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自曹丕去世后,为何曹氏宗亲再也无力阻止外臣夺权?

自曹丕去世后,为何曹氏宗亲再也无力阻止外臣夺权?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703 更新时间:2024/1/15 18:11:02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第六十九》记载:“冬十月乙卯,汉帝告祠高庙,使行御史大夫张音持节奉玺绶诏册,禅位于魏。王三上书辞让,乃为坛于繁阳。辛未,升坛受玺绶,即皇帝位,燎祭天地、岳渎,改元,大赦。”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自曹丕去世后,为何曹氏宗亲再也无力阻止外臣夺权?

曹丕是曹魏开国皇帝,父为魏武帝曹操,母为武宣皇后卞夫人。建安二年,长兄曹昂战死宛城之后,有能力继承曹操基业的除了曹丕之外,还有曹植与曹冲,可曹冲不幸英年早逝,因此曹操身边的臣子们都将注意力集中在了曹丕与曹植身上。无奈曹丕有司马懿吴质等顶尖谋士,最终在继承权的争夺战中战胜了曹植,被立为魏王世子。

之后,曹操病逝,曹丕顺利继承魏王之位,最后在黄初元年,以帝王身份正式登上历史舞台。《三国志·魏书·文帝纪》记载:“黄初元年十一月癸酉,以河内之山阳邑万户奉汉帝为山阳公,行汉正朔,以天子之礼郊祭,上书不称臣,京都有事于太庙,致胙;封公之四子为列侯。追尊皇祖太王曰太皇帝,考武王曰武皇帝,尊王太后曰皇太后。”

曹丕登基之后,为了不让曹魏如同汉朝一样受宦官与外戚的影响,就颁布诏令“其宦人为官者不得过诸署令”、“群臣不得奏事太后,后族之家不得当辅政之任,又不得横受茅土之爵”。《三国志·魏书·文帝纪》记载:“九月甲午,诏曰:‘夫妇人与政,乱之本也。自今以后,群臣不得奏事太后,后族之家不得当辅政之任,又不得横受茅土之爵;以此诏传后世,若有背违,天下共诛之。’”

除此之外,曹丕还过渡削夺藩王们的权利,他不仅要求藩王们的封地要时常更换,没有治权与兵权,而且每天还要受到严格监视,可谓是形同囹圄。如黄初二年(221年),曹植被徙封安乡侯(今河北晋州侯城),同年七月又改封鄄城侯(今山东鄄城县),而到了黄初三年,曹植晋升为鄄城王,但却又在黄初四年,徙封雍丘王。

《三国志·魏书·文帝纪》:“三月乙丑,立齐公叡为平原王,帝弟鄢陵公彰等十一人皆为王。初制封王之庶子为乡公,嗣王之庶子为亭侯,公之庶子为亭伯。甲戌,立皇子霖为河东王。甲午,行幸襄邑。夏四月戊申,立鄄城侯植为鄄城王。癸亥,行还许昌宫。五月,以荆、扬、江表八郡为荆州,孙权领牧故也;荆州江北诸郡为郢州。”

这样的举措虽然能保证曹魏不受宦官、外戚、藩王们的影响,但却留下了隐患。这个隐患就是曹氏宗亲们手中没有兵权,以致于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事变时,将曹爽集团一举击溃。甚至到了咸熙二年(即265年),司马昭之子司马炎逼迫曹奂禅让,改国号为晋,曹魏灭亡。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袁绍因病去世后,河北袁氏究竟是怎么分崩离析的?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文史百科

    东汉末年,由于土地兼并越加尖锐,地主豪强拥有自己的兵马,再加上朝廷内部政治腐朽黑暗,外戚宦官干政,又无力管辖地方势力,因而造成群雄割据的局面。而这些割据势力又有着不同的兴起过程与发展脉络,反映出那个动乱时代的多元面向。那么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袁绍死后,河北袁氏军阀为什么立刻就分崩离析并走向

  • 丝绸之路诞生于哪个朝代?是西汉开始才有的吗?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文史百科

    众所周知“丝绸之路”一般是指以古代长安城(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那么丝绸之路诞生于哪个朝代?是西汉开始才有的吗?“丝绸之路”的概念是由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于1877年提出的,他在著作《中国》一书中将“从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间,中国与中亚、中国

  • 诸葛亮草船借箭之所以带上鲁肃,主要是哪两个原因?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文史百科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诸葛亮草船借箭为什么一定要带上鲁肃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诸葛亮草船借箭带上鲁肃有两个原因。一、方便调度诸葛亮是一个人代表刘备军到东吴参

  • 满洲八旗、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文史百科

    清朝时期,旗人与民人界限分明,八旗犹如国中之国。那么满洲八旗、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之间的区别是什么?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八旗之间的差异满洲八旗与统治者同属一个民族,且满洲各旧部归降较早,在三部之中地位最高。蒙古在清代被满族统治者引为盟友,世代联姻,

  • 为何只要李勣明确支持唐高宗,就不用担心长孙无忌?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文史百科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得到李勣的支持后,唐高宗为什么就能下决心跟

  • 历史上出皇帝最多的姓氏是哪个?详解皇帝众多的"李姓"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文史百科

    历史上出皇帝最多的姓氏是哪个?那必须是“李姓”啊,首先就是唐朝时期的李氏家族,当年李渊在隋朝末期带着儿子李世民走南闯北的打天下,终于在618年建立了此后辉煌二百余年的唐朝。而李渊当上皇帝后偏心长子李建成,对有功的李世民不闻不问,再加上李建成善妒,总是刻意陷害李世民,让他忍无可忍之下发动了玄武门之变,

  • 面对几十万突厥大军,唐太宗究竟是如何让其退兵的?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文史百科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唐太宗李世民是如何吓退兵临长安的突厥大军的

  • 从夷夏异制到华夷一体,中间都经历了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史百科

    中华历史源远流长,其中从夷夏异制到华夷一体,中间都经历了什么?其实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这种转换就开始了,华夷之间开始逐渐走向联合。一、华夷观念的产生与发展1.“中国”的观念的不断演化首先在“中国”这个观念产生之前,应该先出现“国家”的观念,关于这一点,应该追溯到原始社会末期。尧舜之后,大禹将部落主人的

  • 诸葛亮对曹魏的五次北伐,真的动摇了蜀汉国本吗?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史百科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有人说诸葛亮北伐加速了蜀国的灭亡,果真如此吗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第一次,街亭失守,被迫退兵。蜀汉建兴六年(228年),诸葛亮派镇东将

  • 为什么说糜芳选择投降东吴与关羽并没有多大的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史百科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糜芳为何会在刘备最辉煌的时候投降东吴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事实上,糜芳之所以会在刘备最辉煌的时候选择投降东吴,和关羽并没有多大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