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试列举商周青铜器的主要器型及代表性器物

试列举商周青铜器的主要器型及代表性器物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026 更新时间:2024/4/8 0:03:13

商1、商朝的青铜器主要是礼器,专用于室和贵族的礼典、祭祀等重要活动。2、青铜器物的大小、形制和数量组合,是器主等级身份和政治地位的象征。3、青铜器上还铸有浅浮雕的动物纹饰,商代人相信这些动物能帮助他们与祖先或神灵的沟通,以庇护其在世间的权力和财产。青铜器被赋予了沟通天地和支持政治权力的功能。4、装饰纹多以饕餮纹和云雷纹为主,形式复杂精致。5、器物分类细致繁冗,每种青铜器都有其专门的用途。如:温酒的叫、存酒的叫瓿、喝酒的叫爵、烫酒的叫、储酒的叫角、祭酒的叫觚、烧水的叫、煮饭的叫甑、煮粥的叫鬲、蒸食的叫、吃饭的叫簋、盛菜的叫豆。6、仿生铸造,模仿动物或建筑的形状。如像猫头鹰的尊、像犀牛的犀尊、像房子的彝等,造型都比较生动活泼。代表作品:司母戊大方鼎四羊方尊、大禾方鼎周西周铜器的早期是商代铜器的继承发展期。此期虽有若干新的因素,但总体上商代铜器的传统仍然极为强烈,很难在商周之际划出截然的界限。具体断代只能分出商末周初式和西周早期式。可确定为西周早期各王世的重器很多,武王时代有利簋、天亡簋,成王时代有尊、保卣、保尊、方鼎、德方鼎、献侯鼎、康侯鼎等,康王时代有盂鼎、宜侯簋、旅鼎、史簋、小臣速簋等,昭王时代有尊,觥、方彝、厚方鼎、令簋、令方彝、召尊、召卣、卣、鼎、小臣宅簋、尊、卣等。西周早期见的青铜礼器、食器有鼎、方鼎、鬲、、簋、;酒器有觚、爵、觯、角、觥、、、尊(包括兽禽形尊)、卣方彝、、、壶;水器有盘、等;其他器类有陈器用的禁;乐器有钟等。鼎基本保持口沿立耳、浅腹、柱足的商代式样,但方鼎的柱足已细长发展,方座的双耳或四耳簋为本期特有的形式。卣广泛流行,成组相配的定式也比商晚期稳定。纹饰仍尚繁缛,兽面纹、龙纹、不分尾的凤鸟纹、乳钉纹都较商代有新的发展,附加装饰的棱脊和立体的带角兽首形装饰很流行,也很发达。铸造通用合范法,器壁及外观普遍较厚重。到本期中后段,鼎、尊、卣、方彝、簋等的器腹呈下垂鼓出的特征,即所谓垂腹式。常见兵器基本保持商代传统,但钺已少见,戈多为短胡,并发展了浑铸的戟。短剑是本期出现并发展较快的器种。此外,还有刀、戈和矛浑铸一体的复合异形兵器。铭有了很大的发展,并成为区别商末周初铜器和周代早期铜器的重要标志。商代常见的以族徽制铭的传统,本期仍然保持,同时出现记史颂祖敬王的长篇铭文,具有明显的周文化特征。字体多有明显的波磔。总之,本期铜器形制庄重典美,花纹凝重静谧,代表了中国青铜器鼎盛阶段的发展水平。西周中期穆王时期的重器有长、簋、丰尊、丰卣、刺鼎、班簋、静簋、伯诸器等,恭、懿之际有裘卫诸器、墙盘、师遽簋、师遽方彝、永盂、鼎、、效卣、壶等。孝夷之际有钟、师晨簋、克组器群、师兑簋、方彝、谏簋、师簋等。西周中期的铜器种类有较明显的淘汰和更新趋势,酒器的觚、爵、角、、觯、觥等趋于减少和退化,同时出现了自铭“饮壶”的新型饮酒器。食器有很大的发展,列鼎制度最迟在本期形成。鼎的形制出现蹄形足,鼎腹发展成扁长方形的变化趋势,簋的发展也很快,不仅在制度上与列鼎相配,而且形制也出现敛口有盖,圈足下承三短足的新型式。、等新器种开始出现。编钟也在此期普遍形成。花纹趋于简朴,早期流行的花纹或已淘汰,或变形简化。常见的花纹有兽面纹、花冠顾首龙纹、分尾的鸟纹及新出现的直条纹、波曲纹和鳞带纹等。铭文记事性质更强,篇目更长,内容亦多格式化,早期族徽铭文已罕见,或有也已与记事铭文相配。字体多古朴、端庄,平齐无波磔。西周晚期的重器,厉王时期有簋、钟、郑季、簋、攸从鼎、从、散盘、鼎、鄂侯驭方鼎、簋等,宣王时期有颂鼎、兮甲盘、虢季子白盘、不簋、公鼎、南宫乎钟、师簋等。西周晚期的铜礼器,延续了中期形制和纹饰简朴化的变化,淘汰了中期保留的早期因素。常见器种有鼎、簋、鬲、、、壶、尊、盘、等,品种明显减少。鼎除沿用中期的垂腹鼎外,还有圜底鼎,都是兽蹄足。纹饰仅流行波曲纹,重环纹,鳞纹,直线纹,绝少见繁缛的动物纹,即如簋一类的王室重器也是直线纹。铭文多长篇,已知最长的铜器铭文(毛公鼎497字)即在此期。流于形式的为祖考作器的铭记也很流行。字体笔道圆润,讲究书法之美,但疏放草率的字体也多有发现。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现已发掘的商代主要城市有哪些组成元素?其布局特征如何?当时城市建设技术水平有哪些表现?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文史百科

    西安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居中国古都之首。西安南屏地势磅礴的秦岭,东近险拔峻秀的华山,西临冬夏积雪的太白,北连逶迤延绵的北山。四山亭亭,沃壤广野居中,宜林宜牧、宜粮宜棉、宜瓜宜果,有高山避暑、有风光览胜,故古有“膏腴天府”、“陆海丰饶”之称。西安拥有6,000多年的

  • 青铜器是什么的象征?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文史百科

    青铜器象征奴隶主的权威。青铜礼器是用来体现“礼治”的,即体现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制度特别是等级制度,因此青铜礼器是维护奴隶主统治秩序的一种必要手段,而且各级奴隶主都必须使用和他们地位相当的青铜礼器,不能超越应有的范围,否则就是非礼,所以青铜礼器使用的多寡和规模的大小代表着奴隶主的等级和地位。是青铜器时期

  • 商朝有什么青铜器是有名的?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文史百科

    1、商代人面纹铜鼎商代人面纹铜鼎,高38.5厘米,口长29.8厘米,口宽23.7厘米1959年宁乡黄材出土。鼎为炊器,上有两耳,便于提携,下有四足,便于加温。商代铜鼎很多,此鼎特别引人注意的是腹部浮雕的四个人面,浓眉大眼,高鼻梁,凸颧骨,宽嘴紧闭,表情庄重。在人面的额部左右各有曲折形小角,腮两侧置兽

  • 请举例商朝时期青铜文化的三个特点?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

    中国至少在公元前三千年前已经出现了青铜制器,到了公元前十三世纪前后,中国的青铜时代已进入了繁荣时期。青铜制品包括礼器、实用器、乐器、兵器、工具、车马器、装饰品等等,其用途涉及社会生活的大部分领域。青铜器的大量应用,促使商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和艺术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明注1。考古资

  • 找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青铜器 商代的 该青铜器的名称、作用、形制特征、纹饰、铭文等相关内容.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文史百科

    司母戊鼎作用商王祭祀其母(名戊)的纪念器物。形制特征:鼎身呈长方形,口沿很厚,轮廓方直司母戊鼎立耳、方腹、四足中空司母戊鼎器型高大厚重,形制雄伟,气势宏大,纹势华丽,工艺高超,又称后母戊大方鼎,高133厘米、长110厘米、宽78厘米、重约832千克,鼎腹长方形,上竖两只直耳(发现时仅剩一耳,另一耳是

  • 中国饮食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文史百科

    国家的历史有长有短,疆域有大有小,实力有强有弱,人口有多有少,民族构成、宗教信仰、政权性质和经济结构也有差异,故而各国的饮食文化是不一样的。中国饮食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中医营养摄生学说,还有文化艺术成就、饮食审美风尚、民族性格特征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创造出彪炳

  • 西方饮食文化对中国饮食文化的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文史百科

    中西文化历来是世界文化的两大派系,而饮食在两个文化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我们将会通过大量调查得来的数据及细致的研究为您分析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异同,优劣,希望对您今后的饮食结构的改善有所帮助.历史上,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国家之一,有五千年的悠久而厚重的历史.千百年来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文化.随着时间的流逝

  • 中华传统饮食文化对人类的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中华饮食文化对周边国影响深圳饮食网世界上,凡是有华人甚至没有华人的地方,都能够见到中国饮食文化的影响。那么,中国的烹饪原料、烹饪技法、传统食品、食风食俗等等,又是怎样传播到世界各地去的呢早在秦汉时期,中国就开始了饮食文化的对外传播。据《史记》、《汉书》等记载,西汉张骞出使西域时,就通过丝绸之路同中亚

  • 商朝的政治统治具有什么显著特征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文史百科

    建立于公元前1600年,主要政治制度是内外服制度.统治特点:具有浓厚的神权色彩;建立起完备的官僚体系和法律条文制度;注重经济开发.一、先秦时期政治:从夏朝时我国开始出现了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和宗法制(宗法制的核心就是嫡长子继承制)。王位世袭制和宗法制决定了中央政权的平稳交接,而分封制

  • 青铜器在夏,商,西周是、三代发展的阶段特点各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文史百科

    青铜是人类历史上一项伟大发明,它是红铜和锡、铅的合金,也是金属治铸史上最早的合金。青铜发明后,立刻盛行起来,从此人类历史也就进入新的阶段青铜时代。中国使用铜的历史年代久远。大约在六、七千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发现并开始使用铜。1973年陕西临潼姜寨遗址曾出土一件半圆型残铜片,经鉴定为黄铜。1975年甘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