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是传统文化产业,首先做的是商品,是品牌,能落地实现价值。以浙江故事为题,让我想起现在的营销在做品牌上的方式都是在讲故事。
1.浙江精神,拟人化的内在品德、性格
2.浙江的文化遗产
3.浙江的现在及未来
结合以上3点,去创新应该可以自有魅力的模式,一种属于浙江文化气息的平台。
具体是那种形式,那种模式,我觉得不是短短几分钟,简简单单写几句话能够定的,多在浙江各个地方走走,真真正正的了解一下,我觉得就会有答案了。缺乏骨子里的一种味道是不会做好浙江故事这类文化产业的。
可不能这样单纯地讲,就仅从文化产业这一方面来说,恐怕浙江也不是做得最好的。我倒是认为广东在改革初期处于最前沿,在这一方面做的似乎更好。既然写到这里了,不妨一吐为快,广东做的好并不等于他完美无缺,以今天的眼光来看,确实是处于初级阶段。有例可证:创造的价值有吗?形成了品牌效应了吗?其内涵底蕴深厚吗?说实话,什么都不是,只是榨取了千百万民工的血汗,这是资本极不道德的扩张,何况浙江?
《雄狮少年》票房惨败打了谁的脸?是我们太自卑还是导演太傲慢?
资本大众的审美,资本对于敏感问题视而不见避而不谈,观众资本的票房,观众逼片方阴兵过境硬刚到底,自己人打起来了,西方看了乐子,我们都有光明的未来。
引用这张图片,已经很详细的说明了这类夹带私货的行为。一碗粥里面掺了一颗老鼠屎,还是一颗打碎的老鼠屎,哪怕这碗粥再好喝,它也是一碗臭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