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商代早中晚青铜的特点分别是什么?

商代早中晚青铜的特点分别是什么?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438 更新时间:2024/1/24 19:05:01

从器类、文饰、铭文等来看,商代青铜器分早中晚三期:商早期:器类:爵、、、觚、鼎、盘、、鬲。文饰:饕餮纹为主纹,饕餮尾部上卷,细线条,线条简单。平雕效果,粗线条(类似浅浮雕)有乳丁。文饰风格:简单质朴、单层花纹。浮雕,高浮雕牺首装饰。铭文:出土文物尚无铭文。商代中期:(武丁之前)器形:鼎、、爵、觚、、瓿、卣、盘、(新器类是卣和瓿)。文饰:纹饰向细密、繁复方向发展,出现了高浮雕。继承商早期的线条,新出现了鱼纹、龟纹。商代晚期:(武丁以后)器形:新出现器形、尊、斗。文饰:饕餮纹为主,渐渐流行尾部下卷的饕餮纹,出现蝉纹、勾连云雷纹、夔纹、小鸟纹。文饰风格:前段饕餮纹与蝉纹等图案开始用云雷纹衬地作底,中段文饰细密化,出现“三层花纹”(即地纹、浮雕和浮雕上的花纹),器身饰扉棱,办扳部、提梁两端饰兽首。铭文:包括祭祀的日名、庙号、族名和作器者名。

商后期制造的____________是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而_______________是青铜器中的精品。

司母戊大方鼎和四羊方尊司母戊鼎是中国商代后期(约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室祭祀用的青铜方鼎,1939年3月19日在河南省安阳市武官村一家的农地中出土,因其腹部著有“司母戊”三字而得名,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司母戊鼎器型高大厚重,又称司母戊大方鼎,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重832.84千克,鼎腹长方形,上竖两只直耳(发现时仅剩一耳,另一耳是后来据另一耳复制补上),下有四根圆柱形鼎足,是中国目前已发现的最重的青铜器。该鼎是商王祖庚祖甲为祭祀其母所铸。四羊方尊,商朝晚期偏早青铜器。属于礼器,祭祀用品。是中国现存商代青铜器中最大的方尊,高58.3厘米,重近34.5公斤,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县黄村月山铺转耳仑的山腰上。现藏于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四羊方尊器身方形,方口,大沿,颈饰口沿外侈,每边边长为52.4厘米,其边长几乎接近器身58.3厘米的高度。长颈,高圈足。颈部高耸,四边上装饰有蕉叶纹、三角夔纹和兽面纹。尊的中部是器的重心所在。尊四角各塑一羊。肩部四角是四个卷角羊头,羊头与羊颈伸出于器外,羊身与羊腿附着于尊腹部及圈足上。尊腹即为羊的前胸,羊腿则附于圈足上,承担着尊体的重量。羊的前胸及颈背部饰鳞纹,两侧饰有美丽的长冠凤纹,圈足上是夔纹。方尊肩饰高浮雕蛇身而有爪的龙纹,尊四面正中即两羊比邻处,各一双角龙首探出器表,从方尊每边右肩蜿蜒于前居的中间。全体饰有细雷纹。器四角和四面中心线合范处均设计成长棱脊,其作用是以此来掩盖合范时可能产生的对合不正的纹饰。据考古学者分析四羊方尊是用两次分铸技术铸造的,即先将羊角与龙头单个铸好,然后将其分别配置在外范内,再进行整体浇铸。整个器物用块范法浇铸,一气呵成,鬼斧神工,显示了高超的铸造水平。四羊方尊集线雕、浮雕、圆雕于一器,把平面纹饰与立体雕塑融会贯通、把器皿和动物形状结合起来,恰到好处,以异常高超的铸造工艺制成。在商代的青铜方尊中,此器形体的端庄典雅是无与伦比的。此尊造型简洁、优美雄奇,寓动于静。被称为“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四羊方尊的出土地湖南宁乡,由于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开始,出土了大批的青铜器,其出土青铜器被称为宁乡青铜器群。四羊方尊便是宁乡青铜器群的代表,也是宁乡出土最早的青铜器。这些青铜器绝大多数与殷墟出土的青铜器特征一致。四羊方尊从造型与铸造特征方面考古学者认为是典型的商代青铜器,但出土地湖南当时是“荒蛮服地”如何会出土如此精美的商代青铜器?一般认为商文化南界到淮河流域。有些专家推测宁乡一带可能是商朝的一个方国;有人怀疑是后来带入湖南地域的,但是此类说法均缺乏相关的证据。“尊”是一种盛酒器。尊一般为圆形、鼓腹、大口,也有少数方形尊。四羊方尊便是其中一例。“尊”,常与“彝”并称成组的青铜礼器,此类器物主要流行于商周时期,基本造型是侈口、高颈,圆腹或方腹、圈足较高。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是青铜尊的铸造盛期。以四羊方尊式的方形尊和觚式尊,共同特点是在器表的合范处多饰有凸起的棱脊,且通身雕满了精密繁缛的云雷纹、兽面纹、蕉叶纹,整个器物给人以雄浑厚重之感。羊在古代寓意吉祥。四羊方尊以四羊、四龙相对的造型展示了酒礼器中的至尊气象。类似像四羊方尊这样的商周时期青铜器大多属于国家文物,市场上不许流通。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什么是中国商代晚期最大的青铜鼎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后母戊鼎(原称司母戊鼎),又称后母戊大方鼎、后母戊方鼎。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高中历史学过,我记得有司母戊鼎的,呵呵。司母戊鼎是中国商代后期(约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王室祭祀用的青铜方鼎,

  • 商、周青铜器艺术特点以及发展演变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发展脉络:夏代始有青铜容器和兵器。商中期,青铜器品种已很丰富,并出现了铭文和精细的花纹。商晚期至西周早期,是青铜器发展的鼎盛时期,器型多种多样,浑厚凝重,铭文逐渐加长,花纹繁缛富丽。随后,青铜器胎体开始变薄,纹饰逐渐简化。艺术价值:中国古代青铜器不但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而且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所

  • 如何理解商朝是灿烂的青铜文明时代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文史百科

    商朝的青铜器具有时代意义,青铜器表面的纹饰有着深刻的文化意义,现在世界认识中国最多的还是陶瓷,,,中国的青铜时代了解的人很少。在那个时代青铜青铜很难生产,只有官方才可以拥有,是至高的象征。。

  • 请你谈谈商,周,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的理解和认识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

    西周青铜器从器形之间看,由于西周时期的青铜器制作方法同夏、商时期不一样,有很大的变化,都是陶范制作,且一器一范,手工制作,这样就不能铸造出相同的陶范,所以,在西周时期也是没有完全相同的青铜器造型,如果有,肯定有一件是伪器,或二者皆伪.从纹饰之间看,由于同夏、商时代一样为陶范铸成,一范一器,几乎没有完

  • 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的四个方面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文史百科

    “国之大事,在祀及戎”。对于中国先秦中原各国而言,最大的事情莫过于祭祀和对外战争。作为代表当时最先进的金属冶炼、铸造技术的青铜,也主要用在祭祀礼仪和战争上。夏、商、周三代所发现的青铜器,其功能(用)均为礼仪用具和武器以及围绕二者的附属用具,这一点与世界各国青铜器有区别,形成了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青铜器

  • 商朝祭祀什么神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文史百科

    神话,是先民对自然力量崇拜的产物,蕴含着他们对原始天地的宏大认知。我们对于远古神话的深入了解,则相当于透过祖先的眼睛去观察他们生活所在的那片天地星空,这种观察能够加深我们对民族本性的认知,以及对血脉传承的追溯。神话的主角就是神灵,而在中国传统神话中,地位最高的神灵又是谁呢?这个神,他的名讳其实一直存

  • 希波战争以少胜多的战役是什么战役?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文史百科

    马拉松战役.雅典人和同盟军1万人对马拉松附近的波斯部队30万.并成功击溃波斯人,夺取数艘战船.雅典人损失约200人波斯损失约6400人.看待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1、中国正在进行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方面推动着文化的进步,一方面又受到文化的影响和制约。2、作为现代化进程的文化背景,以小农经济为

  • 商朝 是奴隶社会吗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文史百科

    商朝是奴隶社会。根据马克思历史理论,夏、商、周三代被定性为奴隶社会。奴隶社会是马克思主义五大社会形态之一。马克思主义认为,随着石器的发展,金属工具的出现,以及生产进一步发展,劳动生产率有了较大的提高。社会产品除维持人们的生活必需以外,开始有了剩余。剩余产品的出现,一方面为一部分人摆脱繁重的体力劳动,

  • 夏商时期的刑罚特别可怕,究竟会多么的让人不寒而栗?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文史百科

    提到我国古代最有礼的朝代,相信许多人会认为是周朝。毕竟周礼一词大名鼎鼎,孔子也穷尽一生想要克己复礼。作为我国礼乐制度高度发达的朝代,周朝确实称得上是后世尚礼文化的源流。不过,崇尚礼法并不代表着就不会采用刑罚,礼乐制度是用来维护等级和统治,可一旦它不管用,用刑则成为了更加行之有效的办法。举例来说,在西

  • 汉服与中国传统文化有什么渊源?汉服是等级制度的产物吗?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文史百科

    关于汉服这一话题,很多人曲解了原本汉服真实的本意与价值。注:复兴是指整个中华民族的复兴,文化复兴其中就包括了服饰文化,既华服夏装华夏服饰。这其中所指的是中华疆域内的所有民族服饰在内的服饰文化。这就是复兴文化及服饰文化的真实本意所在。商朝服饰服饰文化传承与延续说得简单一点,就是历史的继续。为什么这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