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绝美的皮影艺术作品的雕刻制作,具有严格的步骤和规范。
选料皮影以牛皮和驴皮为主要制作原料,但牛皮比驴皮更具韧性易保存。一般我都选取3至5岁的健康黄牛皮,若能遇到黑牛皮,那就是极品了,这种牛皮雕刻更通透匀亮。
制皮
制皮方法:选好牛皮后,放在清水里浸泡两三天,然后取出用刀刮制。第一次先刮牛皮里的肉渣,第二次刮去外面的牛毛,第三次是逐渐刮薄,刮去里皮。每刮一次用清水浸泡一次,直到第四次细致精刮,把牛皮刮得光滑透亮为止。刮好的牛皮要把它展开,钉在木板上,放在背阴处阴干(切忌阳光暴晒)。
△牛皮要经过浸泡和刮制
△刮制好的牛皮要经过阴干绷平
设计中国的传统文化在皮影上得到忠实的体现,从神话故事到民俗、古代建筑、铜器、陶瓷、丝织品、家具等等,在皮影艺术上都得到完美的体现。还有人物的设计,女性形象柔美婉约,“弯弯眉,线线眼,樱桃小口一点点”,再加上特有的圆润丰满的额头,挺直的鼻梁,使刻画的女性具有聪明伶俐、纯真乖巧、委婉妩媚的特点。男性形象刚烈彪悍。神怪角色极具想象力。皮影特色不受限制,如桃树精灵角色,头是大桃,鼻子、眼睛、下颚无一不是桃形,头顶上还长了一颗开花结果的桃树。
△设计皮影作品图稿
磨刀这也是雕刻皮影准备工作重要的一个步骤,为了能雕刻更精致的皮影,采用的是“推皮运刀”的雕刻手法,所以刀子就有十几把,每个雕刻刀路对刀型都有很严格的要求,不同的刀路要用不同的刀型。磨刀也是制作皮影入行的学习第一步,很多人磨两个月的刀子就坚持不下来了。
△皮影作品雕刻制作工具
△每把雕刻刀具都要磨出特定的刀型,更要特别锋利
打磨打磨牛皮是为了让牛皮更光滑通透,也方便后期的着色。
△打磨牛皮
画稿制好的牛皮用湿毛巾捂软,把牛皮表面的油脂擦洗干净,用木棒把皮子推磨至平整光滑,然后要压平并阴干十几天,再放到皮影设计稿上,用钢针把皮影的线条纹样描绘在牛皮上,接下来将牛皮放到硬木板上进行雕刻。
△在牛皮上画出皮影轮廓
雕刻我的皮影制作独特性在于“推皮运刀”,即执刀的手不动,另一只手推动牛皮来完成雕刻(其他人一般用拉刀雕刻法)。这种雕刻法,对推动牛皮的收紧、手感要求很高,刻出的皮影线条圆润有致,尤其是对大弧度的曲线刻制,具有流畅美和韵律感。除了“推皮运刀”的基本雕刻技法,还要掌刻、扎、凿、打、挑的雕刻技艺。
还有一些雕刻的秘诀,如:
雕刻皮影头茬:先刻头帽后刻脸,眼眉刻完再刻鼻子尖。
刻花纹:“”字先把四方扎,四边咬茬转着扎。“雪花”先竖画,然后左右再打叉,六棱丢出齿,挑成雪花花。
刻盔甲:先把眼眼打,拾岔岔,“人字”三角扎。
刻建筑纹饰:空心桃儿落落梅,雪里竹梅六角龟,一满都在水字格。
△打铳
△雕刻(推皮运刀,皮动刀不动)
△雕刻中
着色将碎牛皮熬成皮胶,将颜料熔化在皮胶里,然后边在火上加温边上色。一般多采用对比强烈的绿、红、黑色。皮影采用独特的两面上色,所以正反欣赏皮影效果是一样的。
△着色,正反两面都要着色
△着色,层层着色
发汗熨平皮影着色后,要经过脱水和定型,称之为“发汗熨平”。缀接订制。皮影人物一般由头、胸、腰、两个上臂、两个下臂、两只手、两条腿十一部分组成。皮影艺人把缀接订制称为“钉风”,好的钉风要求提起胸签后,影人自然下垂,既不前挺也不背锅,双腿微微分开,欲行还止、动中有静。
本答案来自东家皮影雕刻师朱超皮影社,欢迎关注东家守艺人。一个皮影的制作通常要经过选皮、制皮、画稿、过稿、镂刻、敷彩、发汗熨平、缀结合成等八道工序,繁琐而又复杂。
在这八道工序中,
首先需要做的是选材。
海宁皮影的材料,
主要采用羊皮或牛皮,
经去毛、刮挺、去脂后拉紧晒干。
制作皮影时有专门的画稿称为“样谱”,
这些图稿一般世代相传。
根据不同人物的身份和个性,
设计出不同的形象,
再将设计好的画稿拷贝到皮上。
描好图案后开始镂刻,
雕刻刀具有近30把,
艺人们熟练使用着各种刀具。
刻制直线条的纹样时用平刀去推,
圆型花纹则要用凿刀去凿,
一些曲折多变的花纹图样,
则须用斜口刀刻制。
对于皮影的色彩,
老艺人们十分讲究。
把制好的纯色化入酒盅内,
再放进几块用精皮熬制的透明皮胶。
把盅子放在特制的灯架上,
下边点燃酒精灯火,
使胶色交融成为粥状,
趁热敷在影人上。
在老艺人手中,
一个皮影就是一幅工笔重彩的国画,
异常精美艳丽。
敷色后还要给皮影脱水发汗,
使敷彩经过适当高温吃入牛皮内,
并让皮内保留的水分得以挥发。
最后便是缀结合成,
选好连接骨缝的“骨眼”,
将头颅、胸、腹、双腿、双臂、双肘、双手,
共计十一个部件组装成为一个完整的影人。