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历史上有几个以“夏”为国号的朝代?它们是如何确立国号的?

历史上有几个以“夏”为国号的朝代?它们是如何确立国号的?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659 更新时间:2024/1/15 12:30:03

封建历史上有不少以“夏”为国号的朝代,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在我国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里,朝代更替犹如走马观花,一个接一个,数不胜数。所以当一个新政权诞生,统治者首要的任务就是定“国号”,定“首都”,定“年号”。国号(也就是朝代名称)确立之后,也就成了我们日后称呼该朝代的称谓,如“汉、唐、元、明”等等。

历朝历代的国号(朝代名称)起什么名,多以这五点来决定:①以部落或部落联盟名称来命名;②以创建者的封爵(爵位)名称来命名;③以创建者的封邑(封地)名称来命名;④以宗族关系(宗族同源)来命名;⑤以寓意吉祥或者美好的名称来命名。按照我国的朝代史顺序来展开,三皇五帝时期忽略不算,因为当时没有明确的国号。“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制朝代,所以我们从“夏”这个国号开始说起。

夏(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制”朝代)

国号由来:“夏”是大禹治水功成之后,被封于阳翟为“夏伯”而得名,夏”是从“有夏之居”、“大夏”地名演变为部落名,遂成为国名。

约在公元前2070年由大禹(姒文命)建立,期间经历了太康失国,后裔、寒浞篡夏,少康复国,公元前1600年,帝(姒履癸)荒淫无道,被商所灭,立国约471年,共传14代19任帝。

夏(胡夏)(公元407年—公元431年)

国号由来:开国皇帝郝连勃勃认为匈奴是夏后代,便以“夏”为国号。

公元407年,匈奴人郝连勃勃叛秦自立,自称天王、大单于,定国号为“夏”(又称“胡夏”),建元“龙升”。公元431年,郝连定被北魏所擒,立国25年,共传2帝3任帝。

夏(西夏)

国号由来:夏(西夏)国号是以封爵来命名的。唐僖宗(李儇)年间,黄巢叛乱,党项族人拓跋思恭助朝廷平乱有功,赐姓“李”,封“夏国公”。

公元1038年,李元昊称帝,建国号“夏”(又称“西夏”),公元1227年,蒙古大军攻夏,夏末帝李睍投降,西夏至此灭亡。立国139年,帝位由李元昊开始传至李睍,共10任帝。

这三个朝代,国号均已不同的方式确立,而且也是对我国历史有一定影响的朝代。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彭城之战”中项羽3万兵马是怎么打败刘邦的?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百科

    “彭城之战”项羽3万兵马是怎么吊打刘邦的?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在奇招迭出的中国古代战争史上,汉二年(公元前205)四月的楚汉彭城之战,公认是一场收了后世无数军事家膝盖的惊艳奇迹。在这场奇迹爆发之前,手握五十六万大军的汉王刘邦,除了坐拥三秦根据地,更高调横扫楚王项羽老巢,兵不血刃拿下项羽的

  • 祖辛:商朝第十五任帝王,谥号“商桓王”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百科

    祖辛,甲骨文作“且辛”,生卒年不详,姓子名旦,商朝第十五任帝王。他是商王祖乙之子,祖乙去世后继位,定都庇。《太平御览》引《史记》称其在位16年,病逝后葬于狄泉(今洛阳东北)。谥号“商桓王”。祖辛在祖乙去世后继位,此时商朝仍处于九世之乱期间,内乱使商朝进一步衰落。

  • 沃甲:商朝第十六任帝王,谥号“商僖王”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百科

    沃甲,《世本》、《竹书纪年》作开甲,甲骨文作羌甲,他的生卒年不详,姓子名逾,是商朝第十六任帝王。他是商王祖辛之弟,在位25年(一说5年),病逝后葬于狄泉(今洛阳东北),谥号“商僖王”。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沃甲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沃甲的生平事迹不详,病逝后由祖辛之子祖丁即位。家庭成员祖父:

  • 祖丁:商朝第十七任帝王,谥号“商庄王”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百科

    祖丁,在甲骨文中作且丁,姓子名新,商朝第十七任帝王。他是祖辛之子,前任君主沃甲之侄,南庚堂兄,盘庚之父,在位9年,《今本竹书纪年》称他在位32年,死后由堂弟南庚继位。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祖丁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祖丁的生平事迹不详,根据《竹书纪年》,定都于庇(今河北省邢台市),去世后由商王

  • 武丁:商朝第二十三任帝王,开创了“武丁盛世”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百科

    武丁,即商高宗,子姓名昭,商朝第二十三任帝王,他是商王盘庚之侄,商王小乙之子,夏商周断代工程将武丁在位时间定为公元前1250年—公元前1192年。他去世后庙号高宗,死后由其子祖庚继位。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武丁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武丁在位时期,勤于政事,任用刑徒出身的傅说及甘盘、祖己等贤能

  • 朱元璋为什么要用“髡型”来惩罚儿子?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百科

    朱元璋为什么要用“髡型”来惩罚儿子?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髡型是一种在生理上“不痛不痒”,但心理上却让人感到“备受侮辱”的奇葩刑法。髡(kun),上半部为“髟”(biao)字,在古代特指头发,下班不为“兀”(wu)字,特指秃头,所谓髡刑就是将受刑者的头发、胡子全部剃光。古语有言,“身体发肤

  • 姒启:夏朝第二任帝王,开启“世袭制”的先河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百科

    启,姒姓,夏朝第二任帝王,也称夏启、帝启、夏后启、夏王启。他是禹的儿子,母亲是涂山氏族的女子儿子至少有五人,其中有太康及中康。根据《竹书纪年》记载,帝夏启王在位39年,约78岁驾崩,葬于安邑附近。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姒启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禹死后,启通过武力征伐伯益,将其击败后继位,成为

  • 少康:夏朝第六任帝王,开创了"少康中兴"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百科

    少康,姒姓,又名杜康,夏朝第六任帝王,他是姒相之子,姒杼的父亲,病逝后葬于阳夏附近。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姒少康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传说寒浞派人杀了相后,相的妃子后缗逃到娘家有仍氏(任姓,今山东济宁任城),生下少康。少康长大后为有仍氏牧正,又逃至有虞氏(今河南商丘虞城南)任庖正(掌厨),有

  • 汉景帝刘启:与汉文帝共创“文景之治”,也开启了中废黜皇后的先河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百科

    刘启,即汉景帝,西汉第六位皇帝,汉文帝刘恒之子,母亲是窦氏(即窦太后),他与汉文帝统治时期被后世合称为“文景之治”。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窦太后是刘恒后来封的皇后,最开始刘恒在代王时期有一个王后和四个嫡子,在刘恒登基后不久四个嫡子就不明不白相继病死,王后也去世了。刘启是第五个儿子,窦氏

  • 曹操“煮酒论英雄”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百科

    曹操“煮酒论英雄”的目的是什么?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煮酒论英雄是《三国演义》中非常著名的一个故事,曹操邀请刘备一同商讨大事,结果曹操却把刘备提升到和自己一个档次,着实吓了刘备一跳。实际上曹操只是在试探刘备,不过当时刘备并没有什么突出的功绩,曹操究竟是想干嘛呢?如果他怀疑刘备的话,完全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