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邀请。作为一名山水画家,我觉得说出这样话的人才穷途末路,无可救药。
说这话的人了解中国山水画的历程吗?历史上最初的山水画是咋样?明清的山水画和宋元的山水画区别在哪?唐朝山水画是如何走向?先了解山水画的发展史再来预判山水画的发展方向吧。
中国山水画历史悠久,山水画代表了中国画,花鸟、人物都是从山水中分离出来的。中国山水画发展历程高峰群起,大家辈出,扛鼎之作如潮水般汹涌澎湃,光芒万丈。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传承史,没有继承哪有发展?
当代山水画是指近三十年来的山水画。三十年来,特别是八五新潮以来,山水画空前发展,创作思维活跃,创作手法多样,创作语言丰富,这些都是在传承传统的基础上才有的结果,可以说当代山水画是近百年来最繁荣的时代。
我们翻开三十年以前的山水画,那年代的作品全是说教,是僵硬的,枯燥的,失去了中国山水画气韵生动最基本的审美情操。山水画一直在传承也一直在发展,现在许许多多的山水画家广纳题材,手法多样,变化多端,创作出许许多多不同面貌不同感受的山水画,这样的探索精神是可贵的,也是山水画发展历程中必不可少的过程。有传承也有创新,山水画前景一片光明美好!
谢谢你的精彩提问。我是千千千里马,喜欢山水画的朋友大家好!
首先我们必须明了,山水画发展到今天,正处于一个沉重思考的历史转折阶段。
中国画发展到宋元时代,山水画逐渐显露起来,成为绘画题材的主要艺术形式,明清达到一个高峰。
我们距离清朝灭亡只有一百多年,而这一百多年是中国历史上变革最剧烈的时代。
中国山水画也不能回避社会的改革巨变。
所以山水画经历了现代绘画的洗礼之后,是需要反思的。
目前,中国画的基本方向没有改变,这就是既要继承传统,又要发展和创新传统。
这就是一个难题。
事实上,继承也不是轻而易举的,创新更是一种望尽天涯路的感觉。
所以,李可染先生深刻总结说,中国画要以最大的勇气打进去,以最大的勇气打出来。
中国画的实质是一种文化,是文学、书法、与艺术的综合文化。
但是,现代的山水画教育,却完全用西画的纯粹的绘画性来学习中国画。
也就是说,现在学习中国画,基本上就是纯粹的“画画”。
而中国画是需要丰富的文学、书法的滋养的。
文学给我们人生和美,书法本身就是绘画的组成部分。具备了文学和书法才算具备了中国画的基础。画画,不过是文学和书法的延续而已。
现在的山水画之所以索然无味,不是你的绘画不行,而是文学性好书法性不够。
所以,缺乏耐人寻味的东西。
中国古代的绘画之所以耐人寻味,是因为山水画本身就是文学性和书法性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