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诸葛亮去世后,要求“四人抬棺,绳断便葬”是为什么?

诸葛亮去世后,要求“四人抬棺,绳断便葬”是为什么?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1007 更新时间:2024/1/17 3:40:49

诸葛亮去世后,要求“四人抬棺,绳断便葬”是为什么?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智力、能力最强的那批人之一,他27岁时被刘备请出山,同时为刘备集团制定了战略计划。先通过结盟孙权击退曹操的进攻,随后稳住东吴快人一步拿下荆州,消化荆州战果后进一步吞并益州和汉中,完成集团的原始积累,刘备因此建立蜀汉帝国。

当刘备死后诸葛亮成为蜀汉的实际掌权者,对内发展民生,对外开北伐战役。尽管曹魏的综合实力比蜀汉强数倍,但诸葛亮还是凭借高超的军事能力带着蜀军把魏军打得节节败退,魏军统帅司马懿甚至高挂免战牌才能保住城池不丢。很多人不理解,诸葛亮功高盖世,为什么死后让四个人抬着棺材随便埋了,而不是回到益州境内风光大葬,今天我们来聊一聊这件事。

诸葛亮的交待

当诸葛亮第六次出兵祁山的时候曾差点在上方谷放火全歼司马懿大军,但因为天公不作美,一场大雨救了司马懿,心力交瘁的诸葛亮仰天长叹吐血倒地。当他醒来之后明显感觉到自己大限将至,于是安排了蜀军撤退计划,让老将魏延断后,由杨仪姜维率领主力部队按部就班退回益州。

姜维非常敬佩自己这位恩师,特意询问恩师的身后事该如何安排。诸葛亮回答等我死后不要声张更加不能让司马懿知道,只要偷偷派四个士兵抬着我的棺材往南边走,交待抬棺的绳子什么时候断了就直接埋在那里。记得交待他们完成任务后有3份赏钱,等他们回来后自行定夺。

第三天上午诸葛亮在病榻上离世,姜维忍着悲痛嘱咐军医不要张扬,只是让几个蜀汉高级军官知道,随后精心挑选了3个身强体壮的士兵,让他们抬着存放诸葛亮的简易棺木出营往南走,完全按照诸葛亮生前交待的事情做。让姜维意外的是,第二天抬棺的士兵竟然回来了,但只是回来了一个人,问另外三人在哪里时士兵支支吾吾不敢回答,只是问姜维要三份赏钱。这时候姜维突然明白了诸葛亮的用意,于是把该给的赏钱给了这名士兵,然后依照残害战友的军法把他处决。

那个时代盛行盗墓

原来那个时代是一个大乱世,人性之中的恶被无限放大,所有人为了自己的利益、生存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因为天灾人祸不断,有一批盗墓贼专门发掘古代帝王陵寝,盗取墓室内的财宝维持生计。曹操偶然间知道了这件事,考虑到自己的地盘上饱受战争摧残惨不忍睹,军费也十分吃紧,于是干起了盗墓的勾当。

曹操以官方的名义成立一支官盗,这支部队由经验丰富的盗墓贼和身强体壮胆大妄为的士兵组成,规模大约有5000人,并设立摸金校尉一职统率部队。部队的宗旨就是寻找、发掘领地内可以发现的任何朝代的帝王陵寝,获取里面的财宝充当军费。在摸金校尉的带领下,先是曹操老本营兖州境内被发现的大墓被盗取一空,后来又扩大到了司隶、徐州、青州。当曹操打败袁绍之后,摸金校尉的行动区域又扩大到了河北四州。

曾经摸金校尉在北邙山发掘到西汉时期汉武帝的亲叔叔梁孝王的陵墓,历史上这个梁孝王对东汉朝廷贡献很大,也给汉武帝出过不少意见,汉武帝非常尊敬他。当他死后汉武帝倾尽国力为梁孝王修建规模宏大的陵墓,并且在里面陪葬了大量的金银财宝。摸金校尉在这个陵墓里面获取的财宝抵得上曹操的三年军费,曹操凭借这份雄厚的实力大肆招兵买马,武装起了一支装备、素质非常精良的部队。

因为那个时代的风气就是这样,所以很多有头有脸的王侯将相、门阀士族都绞尽脑汁把自己的墓室设立得非常复杂,目的就是要躲避摸金校尉或者其他业余盗墓贼的摧残。还有一群人则干脆薄葬,一切从简。看诸葛亮的安排,他是以上的第二种想法,但他的操作比这群人还要高。

不能让刘禅知道

诸葛亮如此安排还有一个深意,就是不想让刘禅知道。都知道诸葛亮是蜀汉的丞相,是他带着蜀汉发展,刘禅甚至还喊诸葛亮相父。但要知道刘禅才是蜀汉的皇帝,这个国家应该由他来指挥、决断才是。而诸葛亮这种越权,尽管是刘备授权的而且绝大部分蜀汉官员都没有异议,但这并不代表刘禅没有异议。

诸葛亮第二次北伐时曾经抓到了一个很好的机会截断陇西、西凉和曹魏地区的联系,就当准备吞并这些地区的时候却粮草不济,表面上是后勤官李严嫉妒诸葛亮的才能故意缓送军粮,但后面难道没有刘禅的影子吗?

而且刘禅非常亲近宦官黄皓,诸葛亮不在朝中的时候刘禅甚至把政务交给黄皓打理,自己则在后宫贪图享乐。黄皓是一个非常阴毒而且贪财的小人,他利用自己手上的权力大肆敛财。诸葛亮批评过黄皓,黄皓在诸葛亮在世的时候也畏惧他,但谁能保证黄皓不会记仇,在诸葛亮死后不会报复呢?所以不能让刘禅知道自己埋在哪里,黄皓自然无从得知。

小结

从现代人的角度来看,诸葛亮其实是很可怜的。他拥有天下少有的智力和能力,在刘备最为难的时候前去投奔,原本以为刘备可以按照他的战略计划打下江山,但没想到草莽出身的刘备还是改不了他的江湖气息,意气用事的攻打荆州还遭遇了夷陵之战的惨败,把蜀汉折腾得即将崩溃。临终前猛然发现蜀汉没救了,然后才假惺惺地哭求诸葛亮接手蜀汉,保护他的儿子。

刘备的儿子刘禅表现得实在太差劲,不仅没本事还经常拖累诸葛亮,最终把诸葛亮给折腾死了。其实诸葛亮完全可以到曹魏,到东吴任职,凭借他的能力照样可以很出彩,甚至可以过得非常好。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他是三国第一“操盘手”,三个弟子分别效力魏蜀吴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百科

    他是三国第一“操盘手”,三个弟子分别效力魏蜀吴,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在三国之中除了武将和军师,还有一个必不可少的职位,那就是谋士,谋士在夺取天下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刘备爱才人尽皆知,身边有很多谋士,最出名的就是诸葛亮,他是刘备的军师也是谋士,在无数人的心中,诸葛亮就是一个奇人,《

  • 汉桓帝诛灭了“跋扈将军”梁冀,为何在历史上留下的是骂名?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百科

    汉桓帝刘志是东汉王朝第十一位皇帝,他继承的是汉质帝刘缵(汉章帝玄孙)的皇位,这位汉质帝也是位可怜人,年仅八岁就被梁冀给杀害了。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汉桓帝诛灭了“跋扈将军”梁冀,为何在历史上留下的是骂名?唐朝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的虞世南曾对汉桓帝做出过这样的评价:“桓帝赫然奋怒,诛灭梁冀,有刚断之

  • 外丙:商朝第三任帝王,谥号“商哀王”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百科

    外丙,甲骨文作卜丙,子姓名胜,商朝第三任帝王。他是商汤次子,汤的太子太丁早逝后被立为太子,在汤病逝后即位,由伊尹摄政,谥号商哀王,去世后由其弟仲壬继位。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文献记载《史记·殷本纪》记载:“汤崩,太子太丁未立而卒,于是乃立太丁之弟外丙,是为帝外丙。”外丙本无继

  • 仲壬:商朝第四任帝王,谥号“商懿宗”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百科

    仲壬,又称中壬、燕壬、工壬、其壬、南壬,子姓名庸,商朝第四任帝王。他是商汤第三子,在父兄相继去世后即位,谥号商懿宗,死后由其侄太甲继位。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仲任居亳(今河南商丘),在位时期由伊尹辅政,商朝兴盛。仲壬是商汤第三子,太丁与外丙之弟。仲壬即位,居亳(今河南商丘),

  • 太庚:商朝第七任帝王,谥号“商宣王”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百科

    太庚,甲骨文中作大庚、天庚,误称小庚,生卒年不详,姓子名辩,商朝第七任帝王。他是商王沃丁之弟,太甲之子,沃丁去世后继位,在位25年,谥号“商宣王”,由其子小甲继位。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史籍记载《史记》记载:“沃丁崩,弟太庚立,是为帝太庚。帝太庚崩,子帝小甲立。”甲骨文记载:

  • 小甲:商朝第八任帝王,谥号“商敬王”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百科

    小甲,姓子名高,商朝第八任帝王,根据《史记·殷本纪》记载,他是太庚之子,也有人说他是太庚之弟。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小甲的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小甲在位17年。小甲在位时,商代以亳为都,小甲死后,弟雍己继立,商朝始衰。谥号敬王。

  • 历史上有几个以“夏”为国号的朝代?它们是如何确立国号的?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百科

    封建历史上有不少以“夏”为国号的朝代,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在我国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里,朝代更替犹如走马观花,一个接一个,数不胜数。所以当一个新政权诞生,统治者首要的任务就是定“国号”,定“首都”,定“年号”。国号(也就是朝代名称)确立之后,也就成了我们日后称呼该朝代的称谓,

  • “彭城之战”中项羽3万兵马是怎么打败刘邦的?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百科

    “彭城之战”项羽3万兵马是怎么吊打刘邦的?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在奇招迭出的中国古代战争史上,汉二年(公元前205)四月的楚汉彭城之战,公认是一场收了后世无数军事家膝盖的惊艳奇迹。在这场奇迹爆发之前,手握五十六万大军的汉王刘邦,除了坐拥三秦根据地,更高调横扫楚王项羽老巢,兵不血刃拿下项羽的

  • 祖辛:商朝第十五任帝王,谥号“商桓王”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百科

    祖辛,甲骨文作“且辛”,生卒年不详,姓子名旦,商朝第十五任帝王。他是商王祖乙之子,祖乙去世后继位,定都庇。《太平御览》引《史记》称其在位16年,病逝后葬于狄泉(今洛阳东北)。谥号“商桓王”。祖辛在祖乙去世后继位,此时商朝仍处于九世之乱期间,内乱使商朝进一步衰落。

  • 沃甲:商朝第十六任帝王,谥号“商僖王”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百科

    沃甲,《世本》、《竹书纪年》作开甲,甲骨文作羌甲,他的生卒年不详,姓子名逾,是商朝第十六任帝王。他是商王祖辛之弟,在位25年(一说5年),病逝后葬于狄泉(今洛阳东北),谥号“商僖王”。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沃甲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沃甲的生平事迹不详,病逝后由祖辛之子祖丁即位。家庭成员祖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