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邢道荣为什么会被后世封为"三国第一猛将"?

邢道荣为什么会被后世封为"三国第一猛将"?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胖次 访问量:3061 更新时间:2023/12/18 11:51:07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邢道荣为什么是三国第一猛将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句,"凭末将手中这把梨花开山斧,定教张飞赵云之流有来无回"。这句话看似朴实无华,实则暗藏杀机,什么是"梨花开山斧"?"梨花"是柔弱的代表,毕竟"哭若梨花带雨""一朵梨花压海棠"嘛,而"开山"和"斧"则是刚毅的代表。由此可见,邢道荣将军掌握的是刚柔相济的武艺,仅从这点上看,他的武艺就已经胜过关羽张飞的"大刀""长矛"这一类的"至刚"功夫了。这还只是这句话的前半句,而后半句中的"有来无回"就更让人不寒而栗了,字面意思很简单,赵云张飞之流能来但是回不去,问题在于,为什么回不去呢,只能有两种解释,其一就是战死了,其二就是投降了,这说明,邢道荣将军,不仅武艺高强,能够瞬间击毙敌将,更有一套攻心战术,能够让敌将心甘情愿的投降,如此文武兼备的能力,在整个三国时期恐怕是找不出第二个人来了。

第二句,"说出吾名,吓汝一跳,我乃是零陵上将军邢道荣"。这句话看起来好像也没什么特别之处,但是我们不要忘了,邢道荣将军在说这句话时,面对的是谁?是早已声名赫赫的诸葛亮张飞赵云,即便如此,邢道荣将军仍然能够如此气定神闲、大义凛然,为什么呢,原因无非是两个字:"自信"。接下来,我们再仔细分析一下这句话,其重点就在于"吓汝一跳"这四个字上,我们知道,河北名将文丑在面对实力强大的关羽时"心怯而走",曹军在当阳桥面对张翼德的狮吼功时"无敢近者",而"吓汝一跳"这四个字,在威力和效果方面,肯定是要远远超出"心怯而走"和"无敢近者"的,这再次说明,邢道荣将军在两军对垒现场有多么的气势磅礴!还有,这句话后半部分中所提及的"乃是上将军",也体现了邢道荣的过人之处,毕竟,强如刘备,也不过就是个"左将军",二人仅从职务职级上就高下立判了,而所谓的"战神"潘凤,也不过是号称"上将潘凤",众所周知,"将"和"将军"的区别还是很大的,"将军"二字体现了邢道荣具有更高的专业化素养和更强大的现代化水平!

第三句,"吹牛!赤壁鏊兵,世人皆知乃周瑜之谋,干汝何事,还敢夸口,待我取尔狗头"。当时诸葛亮正在吹嘘自己如何用计取得赤壁大胜,邢道荣用这句话给了诸葛亮当头一棒,可谓是句句在理、字字诛心!我们来分析一下,"吹牛"二字,上来就给诸葛亮定了调子,要知道,在中国古代,是特别看重谦逊、低调、内敛这一类的优秀品质的,邢道荣上来就给诸葛亮贴上了"吹牛"的标签,真可谓是打蛇打七寸、挖树先挖根!"赤壁鏊兵,世人皆知乃周瑜之谋,干汝何事",这句话则是邢道荣将军对"吹牛"二字的精准诠释,本来就是嘛,赤壁之战是周瑜的功劳,诸葛亮却借罗贯中之手摘取了这一重大胜利果实,如此伎俩,能瞒的过泛泛之辈,却最终被邢道荣将军一语揭穿,不是你打的却硬要贪天之功,谎言重复一万遍终究还是谎言!最后,邢道荣将军用"取尔狗头"收尾,更是体现了他对侵略者的极度憎恨和对吹牛者的极度鄙视,从而将现场气氛完全调动了起来,这还未开打,邢道荣将军就已经立于不败之地了,诸葛亮此时就只能乘四轮车默默退入阵中再做良图。

第四句,"你就是那个浪得虚名的涿郡屠户?看我拿你!"这是邢道荣面对张飞挑衅时说的一句话,此言一出,可谓是"六宫粉黛无颜色,三国英雄无好汉"了。张飞何许人也,他可是单挑吕布一百回合不分胜负、当阳桥上用狮吼功喝退百万曹军的人物,可即便是如此人物,在邢道荣将军的眼里,也不过是"浪得虚名的涿郡屠户",能够如此蔑视张飞,可见,邢道荣的武艺已经到了高深莫测的程度了。以上还不是这句话的重点,笔者认为,邢道荣这句话的重点是最后四个字"看我拿你!",一般来说,临阵"斩将""擒将"都不足为奇,而我们的邢道荣将军,偏偏用了"拿"这个字,这就非常值得玩味了,笔者认为,"拿"这个字,至少体现了三点,其一,邢道荣将军武艺极其高强,他擒张飞犹如当年吕布擒纪灵的"如提童稚",其二,邢道荣将军有好生之德,即使是张飞这样的杀人如麻之辈,邢道荣将军也想要"拿"住他以后再慢慢感化他,其三,这再次体现了邢道荣将军充分的自信心,他看着张飞的小丑跳梁,就好像如来佛祖看着孙悟空在自己的掌心中蹦跶,想"拿"你还不是分分钟的事!

结语:从邢道荣将军上面的四句话中,我们足以看出,他是一个武艺高强的人,一个能言善辩的人,一个胸有成竹的人,一个实事求是的人,一个爱憎分明的人,一个宅心仁厚的人,因此,他被后世封为"三国第一猛将",可谓是实至名归、当之无愧的。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太子之争中,李元吉为什么不联合李世民干掉李建成?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文史百科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李元吉为什么要跟大哥李建成一起对付二哥李世

  • 诸葛亮如何在合理的范围内给予魏延最大的保护?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文史百科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在真实的汉末三国历史上,武侯诸葛亮对魏延究竟怎么样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与《三国演义》里的魏延相比,历史上的魏延崭露头角的时间其实很晚

  • 在红楼梦中,为何说林黛玉必然具备与生俱来的善良?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文史百科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一般认为前80回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后40回作者为无名氏,整理者为程伟元、高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些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

  • 自曹丕去世后,为何曹氏宗亲再也无力阻止外臣夺权?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文史百科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第六十九》记载:“冬十月乙卯,汉帝告祠高庙,使行御史大夫张音持节奉玺绶诏册,禅位于魏。王三上书辞让,乃为坛于繁阳。辛未,升坛受玺绶,即皇帝位,燎祭天地、岳渎,改元,大赦。”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自曹丕去世后,为何曹氏宗亲再也无力阻止外臣夺权?曹丕是曹魏开国皇帝,父为魏武帝曹操,

  • 袁绍因病去世后,河北袁氏究竟是怎么分崩离析的?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文史百科

    东汉末年,由于土地兼并越加尖锐,地主豪强拥有自己的兵马,再加上朝廷内部政治腐朽黑暗,外戚宦官干政,又无力管辖地方势力,因而造成群雄割据的局面。而这些割据势力又有着不同的兴起过程与发展脉络,反映出那个动乱时代的多元面向。那么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袁绍死后,河北袁氏军阀为什么立刻就分崩离析并走向

  • 丝绸之路诞生于哪个朝代?是西汉开始才有的吗?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文史百科

    众所周知“丝绸之路”一般是指以古代长安城(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那么丝绸之路诞生于哪个朝代?是西汉开始才有的吗?“丝绸之路”的概念是由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于1877年提出的,他在著作《中国》一书中将“从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间,中国与中亚、中国

  • 诸葛亮草船借箭之所以带上鲁肃,主要是哪两个原因?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文史百科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诸葛亮草船借箭为什么一定要带上鲁肃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诸葛亮草船借箭带上鲁肃有两个原因。一、方便调度诸葛亮是一个人代表刘备军到东吴参

  • 满洲八旗、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文史百科

    清朝时期,旗人与民人界限分明,八旗犹如国中之国。那么满洲八旗、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之间的区别是什么?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八旗之间的差异满洲八旗与统治者同属一个民族,且满洲各旧部归降较早,在三部之中地位最高。蒙古在清代被满族统治者引为盟友,世代联姻,

  • 为何只要李勣明确支持唐高宗,就不用担心长孙无忌?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文史百科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得到李勣的支持后,唐高宗为什么就能下决心跟

  • 历史上出皇帝最多的姓氏是哪个?详解皇帝众多的"李姓"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文史百科

    历史上出皇帝最多的姓氏是哪个?那必须是“李姓”啊,首先就是唐朝时期的李氏家族,当年李渊在隋朝末期带着儿子李世民走南闯北的打天下,终于在618年建立了此后辉煌二百余年的唐朝。而李渊当上皇帝后偏心长子李建成,对有功的李世民不闻不问,再加上李建成善妒,总是刻意陷害李世民,让他忍无可忍之下发动了玄武门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