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刘备在白帝城托孤时,为何对诸葛亮说马谡不可大用?

刘备在白帝城托孤时,为何对诸葛亮说马谡不可大用?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晴天 访问量:2650 更新时间:2024/1/16 14:16:56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刘备为何会对诸葛亮说不可重用马谡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因为刘备在荆州驻扎的时候,就已经和马氏家族多有交往,对马家五兄弟的能力和为人都大致有所了解,刘备认为,马谡和他的几位兄长相比,是一个言过其实,纸上谈兵之辈,不能重用,用他必有大祸。因此刘备在白帝城托孤的时候会对诸葛亮说马谡不可大用。

第一,通过与马良的交谈中,得知马良弟弟马谡能力有限。

马氏家族在荆襄之地是大族,尤其是以“马家五常”远近闻名,在荆州驻兵的刘备早有耳闻,刘备为了招贤纳士,亲自拜访,和马氏五常的其中两兄弟马良和马忠一见如故,因此,马良和马忠二人皆投入刘备麾下,成为的刘备的幕僚,使的刘备如虎添翼。

《三国志·卷三十九·蜀书九·董刘马陈董吕传第九》:马良字季常,襄阳宜城人也。兄弟五人,并有才名,乡里为之谚曰:“马氏五常,白眉最良。”良眉中有白毛,故以称之。

刘备在与马良的交往中,得知了马良的弟弟马谡。也想请马谡出仕,但是马良却积极反对,他知道他小弟弟的能力,书本知识能力很强,对国家大事口若悬河,但是却缺乏实践,做学问还可以,但是要搞军政,确实是难堪大用。至此,马谡出仕为官的路,基本在刘备时期就断了。

从上文可以看出,马良是个贤能之人,在推荐用人这方面举贤不避亲,不会因为马谡是自己的亲弟弟,而罔顾事实的说马谡是一个有能力之人,至此,刘备多少对马谡有所了解,也牢记马良对马谡的评价。这也是马谡为什么在刘备主政蜀汉的时候,一直没有机会能够入蜀为官的主要原因。

第二,马良战死,刘备痛心疾首。表面弃用马谡,实则为了保护马谡。

夷陵之战,马良作为参军跟随刘备左右,但是刘备刚愎自用,不会用兵,被东吴陆逊火烧连营,致使蜀军大败,马良也在此战中战死沙场,马良作为刘备的原班人马,使的刘备痛心疾首,自责,在退守白帝城的时候,刘备就下诏厚葬马良,并且封马良的儿子马秉为骑都尉。

《三国志·卷三十九·蜀书九·董刘马陈董吕传第九》:先主称尊号,以良为侍中。及东征吴,遣良入武陵招纳五溪蛮夷,蛮夷渠帅皆受印号,咸如意指。会先主败绩於夷陵,良亦遇害。先主拜良子秉为骑都尉。

到了白帝城托孤的时候,刘备突然在病床看到了马谡,马谡这时候的身份是诸葛亮的跟班,幕僚,刘备一看到马谡,就伤感起来了,毕竟马谡作为马良的亲弟弟,样貌和神态与马良有点神似,使的刘备有点睹人思人,因此他在与诸葛亮的对话中,直言不讳的希望诸葛亮在重用马谡,但是作为君主,刘备又不能明说,因为作为一个君主不能把自己的情感轻易表露在大庭广众之下,所以他才会用贬低的方式,来要求诸葛亮弃用马谡。

所以说,夷陵之败,导致马良壮烈殉国,使的刘备痛心疾首,他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厚待马良的家人和后代,但是当他看到了马谡的出现,无限伤感之心,突然爆发,但是为了稳定大局,他强忍痛苦,表面贬低马谡,让诸葛亮弃用,实则为了保护马谡,不让马谡沾染军政。给马氏留个念想。而从这点也可以看出刘备为人仁义的人格魅力。

第三,白帝城托孤,示意重用之,刘备不许

马谡因为在诸葛亮左右,谈政论道,颇有见解,因此,诸葛亮越来越器重他,并将他带到身边,此次刘备白帝城托孤,马谡全程跟随,到了诸葛亮和刘备密谈的时候,诸葛亮直言不讳的向刘备推荐了马谡,希望蜀汉把他列为今后的重点培养对象,刘备一听完,坚决反对,因为他很早的时候就通过四方打听,还有对马谡这个人进行过个人考量,发现他就是蜀国的“赵括”,是个言过其实之辈,没有半点真本事。

《三国志·卷三十九·蜀书九·董刘马陈董吕传第九》:(马谡)以荆州从事随先主入蜀,除绵竹成都令、越隽太守。才器过人,好论军计,丞相诸葛亮深加器异。先主临薨谓亮曰:“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亮犹谓不然,以谡为参军,每引见谈论,自昼达夜。

但是诸葛亮却没有认同,他自己有他自己的看法,他和刘备对马谡的看法不同,主要是两代人之间“代购”所产生的观念差别,刘备比诸葛亮大了整整二十岁,确实是两代人,所以,诸葛亮没有重视刘备对马谡的看法,最终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不过这是后话。

所以说,刘备早早就未雨绸缪,对马谡进行了全方位的考量,得出了马谡的能力有限,资质不高等结论,因此果断的将马谡排除军政将领培养的队伍之中。

第四,刘备劝诫诸葛亮弃用马谡,是刘备慧眼识人的一个具体体现。

有时候,我们还真得相信一句老话:姜还是老的辣,刘备叱诧风云数十载,绝非等闲之辈,如此杰出的政治家看人一定是很“毒辣”的,曹操也是如此的,曹操看人,一句“生子当如孙仲谋”,后来,孙权果然成为了一方霸主,曹操说了一句“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而,”那个时候的刘备连个地盘也没有,也没撒人马,最后也成为了一方君主,刘备和曹操一样,他每一次选择离开或者留下,都和他看人有关系,刘备的品人能力和曹操都是不分伯仲的,而当时的东汉两位品人大师司马徽和庞德等人对于刘备的慧眼识人能力也是赞美有加。

从上文的叙述中就可以看出,就识人来说,诸葛亮和刘备不是一个量级上的,刘备更多的是放眼天下,而诸葛亮更多的是关注蜀汉内部,因此两个人站在的高度不同,导致识人的结果也不同,而刘备为什么能够拥有蜀汉那么大的基业,就是因为他的慧眼识人能力在动乱的东汉末年是独具一档的。使得有乾坤治世能力的人物都来帮助他。

所以说,刘备临终劝诫诸葛亮弃用马谡,是刘备慧眼识人的一个具体体现,他如果不去劝诫诸葛亮,他就不是刘备了,因为刘备的骨子里,早已经被时代“标榜“成为慧眼识人的明主。

综上所述,刘备对诸葛亮说马谡不可大用,是源于刘备的慧眼识人能力,他对马谡早早就做出了考量,得出了马谡这个人不可大用的结论,其次,马谡兄长马良战死,刘备为了给马氏留后,毅然而然的弃用马谡,从这些方面都可以看出刘备的政治智慧,超出旁人。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为何说贾府里的"贾元宵",对贾元春而言是"假元宵"?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文史百科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一般认为前80回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后40回作者为无名氏,整理者为程伟元、高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些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

  • 在春秋战国时期,齐鲁之间的粮食贸易战是怎么回事?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文史百科

    春秋战国分为春秋与战国两个时期,是一个百家争鸣、人才辈出的时代。在这个时代,诸侯争霸的战争迭起,不仅诞生了如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等春秋五霸,还分划出了如赵国、魏国、韩国、秦国、齐国、楚国、燕国等七个强大的诸侯国。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在春秋战国时期,齐鲁之间的粮食贸易战是怎么回事

  • 圆明园四十景之一的山高水长有哪些特色?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史百科

    还不知道:圆明园四十景之一的山高水长有哪些特色?此景占地面积1150平方米。这里地势平衍,园囿宽敞,很象北方的大草原,其总面积和整个九洲景区相当。是供皇家子弟和卫戍部队习练武艺的大操场。文物景观山高水长建于雍正初年,最初称“引见楼”,是清朝历代皇帝宴请外藩使节及王公大臣观看游艺节目、欣赏火戏(烟花)

  • 红楼梦中,贾探春有心想给平儿过生日的主因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文史百科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一般认为前80回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后40回作者为无名氏,整理者为程伟元、高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些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

  • 抄检大观园时,贾探春怎么同时挖苦贾母和王夫人?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文史百科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一般认为前80回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后40回作者为无名氏,整理者为程伟元、高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些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

  • 圆明园作为皇家园林,四十景之一的日天琳宇有多美?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文史百科

    圆明园作为皇家园林,四十景之一的日天琳宇有多美?此景位于武陵春色西北部,雍正年间就已建成,最初叫佛楼,乾隆九年(1744)改称日天琳宇。日天琳宇为一处大型皇家寺院。建筑布局日天琳宇为一处大型皇家寺院,分西、中、东三部分。西边为并排两组佛楼,两座佛楼后部各建有后罩楼,前后楼由穿堂楼相连接,正面作不对称

  • 公孙瓒为什么会大方将己方大将赵云借给刘备创业?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文史百科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公孙瓒将赵云借给刘备,难道不怕一去不复返吗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首先,公孙瓒和刘备关系密切,大方将己方大将赵云借给他创业。公孙瓒曾和刘

  • 宋江上了水泊梁山之后,晁盖究竟是怎么被架空的?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文史百科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那么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晁盖是怎么一步步被架空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宋江或许自始至终并没有架空晁盖的意思,但是他的行为却是处处在架空晁盖,再加上小弟暗中推动,晁

  • 龙门石窟里的雕刻为什么会有外国痕迹?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文史百科

    龙门石窟里有欧洲纹样、古希腊石柱等,那么中国的龙门石窟里,为什么会有外国痕迹?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吧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域外造像龙门西山珍珠泉附近的新罗像龛,是韩国古代在龙门石窟的造像龛,是唐王朝与新罗国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新罗国与唐朝关系友好,有密切联系

  • 作为妃子,吃穿用度都不愁,贾元春为何却苦大于甜?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文史百科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一般认为前80回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后40回作者为无名氏,整理者为程伟元、高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些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