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非物质文化遗产“西施传说”在历史上真的发生过吗?

非物质文化遗产“西施传说”在历史上真的发生过吗?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930 更新时间:2023/12/13 8:55:09

西施是中国四大美女之一,她的传说故事也成为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据说,吴国奸臣伯曾在越国灭亡前夕收受了越国的大量贿赂,才同意将西施等二十名美女送到吴王夫差面前。

据说,吴国重臣伍子胥的死也与西施脱不了干系,是她一直吹枕头风,才使得夫差下定决心杀了伍子胥。

上述说法均来自于《左传》、《国语》和《史记》,似乎已经是定论,今人在纪念西施的时候,还夸赞她“为国献身”的气节。

事实上,这是典型的“把历史当童话看”。

吴国为什么要灭掉越国?因为越国与吴国有不共戴天之仇:吴王夫差的父亲,前任吴王阖闾被越王勾践所杀。

面对如此深仇大恨,如果吴国有机会灭掉越国,夫差怎么可能犹豫呢?

史书说是因为夫差贪图越国进献的美女(主要是西施)和金玉,可问题是:如果灭掉越国,美女和金玉难道会少吗?

我一向不主张看低统治者的做法,而夫差能够在父亲非正常死亡之后顺利上位,同时还打得越国差点灭亡,他绝不是泛泛之辈。

之所以不灭越国,不是夫差不想做,而是他做不到。

后世诸葛亮打算南征孟获的时候,为什么要以攻心为主呢?

因为孟获代表着南蛮势力,诸葛亮可以相对轻松地杀死这个人,然后怎么办呢?只能陷入南蛮民众的汪洋大海。

到了那个时候,光是平定南蛮的军费就能把整个蜀汉拖垮。

诸葛亮为什么要南征孟获?只是为了保证自己在北上讨伐曹魏的时候,南蛮不会跳出来趁火打劫。

换言之,诸葛亮只要保证南蛮臣服即可,并没有打算占据南蛮亲自治理,更不打算把整个南蛮灭种。

说吴国和越国的事,为什么要先说诸葛亮南征孟获呢?因为这两件事的性质差不多。

越国是越人首领,遍布于浙江南部的广大山区之中,如果吴国真打算彻底征服这个国家,就必须有长期钻山林打游击的觉悟。

灭了越国有什么好处呢?其实没什么好处,越国是个穷国,比起楚、晋、齐等大国来差得太多。

在夫差伐越的时候,他固然有为父亲报仇的想法,但政治家的感情相对淡漠,与国家利益相比,个人感情又算得了什么呢?

现在越国表示臣服,夫差只需要和他们签订几个不平等条约,基本就算大功告成了。

但夫差显然干得更好:他直接把越王勾践夫妻带回了吴国圈养,难道这还不叫成功吗?

如果诸葛亮在逼迫孟获臣服之后,又把孟获带回成都圈养,谁敢说诸葛亮的南征不成功呢?

夫差的评价之所以在后期走向反面,完全是因为他在与中原诸国的竞争中耗费了太多国力,不得不放松了对越国的打压,从而导致越国成功发展。

诸葛亮在世之时,将主要精力投入北伐,蜀国连年征战,并没有获得很好的休息。

诸葛亮去世之后,南蛮曾数次入侵,如果蜀国最终被南蛮所灭,那么诸葛亮和刘禅等人的历史形象,估计也会像夫差那样前明后暗,获得一个晚节不保的名声。

至于说西施进谗致使夫差杀伍子胥,这就更离谱了。

夫差之所以会玩砸锅,诸葛亮之所以成功压制南蛮,从细节上看也有出入。

比如诸葛亮时期虽有党争,但他都处理得很好,来敏廖立李严等人并未掀起大风浪;吴国的党争则严重得多,伯和伍子胥之间的争斗愈发激烈,以至于夫差动手杀人。

但无论吴国的内讧有多严重,我们都不能把这份罪责,或者说把这份功劳按在西施头上。

归根究底,西施也只是作为越国乞降时进献给夫差的美女之一,其身份地位不会比一个玩偶高多少。

对于西施的评价,我较为认可唐代诗人崔道融的观点。

崔道融在其诗作《西施滩》中是这样写的:“宰亡吴国,西施陷恶名。浣纱春水急,似有不平声。”

我们可以说吴国亡于党争,也可以说吴国亡于战略重心转移,以至于被越国偷袭成功,但就是不能说吴国亡于红颜祸水西施。

用这种恶名来抹黑一位弱女子,实在是不够厚道。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河南有哪些文化遗产????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1、花木兰传说(虞城县)2、梁山伯与祝英台传说(汝南县)3、盘古神话(泌阳县、桐柏县)4、白蛇闹许仙传说(鹤壁市淇滨区)5、董永与七仙女传说(武陟县、汝南县、西平县、遂平县)6、柳毅的传说(卫辉市)7、崔莺莺和张生的故事(辉县市)8、邵原创世神话群(济源市邵原镇)9、汉族叙事长诗《郭丁香》(固始县)

  • 有什么童话诗?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文史百科

    童话诗(Fairytalepoem)是故事诗的一种,现代诗的一种体裁。是以童话故事为题材的长篇叙事诗。适宜学龄初期少年儿童阅读学习。童话诗的主题具有一定的教育和启蒙意义,往往通过生动、鲜明的形象,浅显易通的寓意,透露出生活的哲理,寓教于乐。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富于幻想、夸张色彩,采用儿童的语言和叙述习

  • 河北八旬老人用十几味中药制出“非遗”香囊,关于香囊的历史文化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文史百科

    香囊是古代汉族劳动妇女创造的一种民间刺绣工艺品,早在汉代《礼记》就有记载,汉代未成年的男女很多都是佩戴香囊的。这些香囊用五种颜色的丝线缠绕而成,用这些各色的彩色丝线在彩色绸缎上绣出各种形象古老的图案,再把彩色绸缎缝制成大小不一,形状不一的绣囊。括囊内再添置各种中草药、香料等物质,一个香囊就制作好了。

  • 济南方特水上的项目叫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文史百科

    济南方特东方神画水上项目有好几个,决战金山寺也是坐船在水里看表演的,还有仙岛探秘,跟随徐福东渡求仙药,登上仙岛,在穿越神秘的桃园和飘渺的仙人洞后,误入迷雾环境中,水雾间,景物若隐若现,惊险刺激的滑道、飞溅的水花……

  • 抗击非典的英雄事迹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文史百科

    邓练贤生前系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党委委员、党支部书记、传染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2003年2月1日,他连续工作15个小时,因抢救病人感染致病。2003年4月21日光荣殉职,终年53岁。叶欣生前系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岛分院急诊科护士长。直到病倒前长达2个多月的时间里,她始终没有离开过岗位,没有回过一次家,

  • 非典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正值非典期间,一位农村的老母亲,由于在初中读书的孩子一个月没回家,于是她带了些家产特产,从60多公里的山区去看孩子,他从早上6点出发,还好在孩子放学时赶到了学校,她见了自己的孩子,心里是说不出的喜悦,可是学校却规定不能近距离接近学生,母亲苦苦哀求,只求让她把带来的东西递给他,却遭到不幸的冷讽。虽然这

  • 黄泉见母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文史百科

    出处是《左传》:郑庄公的父亲是郑武公,娶姜氏为妻,生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叫寤生,二儿子叫段。因为段长得一表人才,姜氏便偏爱他,希望郑武公立段为太子,可是为能如愿,姜氏一直坏恨在心。等武公去世后,寤生继承王位,号郑庄公。姜氏多次向庄公提出无理要求,庄公碍于母亲情面,都满足了她。但是姜氏毫不知足,居然煽动

  • 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而言,试述孟姜女故事的生存境遇及其保护。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文史百科

    孟姜女哭长城,他是一种女子对爱情忠贞不渝精神的象征。诗云: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贞妇贵殉夫,舍身亦如此。同时孟姜女哭长城,究其原因,也是因为秦皇时期的劳役制度太过残酷,给我们一个告诫吧,者也就是所谓的以史为鉴。

  •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作文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文史百科

    我认为可以用春节或者传统节日为内容写,比如说有的人认为春节太无趣了,千篇一律的节日对我们来说缺乏趣味性,由此春节逐渐丧失属于他独特的魅力,因此我们要呼吁人们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且开启以春节风情为内容的活动,在春节的时候家乡有没有一些特别的方式,来去庆贺春节的到来,让人们重新认识春节,也可以用对比吧

  • 沈文荣的小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文史百科

    在职工眼里,沈文荣是个说一不二的人;在钢铁界,沈文荣是个敢于担当、敢于冒险的人;而在妻子陈红华的眼里,神文荣是个不折不扣的病人。气管炎、高血压、高血脂、痛风病,让陈红华更为揪心的是沈文荣的心脏,“才56岁的人,心脏功能已经老化到了70岁,都是积劳成疾累出来的”。沈文荣是个工作起来不要命的人,经常早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