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推荐如下
赶紧给出你的答案!
眉山,古称眉州,辖东坡区、彭山区、仁寿、洪雅、丹棱、青神两区四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陆游曾赞曰:“孕奇毓秀当此地,郁然千古诗书城“。眉山是北宋大文豪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的故乡。两宋三百年间,眉山出进士886名。“三苏”文化、长寿文化、道教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国民间竹编艺术之乡”、“中国民间唢呐艺术之乡”。
目前,眉山全市共有非遗资源项目189个,包括:口头文学34项、民俗10项、传统美学14项、传统音乐22项、民间舞蹈21项,还有传统戏剧、传统曲艺、传统医药......看不见的眉山文化,充满了传奇色彩,有着讲不完的故事!
东坡区
东坡酒传统酿造技艺
苏东坡酒传统酿造技艺原于北宋大文豪苏东坡所著《东坡酒经》,他亲自酿造“桂酒”、“天门冬酒”和“松醪”把酿法和心得撰写成《东坡酒经》。后于1901年,由眉山太和镇章芳年先生根据“东坡酒经”记载的酿法和心德创办“德利元酒坊”而问世。始产太和小曲酒。
1942年,章芳年先生之孙章荣江接手德利元酒坊,成为太和小曲酒传统酿法第一代掌门人。1956年公私合营后,德利元酒坊更名为“太和供销社酒厂”,掌握传统酿造技艺最为精湛的章荣江先生掌门弟子德利元酒坊老员工张伯勋先生成为第二代传人并执掌酒厂。上世纪70年代末期,经张伯勋先生推荐大徒弟管绍绿执掌生产技艺,成为第三代传人,推出了“三苏”系列曲酒。1990年初,管绍绿先生大弟子王树安被指定为第四代传人。2007年王树安退休,指定其弟子王伟为第五代传人,推出了系列苏东坡酒,并实施了商标保护。
苏东坡酒由优质高粱、小麦、糯米、大米、玉米,选用岷江眉山段玻璃江边(岷江中的一段,从太和镇到眉山县城之间,由于水势平缓,透明似玻璃,故惯称玻璃江)德利元百年古井提取的优质井水,入百年泥窖酿造而成。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发现古井一口、泥窖二十口、老作坊一间,均为光绪年间之造物,由四川省文物局直接上报国家文物局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传统技法主要有:蒸糠、剥窖、滴窖提取黄水、出窖、看糟配料、润料拌合、上甑蒸馏(上甑、摘酒)、出甑打量水、降温拌曲,入窖踩窖、封窖、窖池管理等。工序全部采用纯手工操作。
东坡肘子制作技艺
东坡肘子是眉山市家喻户晓的传统名菜。该技法源于北宋大文豪苏东坡所撰《猪肉颂》之“净洗铛(锅),少着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它自熟莫催它,火候足时它自美。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的记述。其主要技法是:选猪前膀(肘子)一块,煮成八分熟,弃原汤,入笼蒸熟蒸火巴,选上等豆瓣辣酱,加蒜、姜、椒、葱、糖、醋、盐、芫荽、红油、经炒料、调汁淋于肘上即成。
东坡肘子制作技艺在眉山地区广为流传,今已成为眉山市的公共文化品牌,在其核心技法的掌握和传承上又以眉山东坡区曹氏和邓氏家族承习的惠通东坡肘子和蜀州东坡肘子制作技艺为主。
东坡肘子制作技艺历史悠久,至今已有千年之遥。从最初苏东坡先生的文字记载演化出现实中的普通菜品,又从单一的菜品技法演化成规模空前的民间食俗,这不仅是一部“食俗史”,而且从深层次揭示了国人食俗文化的流变与演进,并从另一个视角记录了一个普通菜品升华为一种文化现象的独特魅力,它为世人留下了丰富的食俗文化信息资源,同时更因东坡居士之渲染而使其文化影响力远远超越了一个普通菜品的局限而辉煌至各个领域,这对研究我国宋代猪前肘烹制技法的进步演化,以及对猪前肘的食俗文化现象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文化价值和艺术表现价值。
东坡泡菜制作技艺
“东坡泡菜制作技艺”源流历史久远,天下第一寿者彭祖之《膳食养生术》载有“饮食,以蔬果为常。饮食有菹,故烹饪之首乃泡”,汉代许慎《说文解字》载“菹菜也,酸菜也”,对彭祖之“菹”有续释之意,北魏贾思勰之《齐民要术》亦有续载,北宋大文豪苏东坡由于喜食泡菜、喜做泡菜,于《东坡杂记》中也聊述了亲身体验蔬果泡技之感受。故“东坡泡菜制作技艺”实则为寿者彭祖源流之“蔬果泡技”及由于大文豪苏东坡之喜爱在眉州当地兴起并承传的一种蔬果食法和文化传统,该技法也随彭、苏皆为眉州今眉山市人和对后世的影响故以地区冠名而俗称为“东坡泡菜”。
“东坡泡菜制作技艺”的传统工序和技法是:一、备泡器:购置土坛子洗净晾干;二、选采蔬果:土产蔬果如豇豆、萝卜、莲花白、藕,姜,木耳、青菜、芹菜等;三、备料:将选采的蔬果搬运、清洗、晾干、抖沙尘、入筐;四、起菹液:将饮用水盛入土坛;五、配味:将适量盐,红糖,桂皮,八角,甘草等按传统配方调味入坛;六、入腌封坛:将所备的蔬果放入有配味菹液的土坛中,盖封坛口,在坛弦加饮用生水成水封状;七、腌泡,即将蔬果物在配味菹液中浸泡受味,并完成乳酸发酵、巴氏杀菌后由生变熟的过程;八、捞取、拌料:用洗净不沾水的竹筷或手入坛中将所泡蔬果取出盛入盘碟中食用,即为素食,也可将取出的蔬果拌上与蔬果泡味不反味的各种味型食用,即为拌料。
民间音乐47Ⅱ16巴山背二歌四川省巴中市58Ⅱ27川北薅草锣鼓四川省青川县69Ⅱ38羌笛演奏及制作技艺四川省茂县民间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