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中国古代“四大刺客之一的聂政,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中国古代“四大刺客之一的聂政,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793 更新时间:2024/1/18 9:53:29

《史记·刺客列传》里记载着好多刺客侠士的事迹,其中有四位特别突出,被人称为“四大刺客”。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如今的许多影视剧中,“刺客”这一职业被描绘成刺杀目标后通过一连串伪装逃出生天的形象,他们往往西装革履、身手不凡,而且风度翩翩,极具魅力。然而,在没有枪械、没有高科技设备规划逃亡路线、传递实时信息的古代,刺客的结局往往非常悲壮。受当时条件所限,古代刺客们采取的方式一般是用不易被察觉的短兵器进行近距离刺杀,但一般来说,只要不是两人独处一室的情况,刺客都难以逃生。

如果运气好一点,刺客能够在被一拥而上的卫兵击杀前完成任务,而如果运气不好,那就只能像著名的荆轲一样被反杀了。所以,古代的刺客基本都是一去不复返,在出发时就做好了事成后被杀的准备。出于这一原因,愿意当刺客的,要么是有恩、有仇要报,要么就是为了给家人留下一笔不菲的报酬。在《史记》当中,司马迁记载了几位刺客的生平事迹,其中的专诸、聂政豫让、荆轲被后人并称为“四大刺客”。今天我们要说的便是四人当中最为悲壮和侠义的聂政,他为知己杀韩相,又害怕连累家人而在死前自毁面容,可谓非常令人钦佩。

战国前期,聂政生于韩国的“轵”,也就是今河南省济源市的东南一带,他年少时就热衷于锻炼武艺,也喜欢打抱不平。后来,聂政一次为民除害,杀了乡里的一个恶霸,尽管是除暴安良,但韩国官吏仍然要抓捕他。迫不得已之下,聂政只好带着母亲、姐姐前往了齐国,并为了谋生从事起了自己不擅长也不喜欢的屠宰行业。

平静的日子没有持续太久,一天,一个来自韩国的客人敲开了他的房门,此人是韩国的大夫严仲子。原来,严仲子在朝中与韩烈侯的叔父,同时也是韩国相国的侠累发生了冲突,在争权失败后,他只好出走齐国。到了齐国后,有人告诉了他聂政的故事,说此人武功高强,又侠肝义胆,于是他这才专程前来结交。

在等级制度森严的战国时期,严仲子贵为韩国卿相,而聂政不过是一个在逃的杀人犯,因此后者感到受宠若惊,十分惶恐。此后的日子里,严仲子时常上门拜访,他不但和聂政很聊得来,对聂政的母亲、姐姐也都非常恭敬,于是,聂政渐渐把他当作了知己。如此重复数次后,严仲子一次忽然带着黄金一百镒,也就是二百多两要送给聂政。对于这么大笔钱,聂政不敢接受,此时严仲子才说出自己希望聂政帮忙刺杀韩相侠累的请求。

不过,聂政表示自己之所以愿意做着不喜欢的屠宰工作,就是因为要奉养老母,尽自己的孝心,于是拒绝了严仲子的馈赠。尽管碰了壁,严仲子却并没有改变自己的态度,他依然是尽完礼数才离开了聂政家。过了很长一段时间,聂政的母亲年老体衰而去世,聂政安葬完母亲,又为其守完孝后,想到严仲子昔日对自己的优待,便下定决心要“为知己者死”。于是,他前去拜访严仲子,询问清楚了事情的原委,并毫不推辞地接受了刺杀侠累的请求。

最初,严仲子想要为聂政找几个帮手,这样他刺杀后活下来的几率会大上不少,但聂政却害怕打草惊蛇,执意自己一个人前去。告别严仲子后,聂政仗剑进入韩相的官邸,当时侠累正坐在大殿中央,四周有不少卫兵,但身体健壮的聂政还没等众人反应过来就直接冲韩相,将其直接杀掉。见相国被杀,卫兵们一拥而上要抓捕刺客,但聂政左右冲杀,竟然一连杀了数十人,当然,这里想必有点夸张的成分。

总之,双拳难敌四手,聂政尽管身手了得,但也渐渐力不从心。临死之前,他突然想到姐姐和自己长得很像,如果韩人将自己的尸体拿去悬赏,姐姐很可能会被抓住。想到这里,他“自皮面决眼,自屠出肠”,也就是撕开脸皮,挖掉双眼,将自己的肚子也剖开,让自己面目全非,难以辨认。最终,即使韩烈侯出千金悬赏聂政的身份底细,依然没人能够回答。

尽管聂政不想连累姐姐,但他的姐姐聂荌在听说韩相被刺杀后还是猜到了是弟弟所为。为了让天下人知道弟弟的侠义,她不惧危险来到韩国,对集市上的人讲述了弟弟的故事。在韩国人惊讶和敬佩的目光下,聂荌因过度悲伤死在了弟弟的尸体旁。对于聂政的壮烈,后人纷纷表示尊敬,像著名的古曲《广陵散》,其实原名就叫做《聂政刺韩傀曲》。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杨延和有哪些功绩?他为何被叫做“杨六郎”?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百科

    杨延昭,本名杨延朗,北宋时期名将,是大名鼎鼎保家卫国的军事家族“杨家将”中的主要人物——“杨六郎”。在小说、戏曲及民间传说中,杨延昭是杨业的第六子,故称为“杨六郎”。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实际上,杨延昭是杨业的长子,身为长子的杨延昭为何被称为“杨六郎”,而且变成了排行老六的小

  • 北宋“圣相”李沆最后是什么结局?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百科

    北宋“圣相”李沆最后是什么结局?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李沆(947年-1004年),字太初,今河北省邯郸市人,北宋时期名相、诗人。980年,李沆登进士第,先后任职将作监丞、通判潭州、召直史馆、礼部侍郎、太子宾客,辅导太子宋真宗赵恒。997年,宋真宗赵恒即位,李沆任职户部侍郎、参知政事。1

  • 朱瞻墡有多厉害?他为什么被称为“最强皇叔”?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百科

    朱瞻墡是明朝宗室,明仁宗朱高炽的第五子,他虽然一辈子没当过皇帝,但却干了不少皇帝干的事情。在他的晚年,明英宗对其礼遇有加,就连明英宗都不再自持皇帝的身份,而是以侄子的身份面对朱瞻墡,不少人称朱瞻墡为最牛皇叔。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朱瞻墡乃是明宣宗朱瞻基的亲弟弟,不是什么同父异

  • 司马师作为西晋的皇帝 这个身份为什么会成为西晋灭亡的“蝴蝶效应”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百科

    还不了解:司马师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司马师作为西晋的皇帝,西晋灭亡的原因是什么?这事情和他有关系吗?汉末三国历史上有两个有名的“兄终弟及”:一是孙策传位于孙权;二是司马师传位于司马昭。不过两个弟弟给哥哥的身后待遇却大为不同,孙权称帝后仅追封孙策为“长沙桓王”,而孙策的

  • 曹植“七步成诗”,但历史上还有“三步成诗”的诗人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百科

    曹植七步成诗的故事大家都有听过吧,他的才华确实令人佩服。但在历史上,这两个“三步成诗”的诗人却鲜有人知。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其实,这两个诗人大家也并不陌生,而且应该说是如雷贯耳的两个名字,一个叫柳公权,一个叫寇准。那为什么又说“少有人知”呢?主要是因为这两个人“三步成诗”的故事少有人知。

  • 陈子龙的一首《点绛唇·春日风雨有感》表达了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百科

    下面小编带来陈子龙的《点绛唇·春日风雨有感》原文及赏析,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点绛唇·春日风雨有感(明)陈子龙满眼韶华,东风惯是吹红去。几番烟雾,只有花难护。梦里相思,故国王孙路。春无主!杜鹃啼处,泪洒胭脂雨。注释此词原题为《点绛唇·春闺》,后代编者王昶等人为拔高陈子龙这首词的思想而作了修

  • “蟋蟀皇帝”朱瞻基,在历史上是个怎样的人?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百科

    明朝历史上谜一样的皇帝——大明第五任皇帝明宣宗朱瞻基。他是明成祖朱棣的孙子,有个特别有趣的绰号,叫“蟋蟀皇帝”,因为这个皇帝特别热衷于玩蛐蛐、斗蟋蟀。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除开这个爱好之外,朱瞻基还痴迷于房中术,当时宫中有一个医术非常高明的老太医,朱瞻基曾私下向他索取房中术,这个老太医回答

  • 曹操身边的“赵云”,历史中大智大勇的名将韩浩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百科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历史上赵云被称为最完美的武将,他常年陪伴刘备,虽然没有什么机会外出领兵作战但无论从功劳、胆识、武艺还是人品都是值得称道的。三国时期在曹操身边也有这这样一个人,以忠勇著称文武双全最后也没能成为领兵大将,这个便是韩浩。说起韩浩,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么一号人物,东汉末年时期,贼寇流行,韩浩自

  • 武则天发明了一种叫“玉女登梯”的刑罚,这到底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百科

    武则天发明的一种叫做“玉女登梯”的刑罚,到底是什么?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刑罚世轻世重,惟齐非齐,有伦有药。——《吕刑》在现代社会当中,一些案件很容易便通过网络发酵,人们对于凶手大部分都是一种非常消极的态度,认为这些凶手应当被处以非常严重的惩罚,因为人们对于这些人所做出的事情十分的愤怒。可

  • 叶赫那拉·苏泰是什么人?历史上她与皇太极是何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百科

    “叶赫那拉”在蒙语中的意思是强大的太阳的意思,叶赫那拉氏在草原上也曾经显赫一时,他们也曾一度成为草原上的领袖,以上问题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古老的叶赫河浪花翻卷着故事,映出叶赫家族女性的风采,可以说,在女真人中,叶赫部世出美女且闻名天下,不少人都知道叶赫第一大美女东哥亡四国的故事和清末慈禧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