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菖蒲,割艾叶,绣香包,饮黄酒,吃粽子。
(1)海盐非遗尺糕的故事:
苗族端午节习俗母上大人是苗族的,我就来安利一点苗族端午节的习俗。
苗家端午饭
吃“五黄”:黄鳝、黄瓜、黄鱼、黄泥蛋和雄黄酒。
端午饭主菜:一大盆黄鳝汤,一碗咸鸭蛋,一碗红烧黄鱼,一碗苗家腌黄瓜,一碗雄黄酒。当然还有粽子。
开席前,长辈先倒雄黄酒,然后挨着给每个小孩的脸上、额上、脖子涂抹。开席时,由最年长者端起雄黄酒喝第一口,然后再往下传,餐桌上的男女老少都必须喝上一口。
苗家雄黄酒是雄黄研磨成粉末后,再用黄酒或白酒泡制的,泡好的雄黄酒要在太阳下晒后才能喝。
苗家“五色粽”
苗族用五种植物的叶液将粽馅染成红、黄、蓝、黑、白五种颜色,然后用芭蕉叶包裹成圆柱形煮熟。一般都是在端午节前5-10天就把粽子裹好了、煮熟了。
在苗寨里,要把煮好的粽子挂在堂屋里,一是敬祖先,二是表示生活美满。
苗族还有“双人咬粽子”的活动,“双人咬粽子”:在欢快的木鼓声中,姑娘小伙两人一组,比赛分为绑腿走路、包粽子、双人板鞋竞走、咬粽子、一人离地返回等步骤,最先返回出发点的一组为胜。
抢鸭子比赛
抢鸭子比赛是苗寨端午节必不可少的节目。源于纪念古苗族英雄杀死恶龙为民除害的传说,以鸭为吉祥物,在龙舟赛上将一大群活鸭子同时放人赛龙舟的水面上,任由人们去抢捉,谁逮着归谁,抢到鸭子视为大吉。
比赛规则:把鸭子放入河中,比赛口令一发出,等在河边的男女便开始抢抓鸭子。鸭子被人赶着在河里乱窜,抢鸭人沿着河边追赶,谁抢抓到,鸭子便归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