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秦可卿的葬礼上,农家院打尖的二丫头如何引起注意?

秦可卿的葬礼上,农家院打尖的二丫头如何引起注意?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896 更新时间:2024/1/16 14:23:46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一般认为前80回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后40回作者为无名氏,整理者为程伟元、高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些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的闺阁佳人的人生百态,展现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剧美,可以说是一部从各个角度展现女性美以及中国古代社会世态百相的史诗性著作。那么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为何要在秦可卿葬礼上安排一个“抢镜丫头”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秦可卿的葬礼,是让宁国府人仰马翻的第一场葬礼。为何会没有井然有序,是因为男主子贾珍太过悲伤,女主子尤氏旧疾犯了。无一人主事,下面的人缺少一个定心的人物,各种混乱不堪。

好在贾宝玉旁观者清,给贾珍推荐了王熙凤这个得力助手。王熙凤不负众望,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操持和料理秦可卿的葬礼上,确保了秦可卿葬礼的风光无限。

因为王熙凤的全身心投入和贾珍舍得往里砸钱的基础上,秦可卿的葬礼真的是风管无限,沿街的祭棚都快摆满了,等各种接祭活动一一谢过之后,才马不蹄停地往铁槛寺前行。

这中间到了打尖环节时,王熙凤特意找了一个农家,还怕贾宝玉累到了,也一并带上了。贾宝玉又心里念着秦钟,于是,秦钟也跟着一起随着王熙凤打尖休息了。

在他们三打尖的过程中,一个抢镜丫头出现了。这个丫头就是这家农院的其中一份子。因为王熙凤早就把农院里的汉子男丁都清到外头去了,农院空间小,剩下的女子就都随意。

一屋子的老婆子小姑娘们,看着这三个华服秀色的人,个个都争相恐后的来看个稀罕。当然,贾宝玉也是对着这个小院有特多可以"稀罕的地方。"

先是各种他没见过的农用物,每个都能勾引他满满的好奇感,小厮们一个个的给他解惑,让他兴趣大增。当看到一个纺布机时,贾宝玉还是很好奇想亲自动手试试,没曾想刚上去拧转玩耍时,就被一个十七八岁的丫头大声叫嚷,喝止住了。

贾宝玉一看情况,立马张嘴就道歉,说明了自己动手的理由,无非就是好奇心驱使。这个丫头就让他站在一旁,她纺线给他看。刚见丫头防线呢,一个老婆子就嘴里叫嚷着"二丫头,快过来。"那个丫头也赶紧丢下纺线走开了。

直至后来,贾宝玉也没有和这个二丫头再次面对面的接触,王熙凤打尖休息后,就抓紧让贾宝玉和秦钟上马车,往铁槛寺赶去。贾宝玉上车后,对着一群出来感谢王熙凤打赏的人群看去,都没有发现二丫头的影子,而是直到马车走了许久之后,才看到二丫头抱着年幼的弟弟和其他姐妹在说笑。

到此,二丫头在贾宝玉心里已经引起了"轩然大波,"贾宝玉恨不得下车去找二丫头,想着必然是没人会答应,只能目送一番。只是车马脚程快,一下子就没了踪影。

从秦可卿的风光葬礼,到农家院打尖的二丫头,一个天一个地,差别忒大,似乎是秦可卿还是主角,可细细一琢磨,其实,秦可卿早就被这个二丫头"抢镜了。"

秦可卿的葬礼再风光,也引不起贾宝玉内心的"惊涛瀚浪",而这个平淡无奇的二丫头却做到了,秦可卿的葬礼再风光,也没有让贾宝玉有一种一心只想奔向她的冲动。秦可卿的葬礼,无非就是一种"人走茶凉"的现实演绎,除此,已经没有太多的感情色彩了。

这不仅是对于贾宝玉个人而言,对秦钟,还有王熙凤等人,其实都是一样的心态的。不是世态炎凉,人情冷漠,而是面对现实才是硬道理。

除此之外,这个二丫头身上,其实被赋予了太多美好的东西了。首先,她是个农家的丫头,对于能有机会一睹富家公子的真容已经是非常难得的。其次,她已经有十七八岁的年纪了,是到了该避见的年纪了,可她却偏偏没有。

她看到贾宝玉动手碰了她的纺线,她冲上来赶紧制止,得到贾宝玉的道歉后,她亲自纺线给贾宝玉看。在得到家里人的回去要求后,她也马上听话回去。

没有娇羞,没有不好意思,没有扭扭捏捏,落落大方的让人移不开眼,心里也差点把她装进去,贾宝玉也是如此。这个时候的二丫头,是非常美好的。

这样的美好在贾宝玉和秦钟的眼里和心里,则被自动转换成不一样的感觉,贾宝玉对她心里没有一点亵渎,可秦钟却来了一句:此卿大有意趣,把整个葬礼该有的悲伤全部掩盖,披上了朦胧的色彩。

无论是贾宝玉还是秦钟,其实都是破坏了二丫头最本质的美好,可破坏背后的缘由,其实都是一种男性本色的驱使。二丫头的好与坏,其实评判权都不在贾宝玉和秦钟身上。

再者,二丫头生活的环境其实是秦可卿的临终遗言中的一种类型——归农生活,这些都是贾宝玉和秦钟等几乎没有机会接触到的生活。对贾宝玉而言,是一种引导,是一种指示。

终究二丫头只是个过客,只是在秦可卿的葬礼上"抢镜"一回,并没有引起太大的波澜,但这个二丫头的"抢镜",却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生活镜头。从富贵到贫穷,从锦衣玉食到粒粒皆辛苦,强烈的对比差,生活的落差才是真正的意图所在,让二丫头的"抢镜"更有意义。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圆明园中的曲院风荷景点有哪些特色?曲院风荷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文史百科

    想知道圆明园中的曲院风荷景点有哪些特色?此景位于后湖与福海之间,仿自杭州西湖同名景观。西湖的“麯院”,原是宋朝的一处酿酒作坊,四周有池,荷花随风摇荡其中,因而取名“麯院风荷”(现作曲),接下来历史吧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文物景观曲院风荷景区,位于后湖的东面,福海的西面,该景区的主体建筑为曲院

  • 如果把街亭换成有带兵经验的将军来镇守,能挡住魏军吗?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文史百科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魏延替代马谡守街亭能不能守住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街亭既好守又不好守,说好守是因为诸葛亮足够重视,给的兵力还算充裕,而且主要任务不是攻

  • 两宋时期科举制是如何发展的?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文史百科

    众所周知科举制度我国古代最重要的选官制度之一,这个制度让寒门子弟也有了鱼跃龙门的机会,打破了当时门阀士族的特权垄断,那么两宋时期科举制是如何发展的?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一、两宋时期科举制度的完善“宋朝礼部贡举,设进士、九经、五经、开元礼、三史、三礼、三传、学究、明经、明法等科,皆秋取解,冬集礼部,春

  • 薛姨妈主导的送宫花事件,为何最该生气的是王熙凤?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一般认为前80回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后40回作者为无名氏,整理者为程伟元、高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些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

  • 贞观时期,哪一刻是李渊与李世民父子关系最融洽的?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文史百科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与父亲李渊的关系究

  • 梁山排位相对来说还是公平的,但有争议的是哪两人?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文史百科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那么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梁山排位有没有不公平的情况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梁山排位相对来说还是公平的,有点争议的只有两个人。不能因为某人武功高点,就觉得他排位低了

  • 纵观整部《水浒传》,为何索超一直是被利用的对象?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文史百科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那么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在《水浒传中》,他是一个遇事不愿意思考,由个性决定行事的好汉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索超是河北大名府名将,杨志因干掉牛二刺配大名府被梁中书

  • 神武门最早被叫作玄武门,主要有哪些用途?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文史百科

    故宫的神武门,初名是玄武门,取古代“四神”中的玄武,代表北方之意,后因避康熙皇帝玄烨名讳改名神武门。那么神武门主要有哪些用途?神武门内设钟鼓,与钟鼓楼相应,用以起更报时。但皇帝居宫中时,神武门上的钟不鸣。城台开有三门,帝后走中间正门,嫔妃、官吏、侍卫、太监及工匠等均由两侧的门出入。清代选秀女,将嫔妃

  • 唐隆政变之后,李成器为什么要让出太子之位?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唐睿宗的嫡长子李成器为什么坚决要把太子让给

  • 南北朝时期,皇帝与士族"共天下"的局面如何一去不复返?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文史百科

    东晋(317年~420年),是由西晋皇族司马睿南迁后建立起来的王朝。此外,史书中又仿东汉称中汉,称东晋为中晋,寓以晋室中兴之意;又东晋统治地区大部分在江东,古称江左,因此以江左代指东晋。那么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为什么说刘裕终结了东晋皇帝与士族门阀“共天下”的局面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