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为何在没有东吴配合下,姜维还要一再北伐曹魏?

为何在没有东吴配合下,姜维还要一再北伐曹魏?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038 更新时间:2024/1/16 10:43:29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三国之中魏国实力第一,蜀国倒数第一,为何蜀国还不停地伐魏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公元228年起,诸葛亮开始北伐,截止他去世时,一共有过7次北伐,其中第四次用兵是防守,蜀魏没有交战,第五次只出偏师,诸葛亮没有亲征。

公元238年起,姜维开始北伐,截止蜀国灭亡时,一共有过11次北伐,其中蜀国灭亡的前一年,姜维还曾率军北伐,最终败给了邓艾,另外姜维北伐的两次大败,都败给了邓艾。

三国之中,魏国实力最强大,其次是江东吴国,实力最弱的是蜀国。按照正常逻辑,国力弱小就该躲在一旁休养生息,积聚实力缓缓图之,坐看老大老二龙争虎斗,但蜀国却反其道而行之,竟然一再攻打最强者,那么蜀国的诸葛亮、姜维为何一再北伐魏国,背后到底有什么考虑或难言之隐?

诸葛亮北伐时,吴魏爆发过石亭之战,后来孙权还联络辽东公孙渊,准备夹攻曹魏。241年之前,孙权多次攻打魏国,但之后吴魏只爆发过东兴之战,孙权刚去世时魏国的偷机。可以说,诸葛亮北伐与东吴互相配合,而姜维北伐时,几乎没有盟友配合,属于蜀国独立伐魏。为何在没有东吴配合下,姜维还要一再北伐?

蜀国处境最为危险,不打魏国的话,魏国只会变得更强,蜀国将越来越无法抵挡!

夷陵之战后,蜀国到了“危急存亡之秋”的地步,好在诸葛亮及时缓和与东吴的关系,蜀吴重新确立盟友关系,加上吴国发现需要蜀国牵制魏国,于是蜀国避开了被吴魏瓜分的命运。

虽然避开了吴魏结盟瓜分蜀国的命运,但蜀国的处境依然最为危险,原因在于蜀国地小人少,发展潜力太小。

根据史料记载,魏国官方注册人口大约500万,东吴大约250万,蜀国只有100万。正常来说,除非生产力出现飞跃,否则蜀国无论怎么发展,与魏国的差距将会越来越大。需要说明的是,汉晋时期的中国,经济重心还在中原,蜀地、江南多蛮荒,因此占据中原的魏国更容易恢复实力。

尤为重要的是,魏国占据的关中地区,因为汉末董卓动乱,导致当地一片荒芜。如果蜀国不打魏国的话,让魏国安心发展,那么长安一带将迅速休养生息,进而可以作为魏国攻打汉中的后勤基地。

所以,蜀国一再北伐魏国,首先肯定是打出去,争取扩大地盘增强实力,获取更多的人口土地,占领战略要地,其次是拖住魏国、消耗魏国,不让魏国安心发展,进一步拉大两国的实力差距,这就是以攻代守的战略。反之,一旦没有频繁的北伐,魏国迅速积聚实力,就可以从容地准备伐蜀,而这一点无疑非常危险。

蜀国内部矛盾严重,需要频繁的对外战争,以转嫁内部的矛盾!

纵观世界历史,一国内部爆发矛盾时,往往会选择对外战争,以转嫁内部矛盾,这一招屡试不爽,至今仍被政客使用。

蜀汉高层中,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黄忠赵云........其中又分元老派与荆州派,但他们都不是益州本地人。其实,纵观蜀国高层官员,其中益州出身的非常稀少,只有寥寥数人。因此,在政治权益上,益州士族与外来勋贵必然存在矛盾。

除了政治权益之外,还有经济上的矛盾,蜀国的军费财物从何而来?自刘备起,蜀国几乎一直都在发行“直百五铢”,重量为原先一枚五铢钱的三倍多,但币值却是100倍,转手就可以套利三十多倍。显然,蜀国利用货币大肆掠夺民财,包括益州士族的财产,盘剥之狠千古罕见。在这一过程中,益州士族与蜀国很难没有矛盾。

如果蜀国不打魏国,那么内部矛盾随时可能爆发,但蜀国以恢复汉室为旗帜频繁北伐,既能掩盖、转嫁部分矛盾,也能以战时状态统治益州,压制益州士族的利益诉求。

关于北伐魏国与恢复汉室,或许诸葛亮时代的确想要恢复汉室,但后来北伐多次无功而返,以及随着魏国越来越强,“恢复汉室”可能只是一个出兵的理由。

蜀国频繁北伐,或许形成了相关利益集团,犹如明朝末期的辽东集团!

蜀国人口稀少,百万人口中竟有10万将士,“军民比”的比例之高古今罕见;同时,蜀国一直发行“直百五铢”,对民财盘剥之狠也是千古罕见。可以说,当时蜀国大致就是“一切都是为了北伐战争”,全国各种资源都向军队倾斜。

在这一过程中,军方将领获得了巨大的利益,那么他们想不想停止战争?显然不太可能想,因为一旦停止北伐,蜀国进入休养生息阶段,那么资源可能就不会向军方倾斜,他们也就无法获得巨大的利益。

因此,现实情况可能是,蜀汉军方集团、文官集团互相勾结,慢慢形成了一个利益集团,以北伐为名获取利益,乃至主动推动北伐战争。明朝末年,辽东集团与之类似,为了抵抗后金,明朝不得不全力支持他们,每年投入无数银钱物资,让无数官员吃得满嘴流油。

诸葛亮时代,这种集团或许还未形成,但姜维时代,大概已经形成了,以姜维北伐时间为例:238年,240年,247年,249年,250年,253年,254年,255年,256年,257年,262年。其中,247年到257年,在没有东吴配合情况下,蜀国几乎年年独自北伐,真有必要如此频繁吗?

诸葛亮时代,蜀国北伐的原因,大致可以说是恢复汉室、以攻代守拖住魏国、获取土地人口、转嫁矛盾。

但姜维时代,蜀国北伐的原因,应该出现了一定的改变,其中恢复汉室可能没有了,相关利益集团出现了,或许还有姜维为了维护自身地位的北伐,比如最后一次北伐就与蜀国内部政治斗争有关,廖化还曾批评姜维不该强行北伐。

总之,诸葛亮制定的北伐战略,本身没有什么错误,但时移世易,姜维执掌军权时的三国形势已然不同,比如东吴并未配合伐魏,但他却依然频繁的北伐,同时蜀国也没能调动吴国的北伐积极性,导致最弱的蜀国与最强的魏国互相频繁消耗,最终倒下的必然是最弱的蜀国。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因擦胭脂而和贾宝玉产生人生碰撞的是哪两个女孩?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文史百科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一般认为前80回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后40回作者为无名氏,整理者为程伟元、高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些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

  • 关于林黛玉的真正死因,其实刽子手有哪三个人?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文史百科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一般认为前80回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后40回作者为无名氏,整理者为程伟元、高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些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

  • 唐三彩的制作工艺有多复杂?唐三彩的制作工艺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史百科

    还不知道:唐三彩的制作工艺有多复杂?要制作一个精美的唐三阿菜,矿土经过挑选、舂捣、淘洗、沉淀、晾干后,用模具作成胎入窑烧制。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首先要将开采来的矿土经过挑选、舂捣、淘洗、沉淀、晾干后,用模具作成胎入窑烧制。唐三彩的烧制采用的是二次烧成法。从原料上来看,它

  • 四大丫头里的彩霞为何独独不爱贾宝玉,而偏爱贾环?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文史百科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一般认为前80回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后40回作者为无名氏,整理者为程伟元、高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些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

  • 薛宝钗这么积极破财,是为贾宝玉好,还是为自己好?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文史百科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一般认为前80回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后40回作者为无名氏,整理者为程伟元、高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些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

  • 京剧是怎么形成的?京剧的标志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文史百科

    众所周知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那么京剧是怎么形成的?京剧的标志是什么?其实在道光二十年至咸丰十年间(1840-1860),经徽戏、秦腔、汉调的合流,并借鉴吸收昆曲、京腔之长而形成了京剧。其标志之一:曲调板式完备丰富,超越了徽、秦、汉三剧中的任何一种。唱腔由板腔体和曲牌体混合组成。声

  • 学粤剧难不难?详解粤剧的表演特色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史百科

    想知道学粤剧难不难?粤剧的表演特色是什么?其实粤剧演员的表演工艺分为四大基本类别-唱、做、念、打,今天历史吧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唱是指唱功,配合不同的角色有各自不同演唱的方式,包括平喉及子喉。平喉是平常说话的声调,一般男性角色小生就是采用平喉演出。子喉是比平喉调子高了八度,常常以假音来扮

  • 邓艾和钟会灭蜀之后干了什么?为何引起司马昭忌惮?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邓艾钟会灭蜀后为何双双被杀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当年诸葛亮在西城唱空城计的时候,司马懿为什么不杀进城去?就算诸葛亮设有伏兵,蜀国有多少

  • 曹操之所以没有下令射杀张飞,主要是因为哪两个原因?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当阳桥上张飞和曹军只有一桥之隔,曹操为什么不下令射杀张飞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当阳桥不算大桥,用箭还是能够到张飞的,曹操如果来个万箭齐

  • 戴宗在梁山脚下的酒店里歇脚,是有意而为之吗?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史百科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那么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宋江题诗被诬造反,戴宗为何不想法营救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宋江有声望、有人情、有银子,在江州坐牢跟度假一样,不但牢房不用坐,还能逛逛酒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