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魏延身上有哪三个问题,无时无刻不压在诸葛亮的心头?

魏延身上有哪三个问题,无时无刻不压在诸葛亮的心头?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033 更新时间:2024/1/2 12:13:55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诸葛亮为什么不喜欢魏延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魏延的名字问题。这个问题,一直被众多历史学家和三国爱好者们忽略了,但实际上,这是个非常直观且明显的原因。魏延的名字,不管我们怎么拆文解字,得到的都是对蜀汉不利的结果,魏国国祚的延长?魏国疆土的绵延?魏国寿命的延续?而我们诸葛丞相奋斗一生的终极理想,正是要终结魏国,兴复汉室,所以,诸葛亮每每看到魏延或者听到魏延的名字,心里面就气不打一处来。我们千万不能以现代的唯物科学思想去揣测古人的思维模式,毕竟那是2000年前的三国时代,封建迷信思想才是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强如诸葛亮,也不可能用跨时代的科学思想去看淡魏延这个名字的含义,所以,这就注定了诸葛亮对魏延横挑鼻子竖挑眼,怎么看怎么讨人厌!有人可能要问,那同样时代的刘备怎么就能做到忽略魏延的名字呢,那您不妨再想一想,刘备一生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是要匡扶汉室吗?当然不是!刘备是要扩大地盘,进而睥睨天下,他才不管这个天下是叫魏叫蜀还是叫汉呢,只要是他的天下就行!所以,志在地盘和权力的刘备是能够容忍魏延这个名字的,而志在兴复汉室的诸葛亮是无论如何也忍受不了魏延这个名字的。

第二,魏延的相貌问题。简而言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魏延"脑后有反骨"这一外貌问题,致使诸葛亮自始至终都不喜欢魏延,甚至对他怀有深深的偏见、戒备乃至敌意!可笑吗?其实并不可笑!我们读历史,一定要站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去看待每一个问题,那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那是一个人均外貌协会中层干部的年代!比如,曹操是当仁不让的外协北方分会会长,所以才会对"美髯公"关羽拜将封侯、才会在长坂坡对赵子龙"不得杀之,只能生擒",才会棒打丑男张松,比如,刘备是外协西南分会会长,所以才会在葭萌关的人群中多看了一眼就迫不及待的想要召降"锦马超",所以才会罕见的排斥三国第一丑男庞统这个不世人才,由此看来,诸葛亮对魏延的外貌偏见就不难理解了,我甚至怀疑,以魏延的反骨外貌,即使再换个新东家,大概率也是同样的的凄凉结局,这是魏延的个人悲剧,更是诸葛亮和蜀汉的悲剧。结果呢,魏延长期熏染在诸葛亮的外貌歧视、语言冷暴力之下,越过越憋屈,不得不黑化,最终走上了"不得不反"的人生绝路!

第三,魏延的个人黑历史。诸葛亮之所以不喜欢魏延,还有一个众所周知的原因就是魏延曾经弑杀旧主,特别是长沙战役,我们先来复盘一下,当时,刘备诸葛亮大兵压境,一则要拿下长沙,稳固荆州统治根基,二则要考察干部,看看韩玄、黄忠、魏延这些人物都有什么能耐,所以,长沙战役自始至终,刘备诸葛亮都坐在现场直播的看台上,记录着相关人物的临场发挥,考察结果如何呢,黄忠与关羽大战几百回合不分胜负,拿出了堪称满分的考卷!韩玄敏锐的洞察了黄忠与关羽的两次礼尚往来,堪称三国时代的名侦探柯南!只有魏延交出了不及格的考卷,他没有得到上台表演的机会,情急之下居然手刃顶头上司韩玄,为自己强行加戏,惹得主考官刘备诸葛亮一时愕然。刘备毕竟是见多识广的人,吕布也好,自己也好,哪个不是三姓家奴呢,愕然之后就是释然,人无完人嘛,能为我所用就欧了!但诸葛亮何曾经历过这种场面,太血腥了!太叛逆了!太阴暗了!太不仗义了!太下三滥了!以至于立马就要把魏延拉出去枪毙,要不是刘备护着,魏延当时就要领盒饭了,不过,魏延虽然活着,却像是余华笔下福贵的那种活着,从此开始了他在诸葛亮手下憋屈而痛苦的职业生涯。

结语:魏延的名字问题、外貌问题、个人历史问题,这三个问题犹如三座大山,无时无刻不压在诸葛亮的心头,同时也牢牢的压住了魏延的职业生涯,因此,诸葛亮厌恶了魏延一辈子,魏延憋屈痛苦了一辈子,最后魏延一脚踢翻了诸葛亮的禳星烛火,诸葛亮则密令马岱择机斩杀魏延,两人的恩怨情仇可能要到阴曹地府里继续清算了…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为贾蓉的欲望买单的人,为何不是贾珍,而是贾琏?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文史百科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一般认为前80回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后40回作者为无名氏,整理者为程伟元、高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些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

  • 汉末三国时期,取得成功的群雄都有一个什么共同特点?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史百科

    东汉末年,由于土地兼并越加尖锐,地主豪强拥有自己的兵马,再加上朝廷内部政治腐朽黑暗,外戚宦官干政,又无力管辖地方势力,因而造成群雄割据的局面。而这些割据势力又有着不同的兴起过程与发展脉络,反映出那个动乱时代的多元面向。那么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汉末三国的群雄要想成功为什么必须与某些士族集团合

  • 长孙无忌、褚遂良为什么要将刘洎视为"眼中钉"?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文史百科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以刚正著称的大书法家褚遂良为什么要诬陷贞观

  • 三国时期,所谓的"张辽八百破十万"究竟是怎么回事?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文史百科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张辽在逍遥津为什么只用八百人就击溃了孙权的十万大军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建安二十年(215年),曹魏大将张辽在逍遥津(今安徽省合肥市东

  • 先天政变中,李隆基有将太平公主作为主要政变目标吗?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文史百科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唐玄宗李隆基发动“先天政变”真的是为了打倒

  • 李靖也立了不少战功,为什么差点两次被李渊杀掉?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文史百科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唐高祖李渊当年为什么两次想要杀死“大唐军神

  • 周瑜与鲁肃的政见不相同,为何周瑜推荐鲁肃接替自己?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反刘派”的周瑜为什么推荐“亲刘派”的鲁肃接替自己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东吴在汉末三国时期有“四大都督(周瑜、鲁肃、吕蒙、陆逊)”,为

  • 韦皇后和安乐公主毒杀中宗后,为何立李重茂为帝?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文史百科

    《新唐书·卷五·本纪第五》记载:“景云元年六月壬午,韦皇后弑中宗,矫诏立温王重茂为皇太子。………甲申,乃发丧。又矫遗诏,自立为皇太后。皇太子即皇帝位,以睿宗参谋政事,大赦,改元曰唐隆。”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韦皇后和安乐公主毒杀中宗后,为何立李重茂为帝?李重茂,即唐殇帝,唐朝第六位皇帝,唐中宗李显

  • 曹操为何能够对与自己有杀子之仇的张绣既往不咎?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文史百科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曹操为何不杀掉与自己有“杀子之仇”的张绣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公元199年,汉末军阀强人袁绍为了南北夹攻曹操,派遣使者去往南阳郡招降张

  • 曹操一直不计前嫌,为什么却杀了主动归降的吕布?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文史百科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喜爱人才、善用降将的曹操为什么要杀了主动归降的吕布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建安三年(198年),曹操经过苦战终于彻底击败了占据徐州的军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