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邓艾能灭蜀国的原因是什么?他为什么能取得胜利?

邓艾能灭蜀国的原因是什么?他为什么能取得胜利?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485 更新时间:2024/1/17 23:50:22

根据历史记载,公元263年,魏国司马昭兵分三路,共十六万人进攻蜀汉,那么邓艾能灭蜀国的原因是什么?他为什么能取得胜利呢?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其中原因,一起看看吧。

西路邓艾领兵三万出狄道,进攻沓中的姜维,中路诸葛绪领兵三万进攻阴平,以阻截姜维的退路,东路钟会率领剩下的十万进攻汉中。结果虽然钟会顺利攻下汉中,但他们的计划被姜维识破。

姜维知道汉中失守的消息后,没有和邓艾的军队纠缠,直接绕过邓艾千里奔袭剑门关而来,姜维率领蜀军主力,依据剑门关的天险,成功将钟会的八万大军阻挡于关外,寸步难行。魏国大军在剑阁前被挡住一个月后,粮草不济,准备退军。

就在此时,邓艾大胆的提出了“偷渡阴平,从涪城走左儋道进攻绵竹”的大胆计划。据《三国志·邓艾传》中记载:冬十月,艾自阴平道无人之地行七百余里,凿山通道,造作桥阁。山高谷深,志为艰险,又粮运将匮,频淤危殆。艾以毡自裹,推转而下。将士皆攀木缘崖,鱼贯而进。

一路上崇山峻岭,渺无人烟,行动极是艰难。来到摩天岭时,尽见峻壁巅崖,不能开凿,眼看陷入绝境,邓艾的儿子和开路的士兵纷纷痛哭起来。这时邓艾率先以毡裹身,从高山滚了下去,其他人一看主将如此英勇,不敢落后,也如法遵行,有毡的依法制,无毡的用绳索拴住腰,攀木挂树,鱼贯而进,悄悄地越过了摩天岭。总所经路险,约有700余里,此时邓艾手下也只剩下2000余人的残军。

邓艾率军度过阴平之后全军疲惫,当邓艾抵达涪城时,涪城守卫马邈以为神兵天降,居然不战而降。于是邓艾率领全军在涪城休整后,率军南下直逼成都。

蜀国君主刘禅听闻后,让诸葛亮之子诸葛瞻率禁卫军到达梓潼阻截邓艾。黄崇建议诸葛瞻迅速占领险要,以逸待劳,把邓艾消灭在山区。可是诸葛瞻犹豫不决,丧失良机使邓艾进入平原,于是只能回援成都,双方在绵竹遭遇。本来诸葛瞻初战占优,邓艾于是亲自督战,由于禁卫军缺乏战斗经验,被邓艾翻盘,诸葛瞻父子战死沙场,禁卫军全军覆没。

成都的刘禅听到诸葛瞻兵败的消息,顿时不知所措,昏倒于地。刘禅意欲南逃南中或者投奔东吴,均被谯周否决,在谯周、张绍(张飞之子)、邓良(邓芝之子)的劝说下,刘禅选择投降。刘禅率领文武百官、皇亲国戚,抬着棺材,手捧印绶向邓艾投降。

至此,邓艾偷渡阴平,奇袭涪城,戮战绵竹,终于攻破蜀国腹地成都,结束了蜀国刘禅的统治。邓艾于是完成了古代军事史上的一个奇迹,以2000人灭亡了一个国家。偷渡阴平之役也被载入军事史册。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本就有管家能力的李纨,为何不愿意去施展自己的才华?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文史百科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一般认为前80回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后40回作者为无名氏,整理者为程伟元、高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些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

  • 诛吕功臣为什么基本放弃了控制汉文帝刘恒的想法?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文史百科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是中国历史上的朝代,共历十二帝,享国二百一十年(也有认为汉始于公元前206年一说),史书又称为“前汉”“先汉”,定都长安(今陕西西安)。那么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看似软弱的汉文帝为什么没有沦为西汉诛吕功臣们的傀儡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高后八年(前180年

  • 被诸葛亮"宠坏"的魏延犯了一个什么样的重大错误?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史百科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既然诸葛亮对魏延很好,魏延为什么要在诸葛亮去世后起兵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诸葛亮执政时代,魏延凭借自己的资历战功和丞相的信任重用而欺

  • 从魏延事件来看,为何说刘备拥有比诸葛亮更高的格局?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文史百科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取长沙时,诸葛亮想杀魏延,刘备坚决反对,二人谁的格局更高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诸葛亮为什么想要杀掉魏延呢?其理由是"食其禄而杀其主,是

  • 朱祁钰病重后,礼法上继承皇位的人选只有哪两个?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文史百科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了

  • 孙坚在讨伐董卓战争过程中表现优异,为何却不算联军成员?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文史百科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孙坚参加了讨伐董卓,为什么史书却不把他算作一路诸侯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十八家诸侯伐董卓”是小说前半段非常

  • 清朝八旗的改色事件是什么?详解八旗的发展史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史百科

    众所周知清朝八旗即正黄、镶黄,正白、镶白,正红、镶红,正蓝、镶蓝。那么后来改色事件的具体经过是什么样的?下面历史吧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八旗改色清天命十一年(1626年),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继承汗位之后,为名正言顺及巩固权力,将多铎、阿济格二人统领的正黄、镶黄二旗改色为正白旗与镶白旗,而将

  • 刘备进位汉中王后,诸葛亮的地位和权力有得到提升吗?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文史百科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刘备当了汉中王之后,为什么不让诸葛亮当汉中国相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众所周知,前半生屡遭失败、寄人篱下的刘备之所以能咸鱼翻身,最终与曹

  • 仓皇逃出长安的吕布如何差一点逼死了曹操和刘备?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文史百科

    东汉末年,由于土地兼并越加尖锐,地主豪强拥有自己的兵马,再加上朝廷内部政治腐朽黑暗,外戚宦官干政,又无力管辖地方势力,因而造成群雄割据的局面。而这些割据势力又有着不同的兴起过程与发展脉络,反映出那个动乱时代的多元面向。那么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仓皇出逃的吕布为什么能在短时间内一跃成为一线大军

  • 战国七雄中,哪一位君主是最先称王的?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文史百科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学术风气活跃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东周在战国后期(公元前256年)为秦国所灭,所以春秋战国时期在时间上并不全然包含在东周王朝里面。那么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战国七雄的君主大概都是在什么时候正式称王的详细介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