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公元1127年 南宋建立

公元1127年 南宋建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2254 更新时间:2024/1/15 18:10:57

1126年,金军第一次进攻北宋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时,宋钦宗在兵部待即李纲请求下,同意守城,但暗中却派弟弟康王赵构到金营作人质以求和。东京保卫战赢得胜利后,康王被召回,金兵退走,宋徽宗回到东京,钦宗解散各地援军,李纲被罢黜。经过半年休整,金军第二次围攻东京。

1127年春,金军攻破东京,宋钦宗亲自到金营乞降,被扣留。金军北返时,把徽钦二帝和宗室、后妃等3000多人作为俘虏带走,北宋灭亡。

1127年6月12日(宋建炎元年五月初一日)宋大将宗泽等拥护康王在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南称帝,这就是南宋的开始,康王赵构就是宋高宗(1127-1162年在位),年号建炎。

不久,南宋迁都至临安(今浙江杭州),成为偏安江南一隅的封建王翩。

南宋是北宋灭亡后由宋皇族在江南建立起来的以汉族为主体的封建王朝,建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其创建者为宋高宗赵构。南宋王朝自建立以来,一直在金国的威胁之下,直至被元消灭时,也未能恢复宋朝在中国北方的统治。南宋共历九帝,前后一百五十三年。其疆域北以淮水,经唐(今河南唐河)、邓(今河南邓县东)二州至秦岭大散关(今陕西宝鸡西南)一线与金为界,东南、西南同北宋。

北宋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金军攻占北宋都城开封(今属河南)。次年二月,废宋徽、钦二帝,北宋灭亡。同年五月,原任河北兵马大元帅的赵宋皇族康王赵构,在金军退走之后,于南京(今河南商丘南)即位,仍沿用大宋国号,史称南宋,年号建炎,是为宋高宗。南宋新立,当务之急是选贤任能,革新军政,制定积极进取的战略计划。然而,宋高宗昏聩无能,任用佞人,排斥贤相李纲,改积极抗战方针为消极防御。结果导致李纲建国十策难以完全落实,宗泽经营的开封基地前功尽弃,中原抗金义军的活动遭受打击。随后,宋廷采用弃淮守江的战略,放弃两淮,南逃临安。结果造成临安卫军政变,金军亦乘机南下,宋高宗航海走避,南宋险些亡国。金军穷追宋高宗不获,由江南北撤,被南宋韩世忠部拦截在黄天荡,北撤金军险遭灭顶之灾。此后,金军不敢轻易渡江,南宋朝廷得以立足江南。

南宋在江南的统治稳固之后,实施了几项战略举措是较为成功的。一是加强川陕防御,阻挡金军入川之举;二是建立以长江中游地区为重点连结淮东的江淮防御体系,以阻止金军进攻;三是实施以荆襄为基地,联络河朔,乘隙而进,直捣中原的战略方针。同时,南宋还重视发展军事技术,改革军事制度,加强军队建设,从而使国防力量有所增强,从屡战屡败到胜多败少,战略形势逐渐向有利于南宋方面转化,曾一度出现北进的较好形势。但南宋以妥协求和,偏安自保为基本方针,贯彻以文制武的军事指挥原则,极大地抑制了领兵将帅才能的发挥,妨碍了军事的发展。尤其在绍兴十一年(公元1114年)采取的解除三大将兵权、杀害抗金名将岳飞、缩编军队等错误措施,无疑是自毁长城。结果,南宋在偏安中逐步走向衰弱。

蒙古兴起之后,蒙古、西夏、金三国在北方激战,此时是南宋向外发展的最佳时机。但是,南宋统治者在消极防御的战略方针指导下,对北方三国斯杀作壁上观,没有任何积极的行动。待西夏灭亡,金北方尽失,战略转移,南攻宋地,南宋才被迫应战。南宋虽能阻止金军南下,但兵力受损,蒙古势力也进入黄河以北,南宋再无力北攻。金垂亡之际,南宋尚不知唇亡齿寒,大祸将至,竟作出联蒙灭金的决策,结果寸土未得,实力暴露,最终走向灭亡。南宋德佑二年(公元1276年),元军攻克临安,宋廷谢太后及恭帝投降。部分抗战派大臣南下福建、广东建立南宋行朝,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等共撑危局,南宋祥兴元年(1278年)十二月,文天祥在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北)兵败被俘,他在被俘途中写下《过零丁洋》一诗,其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名句,表现出崇高的气节。元朝统治者将他囚禁在大都。面对元朝的种种威逼利诱,文天祥始终坚贞不屈,于至元十九年(公元1282年)十二月就义于元大都。祥兴二年(公元1279年)正月,元将张弘范率水军攻打厓山,与行朝进行最后决战。二月,宋军大败,陆秀夫身背末帝赵昺跳海而亡,之后张世杰堕海殉国。南宋至此灭亡。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南宋:经济发达政治上较为无能的王朝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百科

    南宋(1127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宋高宗赵构在临安(今杭州)重建宋朝,史称南宋,与金朝东沿淮水(今淮河),西以大散关为界。南宋与西夏、金朝和大理为并存政权。南宋偏安于淮水以南,是中国历史上封建经济发达、古代科技发展、对外开放程度较高,但军事实力较为软弱、政治上较为无能的一个王朝。

  • 北宋:中国历史上经济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代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百科

    北宋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强盛的、繁荣的王朝。它于公元960年由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到公元1127年政权南迁的这段时间,被称为北宋,定都开封。北宋王朝的建立,结束了自唐末而形成的四分五裂的的局面,使中国又归于统一,但由于与宋同时代的辽、金、西夏等国的强大,使北宋政权一直处于外族的危胁之中。北宋版图公元960

  • 精忠报国,岳飞为何却被敌我联合剿杀?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百科

    在历史上,有这样一位爱国的忠臣良将,他的爱国精神直到现在还被当成一杆旗帜。因为爱国,他在国破家亡之际,奋然跃起,杀得敌人胆寒;因为爱国,他操心皇家的事,引起皇帝的猜忌乃至恐惧。最后敌我双方竟然以他的死为谈判条件,因为他的死,两个国家享受近二十年和平。岳飞他就是岳飞。岳飞出身普通农家,他的祖上并没有名

  • 北宋王朝第六位皇帝:宋神宗赵顼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百科

    宋神宗赵顼(1067年—1085年),北宋第六位皇帝。谥号体元显道法古立宪帝德王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皇帝,英宗赵曙长子。嘉佑八年(1063)受封光国公;后又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受封淮阳郡王;治平元年(1064)进封颍王。治平三年立为皇太子,次年即帝位,是为神宗,时年20岁。1067年-1085年在位。

  • 北宋第一位以宗子身份继承大统的皇帝:宋英宗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百科

    宋英宗赵曙(1032年-1067年),北宋第五代皇帝,1063年—1067年在位,原名宗实,后改名赵曙,太宗曾孙,濮王允让之子。仁宗无子,英宗幼年被仁宗接入皇宫抚养,赐名为宗实。1050年为岳州团练使,后为秦州防御使。1055年立以为嗣。英宗在位期间,任用旧臣韩琦等人,不想改革,但与辽国和西夏没有发

  • 北宋王朝第四位皇帝:宋仁宗赵祯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百科

    宋仁宗(1010年-1063年),是北宋第四代皇帝(1023年-1063年在位)。初名受益,宋真宗的第六子,生于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1018年立为皇太子,赐名赵祯,1023年即帝位,时年13岁。1063年驾崩于汴梁皇宫,享年53岁。在位四十一年。在位时候宋朝面临官僚膨胀的局面,冗官冗兵特多,

  • 北宋王朝第三位皇帝:宋真宗赵恒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百科

    宋真宗赵恒(968-1022)宋太宗第三子。以王钦若、丁谓为相,二人常以天书符瑞之说,荧惑朝野,帝亦淫于封禅之事,朝政因而不举,景德元年(1004年),契丹人所建之辽国入侵,宰相寇准力排众议,劝帝亲征,双方会战距首都汴京三百里外之澶渊,宋战胜辽国,但因真宗惧于辽的声势,不顾寇准的反对,以每年进贡辽大

  • 公元960年 宋朝废除宰相坐议礼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百科

    建隆元年(960)二月,宋废除了宰相坐议之礼。以往各朝,每逢国家大事,皇帝必召宰相等重臣坐在一起,共同商议。议毕,皇帝赐茶,臣子方可退下。唐及五代时期,仍沿此制。赵匡胤建立宋朝后,仍留用范质、王薄等后周重臣。他们曾受周皇重用,这就容易受到猜忌;加上宋太祖猜忌心较重,稍有不慎,便会祸从天降。他们奏请改

  • 中国到底有多少年的历史?有何依据?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诚谢悟空邀请:小学的时候,老师最喜欢说,“我们美丽富饶的伟大祖国地大物博,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即祖国有五千年的历史在我心里已根深蒂固,但究竟多少的年?要准确的时间,我还真回答不了!如果追溯到上古(是文字记载出现以前的历史时代,在中国指夏朝以前的时代),中华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发展,是没有文字记录的

  • 怎样学习中国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历史这门课,内容博大精深,想要学好这门课,最基础的就是需要大量的阅读和思考。可能我们在看历史文学作品和影视节目的时候,会感觉到历史好有趣,但是那毕竟是经过了艺术的加工,当然就算流传已久的文献资料,也不能百分之百的保证就是历史原貌。那么尽可能多的去了解不同的历史记载,做横向和纵向的对比是很有必要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