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刘禅不以为然地重用宦官黄皓,最后导致了什么后果?

刘禅不以为然地重用宦官黄皓,最后导致了什么后果?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198 更新时间:2024/1/18 14:09:54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宦官黄皓入朝参政,破坏了朝纲,打压蜀汉贤臣,最终使蜀汉亡国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公元262年,大将军姜维上奏后主刘禅,请求处死宦官黄皓,但后主刘禅却不以为然地说道:黄皓只不过是供我驱使的小臣而已,以前董允在世的时候对他也非常痛恨,我为此也感到恼怒。如今你又何必为了一个小臣而耿耿于怀呢,姜维见后主刘禅为宦官黄皓说话,便不再多说,为了避祸,率领本部人马去剑阁沓中屯田。

黄皓,后主刘禅非常宠信的一位宦官,此人擅长溜须拍马,阿谀献媚,对于权力有着极强的欲望,但是由于蜀汉前期,丞相诸葛亮掌权,使得黄皓不敢有任何造次的行为,等到蜀汉丞相诸葛亮病逝之后,黄皓又开始蠢蠢欲动行动了起来。

但是,这一次,却遭到了内臣董允和大将军蒋琬的联手遏制,使得黄皓不敢为非作歹。

公元246年,侍中董允病逝,接替董允担任侍中的陈祗是一个“老好人”,他不想得罪黄皓,便与其互为表里,黄皓见内宫之处没有人制衡自己,便开始趁机在后主刘禅面前,要权,要官,后主刘禅想都没有想,便准许了黄皓的一切要求,至此,宦官黄皓便开始入朝,参与政事。

公元258年,尚书令陈祗病逝,至此,蜀汉内宫之中,宦官黄皓一人独大,他靠着谄媚之术,讨取后主刘禅的欢心,后主刘禅因此破格将其从黄门令提拔为中常侍,可谓是位高权重。

大权在握之后,宦官黄皓便开始打压与自己唱反调的蜀汉官员和刘氏宗亲,后主刘禅的弟弟刘永是一个开明之人,他深知宦官黄皓弄权,专政,在蜀汉内宫胡作非为,便多次劝解自己的兄长刘禅,亲贤臣,远离宦官黄皓,但是刘禅却不以为然,依然重用黄皓。

黄皓知晓到刘永告自己的状,恼羞成怒,便在后主刘禅面前离间他与刘永的关系,刘禅便开始渐渐疏远刘永,将刘永贬出了成都,没有诏令,不许回成都。

同时,黄皓对于那些迎合自己的蜀汉官员,给予高官厚禄,对于那些反对自己的官员则是各种打压,阎宇本是一个不知名的蜀汉将领,但是他选择依附黄皓,因此得到了重用,被提拔为大将军,而另一位将领罗宪为人刚正不阿,不与黄皓同流合污,因此遭到了黄皓的报复和打压,被贬为巴东太守,远离蜀汉都城。

黄皓大权在手,祸乱朝政的行为,最终激怒了另一位蜀汉重臣姜维,姜维由于多年在外带兵北伐,没有时间上朝理政,但是他对于黄皓作乱朝政之事,早有耳闻,等到他率军回成都之后,他第一时间,上奏后主刘禅,请求处死霸政弄权的黄皓,但是后主刘禅于心不忍,选择了避重就轻的处理了这件事情,仅仅只是让黄皓当面向姜维谢罪。

而大将军姜维深知黄皓在蜀汉朝堂之上已经是根深蒂固,已经很难再连根拔掉,同时,他也知晓到成都已经不是一个久留之地,如果长呆下去,必遭黄皓等人的祸害,便率本部人马,去往边境之处,屯兵防守。

而宦官黄皓对于姜维的上奏,始终都是怀恨在心,但是由于姜维远离成都,不在朝中为官,因此他无法正面陷害姜维。

但黄皓采取了一个更加恶毒的报复计划,那就是在姜维上奏的事情里从中作梗,公元263年,曹魏大将钟会在关中地区治兵,姜维听闻此消息之后,大感不妙,便第一时间上奏蜀汉皇帝,要求增兵,进行防御性的备战。

但是宦官黄皓从中作梗,他用鬼神巫术告诫后主刘禅,说魏兵不会进攻蜀汉,后主刘禅信以为真,便将姜维上奏之事,没有采纳,而只是简单的回复了一下。

后续,曹魏将领邓艾出奇兵,走阴平小道,偷袭成都,后主刘禅不战而自降,而霸政弄政的宦官黄皓也被魏兵所擒,魏将邓艾本欲要处死这奸匿之人,但黄皓又开始故伎重施,用重金贿赂了邓艾的亲信门,最终被免于一死。

我们都知道蜀汉先主刘备是经历过“十常侍”之乱的,因此他执政时期,始终都没有让宦官入朝参政,但是其病逝之后,其子刘禅违背了他的意志,让宦官黄皓入朝参政,破坏了朝纲,危害蜀汉朝政,最终导致蜀汉朝堂之上,奸匿之人当道,最终蜀汉亡国。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邓艾能灭蜀国的原因是什么?他为什么能取得胜利?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文史百科

    根据历史记载,公元263年,魏国司马昭兵分三路,共十六万人进攻蜀汉,那么邓艾能灭蜀国的原因是什么?他为什么能取得胜利呢?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其中原因,一起看看吧。西路邓艾领兵三万出狄道,进攻沓中的姜维,中路诸葛绪领兵三万进攻阴平,以阻截姜维的退路,东路钟会率领剩下的十万进攻汉中。结果虽

  • 本就有管家能力的李纨,为何不愿意去施展自己的才华?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文史百科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一般认为前80回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后40回作者为无名氏,整理者为程伟元、高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些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

  • 诛吕功臣为什么基本放弃了控制汉文帝刘恒的想法?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文史百科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是中国历史上的朝代,共历十二帝,享国二百一十年(也有认为汉始于公元前206年一说),史书又称为“前汉”“先汉”,定都长安(今陕西西安)。那么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看似软弱的汉文帝为什么没有沦为西汉诛吕功臣们的傀儡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高后八年(前180年

  • 被诸葛亮"宠坏"的魏延犯了一个什么样的重大错误?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史百科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既然诸葛亮对魏延很好,魏延为什么要在诸葛亮去世后起兵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诸葛亮执政时代,魏延凭借自己的资历战功和丞相的信任重用而欺

  • 从魏延事件来看,为何说刘备拥有比诸葛亮更高的格局?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文史百科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取长沙时,诸葛亮想杀魏延,刘备坚决反对,二人谁的格局更高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诸葛亮为什么想要杀掉魏延呢?其理由是"食其禄而杀其主,是

  • 朱祁钰病重后,礼法上继承皇位的人选只有哪两个?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文史百科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了

  • 孙坚在讨伐董卓战争过程中表现优异,为何却不算联军成员?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文史百科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孙坚参加了讨伐董卓,为什么史书却不把他算作一路诸侯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十八家诸侯伐董卓”是小说前半段非常

  • 清朝八旗的改色事件是什么?详解八旗的发展史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史百科

    众所周知清朝八旗即正黄、镶黄,正白、镶白,正红、镶红,正蓝、镶蓝。那么后来改色事件的具体经过是什么样的?下面历史吧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八旗改色清天命十一年(1626年),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继承汗位之后,为名正言顺及巩固权力,将多铎、阿济格二人统领的正黄、镶黄二旗改色为正白旗与镶白旗,而将

  • 刘备进位汉中王后,诸葛亮的地位和权力有得到提升吗?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文史百科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刘备当了汉中王之后,为什么不让诸葛亮当汉中国相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众所周知,前半生屡遭失败、寄人篱下的刘备之所以能咸鱼翻身,最终与曹

  • 仓皇逃出长安的吕布如何差一点逼死了曹操和刘备?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文史百科

    东汉末年,由于土地兼并越加尖锐,地主豪强拥有自己的兵马,再加上朝廷内部政治腐朽黑暗,外戚宦官干政,又无力管辖地方势力,因而造成群雄割据的局面。而这些割据势力又有着不同的兴起过程与发展脉络,反映出那个动乱时代的多元面向。那么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仓皇出逃的吕布为什么能在短时间内一跃成为一线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