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明末时期四川人民过的有多惨?人烟俱绝尸横遍野

明末时期四川人民过的有多惨?人烟俱绝尸横遍野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552 更新时间:2024/1/15 12:51:42

明朝末年民不聊生,那么当时的四川人民过的有多惨?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吧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关于明末张献忠吃人的传说非多,相关的争论也非常多。其实,吃人的并不止张献忠,土匪、军阀、野兽都有吃人行为,只不过,张献忠太出名了,所以罪名都被推到了他的身上。谁叫你是全国知名的流寇呢?不黑你黑谁?当然,也有为张献忠平反过头的,认为他根本没有吃人,这也不符合历史。事实上,张献忠杀人也是为了供军食,这个在当时属于很普遍的现象。要知道,在崇祯年间,全国范围内的吃人事件并不少见。如崇祯元年陕西大饥时,“饮人骨以为薪,煮人肉以为食”。崇祯九年,山西大饥,人相食。崇祯十年,浙江人相食。崇祯十二年,河南人相食。崇祯十三年,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等地人相食……因此我才说,四川吃人事件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

当时,在四川就有一股土匪叫“摇黄贼”,因为抢不到粮食,就以人为食。当时那些吃人的土匪都号“土暴子”,经常以人为粮。而且吃人还吃出了名目:比如下羹羊、饶把火、合骨烂等,这些名目到底是什么样的,我就不解释了。杀人手段更是不输电锯杀人狂。怎么玩呢?我还是直接引用言文原文吧,就不翻译了:炮烙吊烤后,尽杀绅士及军民老弱男妇,掳其少妇幼子女入营。所获壮丁,用湿牛皮条绳之,文其面背粮,无人得脱。积尸遍地,臭闻千里。每以小儿抛空中,下用长枪刃接儿承之,使儿横签刀上,手足抓跑如飞状。众则哄然大笑。又见将人活绑树上,于肘下戳洞,盘出其肠,缠其身以为乐。又见将小儿提手足,以儿头撞钟,鸣则髓出,众皆称快。大家看到是不是觉得很邪恶,很恶心?其实还好,这还不是最恶心的记载。更恶心的记载,欧阳直是这样说的:有乡绅范文光弟,奉其母太夫人诣公求济,赠以斗豆,米数升。归夜,即为恶邻所劫。并杀其弟为资。太夫人老弱无肉,乃舍之去。太夫人奔控,公发兵捕至,解验,有腌人肉数方,壮如腊羊,惟皮上细森森如簇,每次看到这个我都想吐,主要是“细毛森森如簇”这句话,太让人毛骨悚然了。所以,只要这帮土匪去过的地方,都是“人烟俱绝”。而且川南、川北的人们害怕“土暴子”的程度超过了害怕张献忠,可见这帮人残暴到了什么地步。到了顺治四年,由于当时四川战乱不止,生产没有恢复,再加上自然灾害仍在继续。因此,吃人的现象变的更加严重。很多人死了后,马上就会被其他人割了吃掉。最后他们活人也不放过,连明朝大学士刘宇亮的儿子都不能幸免,被土匪抢去吃掉。这样一来,很多地方就人迹断绝,被虎、豹等野兽占领。像清军第一次去成都的时候,就发现成都已经成为野生动物园,城内外“皆野树丛莽”,导致清军只能在城上建造营地,以防虎豹。然而几年后,连死尸也没了,蛇鼠之类的都被吃光了,这导致虎豹也无法在这片土地上生存下去。

这时候的四川,一斗米价已经暴涨到了30到50金,因此还出现了人肉市场。如在茂州(今茂汶),男子肉就是每斤七钱金,女子肉每斤八钱金。形成了米贵人贱的局面。所谓30金,就是30两银子的意思。根据我的换算,明代1斗大致为1.54斤,明代1两约为37.3克,明代1斤为595克,1钱则为3.125克,现在国内白银价格约为一克白银3.18元。也就意味着,1.54斤的大米,如果折算为现代的价格的话,37.3克×50两×3.18元=5930.7元,595克人肉的价格则是:3.125克×8钱×3.18元=79.5元。你们看,这价格差距有多大?

根据清朝《烬录》的说法:四川死于献贼(张献忠)之屠戮者三,其死于摇黄之掳掠者二,因乱而相残杀者又二,饥而死者及二,其一则死于病也。这个数字有意把清军和明军给隐去了。其实,明清两军也吃人。当事人欧阳直就提到过明军的吃人的事。他说,每次听当兵的说某处饥人食人肉某处某处被其人食,他还不相信,后来一个他信得过的人告诉他,我辈久无粮食,都是靠以人为食啊。他这才相信是真的。至于清军,总兵马化豹在塘报中就提到:“凡捉获贼徒,未奉职令正法,三军即争剐相食。本职若敢妄言,难泯官兵之口。”可见,清军也是一样吃人的。

所以,欧阳直后来毫不客气地说:自从顺治二年到六年,四川九府一百二十州县,只有遵义、黎州、武隆等处免于屠杀,上南一带稍有孑遗。其余地方都被屠尽杀绝,并无人种。这些人初则采芹挖蕨,继食野草,剥树皮。草木俱尽后,人遇则相食。可见,明末清初四川遭到的破坏有多严重,以至于后来清朝不得不进行湖广填四川。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决定立李治为太子后,唐太宗当着长孙无忌的面说了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文史百科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李治被立为太子时,唐太宗说了一句预示长孙无

  • 给薛宝钗当垫脚石,贾探春内心真的是心甘情愿吗?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文史百科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一般认为前80回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后40回作者为无名氏,整理者为程伟元、高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些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

  • 在司马懿诛灭曹爽的时候,为何很多曹魏忠臣都很支持?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史百科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司马懿诛灭曹爽的时候,为什么很多曹魏忠臣都表示支持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首先,司马懿是曹魏的元老,曹丕时期就是托孤大臣,到了曹芳时期已

  • 诸葛亮为了让关羽活命,请他务必记得哪八个字?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文史百科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关羽领命守荆州时,他曾反复告诫8个字,可惜关羽不当一回事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关羽是个文武双全的奇才,不仅武功盖世,还熟悉兵法;不过,

  • 古人最早一天只吃两餐,那么后来是如何发展到"一日三餐"的?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文史百科

    一开始物资所限,人们的餐食就跟《黄帝内经》所述一样:“饥则求食,饱则弃余”,没有固定的时间,后来社会发展起来后,相应的用餐礼仪和时间都出现了。古人最早一天只吃两餐,那么后来是如何发展到“一日三餐”的?一日两餐到一日三餐的演变饥一顿饱一顿的情况下,人们没有意识也没有那个精力讲究什么一日几餐。一日几餐是

  • 为什么说夷陵之战不是一场"以少胜多"的战争?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文史百科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蜀汉与东吴的“夷陵之战”是不是一场“以少胜多”的战争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章武元年(221年),爆发了汉末三国时代三大决战的最后一场大

  • 为什么在多次北伐战争之中,诸葛亮最终都失败了?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文史百科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刘备死后,为何诸葛亮屡战屡败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诸葛亮的才能、品格倍受后世敬仰,故常被尊称为武侯、诸葛武侯。后民间小说、戏曲谓其通晓

  • 探索元祐更化的具体过程,带来了哪些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文史百科

    元祐更化又称元祐党争,是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在元祐年间(1086~1093)推翻王安石变法的事件。元丰八年(1085)春,宋神宗赵顼病死,其子宋哲宗赵煦即位,年仅十岁,其祖母宣仁太后以太皇太后的身份执政。元祐更化,发生在王安石变法十余年后,是北宋新旧党争全面爆发的一个转折点。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

  • 作为官渡之战的头号功臣,许攸为什么会被曹操所杀?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文史百科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曹操为什么杀了官渡之战的头号功臣兼自己少年的好友许攸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建安四年(199年)至建安五年(200年),曹操与袁绍进行了

  • 西华门在故宫的哪个方位?以前是用来做什么的?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文史百科

    想知道西华门在故宫的哪个方位?以前是用来做什么的吗?西华门是紫禁城的西门,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西华门西向,与东华门遥相对应,门外设有下马碑石。西华门与东华门形制基本相同,平面矩形,红色城台,汉白玉须弥座,城台当中辟3座券门,券洞外方内圆,门钉为纵九横九。城台上建有城楼,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基座围以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