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看苏轼豁达人生:天容海色本澄清,从《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看苏轼豁达人生:天容海色本澄清,从《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058 更新时间:2024/1/18 9:59:35

说到苏轼,大家想必都会想起《定风波》、《念奴娇》等作品,“一蓑烟雨任平生”、“大江东去浪淘尽”等词句活现眼前。事实上,这两篇中学必读的作品都是东坡居士中年之作,皆成于贬谪黄州之时。其时虽云贬謪,但东坡却能以豁达大度化解,“谈笑间”让抑郁的心情“灰飞烟灭”。这次,笔者想变一变新意,带大家看看东坡晚年的诗——《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叶德平:天容海色本澄清,从《六月二十日夜渡海》看苏轼豁达人生

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年),六十二岁的东坡被贬儋州(食的海南省儋州市)。传说这就是“天涯海角”,是犯官犯民的热门流放地点。这样的地方,东坡生活了三年。元符三年四月(1100年),刚即位的皇帝徽宗决定大赦天下,东坡也复任朝奉郎。同年六月,六十五岁的东坡踏上归途,自海南岛重返故土。《六月二十日夜渡海》就是途中所作——

叶德平:天容海色本澄清,从《六月二十日夜渡海》看苏轼豁达人生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参星横斜、北斗转,这是夜深的天现象。这一夜东坡并没有睡好。可能因为经历了终日的大风大雨,年迈的身躯有点消受不了。过去的际遇、将来的盼望,无一不使他睡意消失。也罢,晚风“料峭”,正好吹拂睡意;自古以来,哪个骚人墨客,不喜欢夤夜吟诗。

叶德平:天容海色本澄清,从《六月二十日夜渡海》看苏轼豁达人生

长沙太傅贾谊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苦雨终风”也会有“解晴”之时,更何必似乎已经脱离厄望(注:东坡归来后一年,即因病辞世)。贾太傅又说“天不可与虑,道不可与谋”,读破百家,出入佛老的东坡何尝不知?可是,次次要命的诬陷、每每致死的罗织,实在让人难以放下。不过,东坡终归还是放下了——行将就木,还有什么放不下?再放不下,又能如何?掉过头来想,云散去了,月亮便失却了“点缀”;这一群奸佞,不也是东坡最好的“点缀”吗?常言“清者自清”,我心皎洁澄明,正如天、海本来的容色。

东坡精擅诗、书、画,天资聪颖,可谓不世之才。然而,在政治上,只有“傻子”两个字可以形容他。他不结党,也不营私,所以无论新党、旧党,对他只有“不待见用”,甚或排挤。面对着如斯局面,他曾想过振奋改革,可是时不我与,一晃眼已六十了⋯⋯昔时,“鲁叟”孔子曾谓“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东坡今日只能“空余”此意。数十载的贬謪生活大概只是人生一场游历,而这场游历大概也足够让他“粗识轩辕奏乐声”。(注:这里不得不提,“轩辕奏乐声”是海浪涛声的比喻,正好与出句“乘桴”意境契合,十分精妙。)

叶德平:天容海色本澄清,从《六月二十日夜渡海》看苏轼豁达人生

琼州海峡素以险绝见称,虽云九死一生,也不为过矣。东坡这三年的贬谪旅程,一来一往,共两次渡海,但是他却安然无恙,岂不奇哉!更妙的是,人生苦短,能在倏忽的逆旅中,享受如此旅程,奇矣!结句,东坡终以莫大的胸怀,吐出“吾不恨”三字,把逆旅上的过客都原谅了。用他另一词句来说,这是“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的感悟。

后记:纪晓岚评此词谓:“前半纯是比体。如此措辞,自无痕迹。”“自无痕迹”,正是东坡文学造诣的最佳形容词。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公元1127年 南宋建立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百科

    1126年,金军第一次进攻北宋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时,宋钦宗在兵部待即李纲请求下,同意守城,但暗中却派弟弟康王赵构到金营作人质以求和。东京保卫战赢得胜利后,康王被召回,金兵退走,宋徽宗回到东京,钦宗解散各地援军,李纲被罢黜。经过半年休整,金军第二次围攻东京。1127年春,金军攻破东京,宋钦宗亲自到

  • 南宋:经济发达政治上较为无能的王朝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百科

    南宋(1127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宋高宗赵构在临安(今杭州)重建宋朝,史称南宋,与金朝东沿淮水(今淮河),西以大散关为界。南宋与西夏、金朝和大理为并存政权。南宋偏安于淮水以南,是中国历史上封建经济发达、古代科技发展、对外开放程度较高,但军事实力较为软弱、政治上较为无能的一个王朝。

  • 北宋:中国历史上经济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代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百科

    北宋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强盛的、繁荣的王朝。它于公元960年由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到公元1127年政权南迁的这段时间,被称为北宋,定都开封。北宋王朝的建立,结束了自唐末而形成的四分五裂的的局面,使中国又归于统一,但由于与宋同时代的辽、金、西夏等国的强大,使北宋政权一直处于外族的危胁之中。北宋版图公元960

  • 精忠报国,岳飞为何却被敌我联合剿杀?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百科

    在历史上,有这样一位爱国的忠臣良将,他的爱国精神直到现在还被当成一杆旗帜。因为爱国,他在国破家亡之际,奋然跃起,杀得敌人胆寒;因为爱国,他操心皇家的事,引起皇帝的猜忌乃至恐惧。最后敌我双方竟然以他的死为谈判条件,因为他的死,两个国家享受近二十年和平。岳飞他就是岳飞。岳飞出身普通农家,他的祖上并没有名

  • 北宋王朝第六位皇帝:宋神宗赵顼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百科

    宋神宗赵顼(1067年—1085年),北宋第六位皇帝。谥号体元显道法古立宪帝德王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皇帝,英宗赵曙长子。嘉佑八年(1063)受封光国公;后又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受封淮阳郡王;治平元年(1064)进封颍王。治平三年立为皇太子,次年即帝位,是为神宗,时年20岁。1067年-1085年在位。

  • 北宋第一位以宗子身份继承大统的皇帝:宋英宗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百科

    宋英宗赵曙(1032年-1067年),北宋第五代皇帝,1063年—1067年在位,原名宗实,后改名赵曙,太宗曾孙,濮王允让之子。仁宗无子,英宗幼年被仁宗接入皇宫抚养,赐名为宗实。1050年为岳州团练使,后为秦州防御使。1055年立以为嗣。英宗在位期间,任用旧臣韩琦等人,不想改革,但与辽国和西夏没有发

  • 北宋王朝第四位皇帝:宋仁宗赵祯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百科

    宋仁宗(1010年-1063年),是北宋第四代皇帝(1023年-1063年在位)。初名受益,宋真宗的第六子,生于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1018年立为皇太子,赐名赵祯,1023年即帝位,时年13岁。1063年驾崩于汴梁皇宫,享年53岁。在位四十一年。在位时候宋朝面临官僚膨胀的局面,冗官冗兵特多,

  • 北宋王朝第三位皇帝:宋真宗赵恒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百科

    宋真宗赵恒(968-1022)宋太宗第三子。以王钦若、丁谓为相,二人常以天书符瑞之说,荧惑朝野,帝亦淫于封禅之事,朝政因而不举,景德元年(1004年),契丹人所建之辽国入侵,宰相寇准力排众议,劝帝亲征,双方会战距首都汴京三百里外之澶渊,宋战胜辽国,但因真宗惧于辽的声势,不顾寇准的反对,以每年进贡辽大

  • 公元960年 宋朝废除宰相坐议礼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百科

    建隆元年(960)二月,宋废除了宰相坐议之礼。以往各朝,每逢国家大事,皇帝必召宰相等重臣坐在一起,共同商议。议毕,皇帝赐茶,臣子方可退下。唐及五代时期,仍沿此制。赵匡胤建立宋朝后,仍留用范质、王薄等后周重臣。他们曾受周皇重用,这就容易受到猜忌;加上宋太祖猜忌心较重,稍有不慎,便会祸从天降。他们奏请改

  • 中国到底有多少年的历史?有何依据?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诚谢悟空邀请:小学的时候,老师最喜欢说,“我们美丽富饶的伟大祖国地大物博,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即祖国有五千年的历史在我心里已根深蒂固,但究竟多少的年?要准确的时间,我还真回答不了!如果追溯到上古(是文字记载出现以前的历史时代,在中国指夏朝以前的时代),中华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发展,是没有文字记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