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关于林黛玉的真正死因,其实刽子手有哪三个人?

关于林黛玉的真正死因,其实刽子手有哪三个人?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3444 更新时间:2024/1/16 12:38:07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一般认为前80回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后40回作者为无名氏,整理者为程伟元、高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些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的闺阁佳人的人生百态,展现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剧美,可以说是一部从各个角度展现女性美以及中国古代社会世态百相的史诗性著作。那么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把林黛玉一步步推向死亡之路的刽子手为何是这三个人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林黛玉的结局似乎一开始就是注定的,她是来还泪的,还够了也就完事了,没有继续享受人间极乐或者极苦的必要了。

倘若认真的去剖析林黛玉的真正死因,其实刽子手有三个人,这三个人就是贾母,贾宝玉,还有她自己。

林黛玉母亲贾敏去世后,贾母就一直派人多次去接林黛玉,这是一个疼爱外孙女的外祖母,情有可原。在接来林黛玉之后,贾母也始终保持一个非常慈爱的外祖母形象。

把林黛玉在贾府的标准直接提升为和自己最爱的孙子贾宝玉一个等级,让两个人同吃同住,形影不离。不仅给林黛玉在物质上面最好的标准,在精神上还安排了贾宝玉进行精神疏导。

在林黛玉的身上,贾母可谓是煞费苦心,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这外祖母做到位了。可事实上,林黛玉的这个外祖母并没有一直尽职尽责。

贾母给了林黛玉在贾府里她力所能及的最高标准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条件,且总体上贾母是挺满足于对自己对林黛玉的安排。事实上,贾母只是做到了一半的尽职尽责。

在对待林黛玉的问题上,贾母的高标准无形中给了林黛玉一种意识,一种可以活出真我,各种为所欲为的意识。

贾母对林黛玉的培养是放纵的,无条件的,这对于林黛玉本人来说可以说是好的,但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这样的林黛玉是会被排斥的。各种人情世俗都明白,但是正确看待和处理人情上,林黛玉是不及格的。

从林黛玉和薛宝钗,贾宝玉等一起在薛姨妈那喝酒一回,从林黛玉对贾宝玉的奶妈李嬷嬷的蔑视态度,我们就发现了林黛玉和社会的很多格格不入。要知道纵使李嬷嬷和花袭人大吵时,管家王熙凤还是出面把李嬷嬷给哄住了。这说明什么,对于一些社会准则,林黛玉自己的标准不符合社会标准。

林黛玉之所以不及格,就是贾母的无限制的纵容所导致的。已经放纵习惯的林黛玉,在贾府就会无形中为自己树立不少的敌人。

林黛玉的死因中,贾母的放纵就是一个起因,一个导火索。

第二个刽子手是贾宝玉。有人会奇怪,这贾宝玉不是把林黛玉当成心尖尖的人,怎么还会是林黛玉死亡的刽子手之一呢?

贾宝玉之所以成为刽子手的一大原因就是他把林黛玉摆在了心尖尖,更主要的是,他看上了林黛玉。

贾宝玉在贾府可谓是“奇葩”一个,简直可以说是贾府的一股清流,和宁国府的贾珍贾蓉不是一路货色,和贾赦贾政贾琏更不是一条船上的。贾宝玉出身时自带的通灵宝玉就是贾宝玉的一大法宝之一。

有了法宝的贾宝玉,深受贾母各种宠爱,在贾府的各种奇葩都是变成理所当然,可以理解的。所以在贾母的有意安排下,贾宝玉成为了林黛玉的贾府的精神支柱,而这个精神支柱还看上了林黛玉。

林黛玉在贾府本就犹如浮萍,起起伏伏,而贾宝玉是贾府的当家人,是可以让寄人篱下的林黛玉有归属感的那一个人。可奈何贾宝玉是一个没有决定权的人,即使和林黛玉各种山盟海誓,实践诺言终究是遥遥无期。

贾宝玉的有意独宠,让一点风吹草动就会各种心绪沉浮的林黛玉在贾府生活很是为难。为难的是自己到底钟情贾宝玉到底是对是错。找不到答案的林黛玉终日苦苦纠结,最终在两个人的问题上倒下了。

贾宝玉对林黛玉的处境是非常之了解,并且很深刻的和林黛玉探讨过,但是作为贾府主人的他却始终止步不前,对两个人的关系一直保持沉默,没有突破的爱情根本算不上爱情,可林黛玉却深陷其中,不得自拔。

贾宝玉这个刽子手是一步步的把自己融入到林黛玉的生活中,一点一滴都有他的影子,到最后却要连根拔起,到最后把林黛玉往死亡之路推得更近一点了。

最后一个是林黛玉,林黛玉的死她自己的本身原因也是难逃其咎。要知道刚开始来贾府的林黛玉,是多么的谨言慎行,是多么骄傲的一个小姐。可在贾母和贾宝玉的宠爱下,林黛玉越来越自我,越活越出格。

明知道自己的行为是不符合社会论调的,可林黛玉却一如既往的坚持自己的风格。明知道自己寄人篱下的待遇已经是高标准的,可林黛玉站在寄人篱下的两端模棱两可,一边是自己想要跨越世俗,一边又悲观自己的无奈苦楚。

没有自我调节,把希望只寄托在一个没有定性的贾宝玉身上,浪费了贾母的爱心培养,终究在自我矛盾和自我纠结中迷失方向,郁郁寡欢,终是香消云散。

不管是贾母亦或是贾宝玉,还是林黛玉,都是林黛玉死亡之路少不了的刽子手之一,三个人身上都有多少或多或少的本质原因,致使林黛玉独赴黄泉路。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唐三彩的制作工艺有多复杂?唐三彩的制作工艺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史百科

    还不知道:唐三彩的制作工艺有多复杂?要制作一个精美的唐三阿菜,矿土经过挑选、舂捣、淘洗、沉淀、晾干后,用模具作成胎入窑烧制。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首先要将开采来的矿土经过挑选、舂捣、淘洗、沉淀、晾干后,用模具作成胎入窑烧制。唐三彩的烧制采用的是二次烧成法。从原料上来看,它

  • 四大丫头里的彩霞为何独独不爱贾宝玉,而偏爱贾环?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文史百科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一般认为前80回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后40回作者为无名氏,整理者为程伟元、高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些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

  • 薛宝钗这么积极破财,是为贾宝玉好,还是为自己好?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文史百科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一般认为前80回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后40回作者为无名氏,整理者为程伟元、高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些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

  • 京剧是怎么形成的?京剧的标志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文史百科

    众所周知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那么京剧是怎么形成的?京剧的标志是什么?其实在道光二十年至咸丰十年间(1840-1860),经徽戏、秦腔、汉调的合流,并借鉴吸收昆曲、京腔之长而形成了京剧。其标志之一:曲调板式完备丰富,超越了徽、秦、汉三剧中的任何一种。唱腔由板腔体和曲牌体混合组成。声

  • 学粤剧难不难?详解粤剧的表演特色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史百科

    想知道学粤剧难不难?粤剧的表演特色是什么?其实粤剧演员的表演工艺分为四大基本类别-唱、做、念、打,今天历史吧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唱是指唱功,配合不同的角色有各自不同演唱的方式,包括平喉及子喉。平喉是平常说话的声调,一般男性角色小生就是采用平喉演出。子喉是比平喉调子高了八度,常常以假音来扮

  • 邓艾和钟会灭蜀之后干了什么?为何引起司马昭忌惮?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邓艾钟会灭蜀后为何双双被杀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当年诸葛亮在西城唱空城计的时候,司马懿为什么不杀进城去?就算诸葛亮设有伏兵,蜀国有多少

  • 曹操之所以没有下令射杀张飞,主要是因为哪两个原因?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当阳桥上张飞和曹军只有一桥之隔,曹操为什么不下令射杀张飞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当阳桥不算大桥,用箭还是能够到张飞的,曹操如果来个万箭齐

  • 戴宗在梁山脚下的酒店里歇脚,是有意而为之吗?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史百科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那么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宋江题诗被诬造反,戴宗为何不想法营救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宋江有声望、有人情、有银子,在江州坐牢跟度假一样,不但牢房不用坐,还能逛逛酒楼

  • 圆明园四十景之一的勤政亲贤是什么样子的?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文史百科

    想知道圆明园四十景之一的勤政亲贤是什么样子的吗?这个景点西与正大光明毗连,为前朝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清帝在园内听政和处理日常政务的场所,功能类似于紫禁城内的养心殿。文物景观勤政亲贤规模较大,南北长150米,东西宽170米,占地面积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750平方米。勤政殿,为南向五间殿前后各接抱

  • 圆明园四十景之一的接秀山房是什么样子的?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众所周知圆明园是清朝皇家园林,大气恢宏,那么四十景之一的接秀山房是什么样子的?此景最南部的院落于1817年(嘉庆二十二年)改建成三卷大殿“观澜堂”。接秀山房内部装饰全部采用紫檀木漆器,上面都嵌以金银、宝石、象牙等,这些奇珍异宝上都镂刻着山水、楼阁、人物、花木、虫鸟。这种装饰,从设计到刻技都由明末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