。

4、商代立象兽面纹铜铙

铙(náo)为乐器,经过实测,敲击正鼓和侧鼓,可以发出不同的乐声。铙的形制与稍后的钟相似,钟有钟架,属于悬挂敲击的乐器,从铙的结构看,有的可以悬挂,有的则甬部为直筒形,无法悬挂,因此,铙(náo)可能是一种甬部在下,口朝上的敲击乐器。

此铙的侧鼓有立象,钲(zhēng)部粗线条的兽面纹,钲周边有虎、鱼和乳钉相间排列的纹饰。湖南地区距今为止发现的铜铙(náo)数量较多,最重的达到221.5千克。

5、尊

[xiāo]尊为古代盛酒器。铜尊,最早见于商代。,俗称猫头鹰。在古代,是人们最喜爱和崇拜的神鸟。的形象是古代艺术品经常采用的原形。

尊一九七六年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原器为一对两只,铸于商代后期。原器通高四十五点九厘米,外形从整体上看,为一昂首挺胸的猫头鹰。通体饰以纹饰,富丽精细。

喙、胸部纹饰为蝉纹;颈两侧为夔纹;翅两边各饰以蛇纹;尾上部有一展翅欲飞的鸟,整个尊是平面的立体的完美结合。尊口内侧有铭文“妇好”二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商代人面纹铜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商代豕形铜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商代牛形铜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商代立象兽面纹铜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尊

司母戊鼎是中国商代后期(约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王室祭祀用的青铜方鼎,1939年3月19日在河南省安阳市武官村一家的农地中出土,因其腹部著有“司母戊”三字而得名,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司母戊鼎器型高大厚重,又称司母戊大方鼎,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重832.84千克,鼎腹长方形,上竖两只直耳(发现时仅剩一耳,另一耳是后来据另一耳复制补上),下有四根圆柱形鼎足,是中国目前已发现的最重的青铜器。该鼎是商王祖庚祖甲为祭祀其母所铸。四羊方尊,商朝晚期偏早青铜器。属于礼器,祭祀用品。是中国现存商代青铜器中最大的方尊,高58.3厘米,重近34.5公斤,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县黄村月山铺转耳仑的山腰上。现藏于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盂鼎中国西周早期的青铜器。为康王时贵族盂所作的祭器。传为清代道光初年于陕西岐山礼村出土。共大小两件。大盂鼎高101.9厘米,口径77.8厘米。圆形,立耳,深腹,三柱足,颈及足上部饰兽面纹。造型雄浑,工艺精湛。其内壁铸有铭文19行291字,记述康王命盂管理兵戎,并赐给香酒、命服、车马及1700余名奴隶之事,为研究西周奴隶制度的重要史料。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小盂鼎已佚,现存铭文拓本,记述盂两次征伐西北强族鬼方之事,对研究周初民族关系有重要价值。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请举例商朝时期青铜文化的三个特点?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

    中国至少在公元前三千年前已经出现了青铜制器,到了公元前十三世纪前后,中国的青铜时代已进入了繁荣时期。青铜制品包括礼器、实用器、乐器、兵器、工具、车马器、装饰品等等,其用途涉及社会生活的大部分领域。青铜器的大量应用,促使商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和艺术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明注1。考古资

  • 找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青铜器 商代的 该青铜器的名称、作用、形制特征、纹饰、铭文等相关内容.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文史百科

    司母戊鼎作用商王祭祀其母(名戊)的纪念器物。形制特征:鼎身呈长方形,口沿很厚,轮廓方直司母戊鼎立耳、方腹、四足中空司母戊鼎器型高大厚重,形制雄伟,气势宏大,纹势华丽,工艺高超,又称后母戊大方鼎,高133厘米、长110厘米、宽78厘米、重约832千克,鼎腹长方形,上竖两只直耳(发现时仅剩一耳,另一耳是

  • 中国饮食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文史百科

    国家的历史有长有短,疆域有大有小,实力有强有弱,人口有多有少,民族构成、宗教信仰、政权性质和经济结构也有差异,故而各国的饮食文化是不一样的。中国饮食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中医营养摄生学说,还有文化艺术成就、饮食审美风尚、民族性格特征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创造出彪炳

  • 西方饮食文化对中国饮食文化的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文史百科

    中西文化历来是世界文化的两大派系,而饮食在两个文化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我们将会通过大量调查得来的数据及细致的研究为您分析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异同,优劣,希望对您今后的饮食结构的改善有所帮助.历史上,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国家之一,有五千年的悠久而厚重的历史.千百年来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文化.随着时间的流逝

  • 中华传统饮食文化对人类的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中华饮食文化对周边国影响深圳饮食网世界上,凡是有华人甚至没有华人的地方,都能够见到中国饮食文化的影响。那么,中国的烹饪原料、烹饪技法、传统食品、食风食俗等等,又是怎样传播到世界各地去的呢早在秦汉时期,中国就开始了饮食文化的对外传播。据《史记》、《汉书》等记载,西汉张骞出使西域时,就通过丝绸之路同中亚

  • 商朝的政治统治具有什么显著特征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文史百科

    建立于公元前1600年,主要政治制度是内外服制度.统治特点:具有浓厚的神权色彩;建立起完备的官僚体系和法律条文制度;注重经济开发.一、先秦时期政治:从夏朝时我国开始出现了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和宗法制(宗法制的核心就是嫡长子继承制)。王位世袭制和宗法制决定了中央政权的平稳交接,而分封制

  • 青铜器在夏,商,西周是、三代发展的阶段特点各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文史百科

    青铜是人类历史上一项伟大发明,它是红铜和锡、铅的合金,也是金属治铸史上最早的合金。青铜发明后,立刻盛行起来,从此人类历史也就进入新的阶段青铜时代。中国使用铜的历史年代久远。大约在六、七千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发现并开始使用铜。1973年陕西临潼姜寨遗址曾出土一件半圆型残铜片,经鉴定为黄铜。1975年甘肃

  •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与现代饮食新潮流的结合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文史百科

    自古以来,新洲日常饮食与待客宴席古今城乡各不相同。旧时乡村主食以大米、麦面为主,腌菜以酸菜、酱萝卜、大蒜、腐豆腐等为主,鲜菜以青菜、萝卜、豇豆、蛾眉豆等为主,待汤以“漂元”、“鱼掺”炒瓜子、花生、冻米、炸鸡蛋为主,酒席多在家开设;今时乡村饮食多沿用旧习。旧时城镇居民以稀饭、干饭为主,腌菜与旧时乡村相

  • 对现代饮食文化的感想?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文史百科

    对于现代饮食文化,大部分的人现在都喜欢吃快餐。那我建议还是自己在家做饭比较安全一些,自己做的菜既安全又卫生,而且还能节省一大笔开支。

  • 西欧封建社会的特点是什么?(政治经济文化)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文史百科

    从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500年左右的欧洲历史,被西方史学家称为“中世纪”。它是古代希腊罗马文明消亡与近代资本主义社会之间的一段历史。中国历史学家习惯上称之为西欧封建社会。详细请参考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