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双城经济圈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央认为这将是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飞速发展的成渝双城经济圈,自给予了政策倾斜以来,就一直稳步发展,逐渐向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这三大繁荣昌盛的城市群看齐,那么比它资历还要老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呢?对比上这个一个发展迅猛的后生,长江中游城市群似乎显得颇为失意。
无论是人口、面积还是经济总量,长江中游城市群都是顶尖的,丝毫不输给成渝,那么到底输在哪里了?
早在2011年的时候,国务院就确定了中国最适合先一步发展城市的22个地区,而长江中游地区,自然是国家重点开发区域之一。
2012年,长江中游城市群的三大主要城市群——武汉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和环鄱阳湖城市群开展战略合作,自此开始协同发展,共同创造长江两岸的繁华。
那么为什么长江中游城市群后劲不足呢?
首先,就是密度,长江城市群,虽然地图上看很近,实际上对比其他三大城市群,相邻的中心城市之间的距离,还是太远了。
其他的一般相隔100-200公里。而长江中游城市群中的省会城市,距离都超过了250公里。而三十多个成员城市最远的甚至相距近700公里。而刚刚发展起来的成渝城市群,成都与重庆的距离虽然也远,但总体不会太零散。
这个时候,长江城市群的面积反而成为了不好的地方。跨越的省份过多,那么中心城市的经济实力和辐射能力就很有可能不足。虽然武汉已经成为了一线城市,但是对比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还是有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