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宋江上了水泊梁山之后,晁盖究竟是怎么被架空的?

宋江上了水泊梁山之后,晁盖究竟是怎么被架空的?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763 更新时间:2024/2/9 2:04:25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那么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晁盖是怎么一步步被架空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宋江或许自始至终并没有架空晁盖的意思,但是他的行为却是处处在架空晁盖,再加上小弟暗中推动,晁盖最后就真的被架空了。

山贼并不是一个有前途的职业,虽然小吏也没啥前途,但宋江一开始并不想走山贼这条路。即使宋江杀了人(杀死阎婆惜)也没考虑过当山贼,而是想通过熬到天下大赦来脱罪。但最终造化弄人,他被黄文炳踩踏(被诬谋反)不得不上山当上贼。

而一旦走上山贼这条路,宋江就在这个职业上开始展现出非凡的才能,就像他在浔阳楼提诗写的“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宋江上梁山后,虽然推掉了董事长的位置,但做出的第一件事却是和晁盖按入股资金划分股份:

宋江道:“休分功劳高下;梁山泊一行旧头领去左边主住上坐,新到头领去右边客位上坐。待日后出力多寡,那时另行定夺。”众人齐道:“此这极当。”左边一带:林冲,刘唐,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杜迁,宋万,朱贵白胜;右边一带:(论年甲次序,互相推让。)花荣,秦明,黄信,戴宗,李逵,李俊,穆弘,张横,张顺,燕顺,吕方,郭盛,萧让,王矮虎,薛永,金大坚,穆春,李立,欧鹏,蒋敬,童威,童猛,马麟,石勇,侯健,郑天寿,陶宗旺,--共是四十位头领坐下。

你看他这就是在划分势力范围,晁盖的人坐一边,宋江带过来的人坐另一边。注意晁盖的人只是劫生辰纲的一波人马加上原王伦的班底,人不多(不含主位的晁盖、吴用、公孙胜)一共是九个人,而宋江带上来的人有四十人之多,另外宋江还耍了个赖,营救宋江被晁盖等人诓骗来的金大坚和萧让也在新人队伍里。而且这个格局一直保持到了晁盖发觉事情不对劲(左边的人没变过,右边的人越来越多)

随后宋江又做了两件事保持了这个优势,一件是本次不排座次,只按照新旧左右分坐,排座次以后要按功劳来。第二点就是把控住赚取功劳的买卖。

后来不管是攻打祝家庄,还是打高唐州,亦或是反围剿,凡是对外的能捞功劳的行动,宋江都积极主动的代劳,借口也非常充分“哥哥是梁山之主,不可轻动!”这马屁拍得让晁盖十分受用。但实际上这是进一步架空晁盖。宋江这么做有三个好处:

1、新接收的兄弟都算宋江右侧的,只要加入梁山都算是宋江的人,这就造成了投梁山的人只知宋江不知晁盖。

2、大家如果想立功,如果以后排座次想拿个好位置,得和宋江搞好关系,这样赚功劳的时候能捎上自己。

3、打压晁盖系,宋江每次出活,几乎都不带晁盖的嫡系,最多带上吴用和林冲,这其实算是分化了。

这么一搞下来,等到大家伙差不多都坐齐时,晁盖突然发现,左边的人没变化(其实林冲和吴用已经靠右了),右边的人越来越多。哪怕打破这个难看、尴尬的坐法,那也该按宋江意图按功劳排座次,自己的嫡系除了资格老根本没有什么功劳可言。

更要命的是宋江和自己的意见经常不统一。比如说杨雄和石秀投奔,晁盖就不愿意接纳,毕竟三人是干了偷鸡摸狗的事败坏了梁山的名声,宋江却唱反调要接纳二人。

以前这些事情晁盖根本就没在意,当发现时却已经相当致命。执意攻打曾头市是晁盖突然觉察后的一次反击行动,可惜已经有些迟了。这一点从晁宋二人对话和点将可以看出来。

宋江道:“哥哥是山寨之主,不可轻动,小弟愿往。”晁盖道:“不是我要夺你的功劳。你下山多遍了,厮杀劳困。我今替你走一遭。下次有事,却是贤弟去。”宋江苦劝不听。晁盖忿怒,便点五千人马,请二十个头领相助下山;其余都和宋公明保守山寨。当日晁盖便点林冲、呼延灼、徐宁、穆弘、张横、杨雄、石秀、孙立、黄信、燕顺、邓飞、欧鹏、刘唐、阮小五、阮小二、阮小七、白胜、杜迁、宋万:共是二十个领,部领三军人马下山。

晁盖的愤怒不是因为曾头市抢了梁山的马匹,而是事到如今宋江还在玩“哥哥不可轻动”的把戏。所以很气愤的说不是我抢你功劳的话,言外之意是你在抢我的功劳好吧!

这次下山众头领并不像以前那样积极响应,作为老大晁盖下山还得请启,这老大当得也是忒憋屈了一些。

而且晁盖带走的这些人也大有讲究,除了嫡系,其他的都是一些在晁盖看来和宋江关系不近的人,比如孙立(登州派领袖,最后却没进天罡)、张横(在江州差点剁了宋江)黄信、呼延灼、徐宁(都是被宋江坑了的官方代表)而且这次没有带吴用,因为他知道吴用已经投靠了宋江。甚至他对公孙胜也不大信任了。公孙胜本人也觉得冤枉,晁盖死后不久他就借口离开了(不跟你们玩了)。

宋江这些做法其实未必是针对晁盖想取代晁盖,这是他性格使然,但是他这些做法,让梁山小弟们尤其是奔着宋江来的小弟们觉得宋江要比晁盖强。晁盖的反击使得宋江手下一些有想法的小弟嗅到了危险,晁盖也因此在曾头市丢了性命。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龙门石窟里的雕刻为什么会有外国痕迹?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文史百科

    龙门石窟里有欧洲纹样、古希腊石柱等,那么中国的龙门石窟里,为什么会有外国痕迹?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吧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域外造像龙门西山珍珠泉附近的新罗像龛,是韩国古代在龙门石窟的造像龛,是唐王朝与新罗国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新罗国与唐朝关系友好,有密切联系

  • 作为妃子,吃穿用度都不愁,贾元春为何却苦大于甜?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文史百科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一般认为前80回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后40回作者为无名氏,整理者为程伟元、高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些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

  • 太上老君为什么不对付孙悟空?只因太上老君级别太高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文史百科

    《西游记》是明代吴承恩创作的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该小说主要讲述了孙悟空出世跟随菩提祖师学艺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西行取经,一路上历经艰险,降妖除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该小说以“玄奘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

  • 曹昂作为曹操的长子,他如果还在世的话又会怎样?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文史百科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假如曹昂没死,他会继承曹操的大业吗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曹昂作为曹操的长子,合法的继承者,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曹昂的父亲曹操因为纳了张济

  • 在女子众多的大观园里,最有趣的人为何非林黛玉莫属?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文史百科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一般认为前80回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后40回作者为无名氏,整理者为程伟元、高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些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

  • 曹操为什么从一开始就没想过接受刘璋的投诚?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史百科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曹操为什么冷落张松,放弃主动投靠的刘璋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曹操在进行北方大扫荡的时候,汉中的张鲁和益州的刘璋也没闲着,他们两时有军事

  • 刘姥姥全身酒气的躺在宝玉床上,袭人为何不去提醒?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一般认为前80回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后40回作者为无名氏,整理者为程伟元、高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些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

  • 吴用与晁盖商量劫夺生辰纲,为什么要请三阮相助?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那么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劫夺生辰纲,吴用为何拉上阮氏兄弟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吴用绰号“智多星”。这个绰号不是白叫的,这个人心眼极多,他拉拢三阮入伙,有三个目的

  • 贾宝玉与林黛玉互生欢喜,为何又时常亲近其他女子?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一般认为前80回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后40回作者为无名氏,整理者为程伟元、高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些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

  • 为何说林之孝夫妻是王熙凤身边隐藏得最深的白眼狼?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文史百科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一般认为前80回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后40回作者为无名氏,整理者为程伟元、高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些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